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个人主体意识和权利的确立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价值,两者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决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特有的深层次的矛盾.个人主体意识和权利的缺失及社会的两极分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必须通过推进社会民主化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分析比较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在现代化进程中迅速由“经济中省”跃升为“经济大省”,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浙江省的发展模式还不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生态环境建设严重滞后干经济发展。目前,浙江省的生态环境状况虽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与它们在工业化顶峰时期的严峻环境状况相当。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法制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等各种手段,增加生态环境建设的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分析比较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在现代化进程中迅速由“经济中省”跃升为“经济大省”,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浙江省的发展模式还不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生态环境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目前,浙江省的生态环境状况虽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与它们在工业化顶峰时期的严峻环境状况相当。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法制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等各种手段,增加生态环境建设的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4.
张谨 《社科纵横》2008,23(9):27-29
当前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目标方面的差异及矛盾;中国政府与各企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生态环境建设与具体的经济承受力之间的矛盾;国家利益与地方局部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为此,我们必须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是介于西方社会传统左、右翼政党各自坚持道路之外的一条中间道路.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在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现存问题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是对资本主义现行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改良,是对人类社会产生至今一直面临的公平与效率矛盾的最新探索,但不是从根本上解决该矛盾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程东海  阮纪正 《探求》2007,(1):44-48
本文通过对抗击SARS实践的审视和思考,剖析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自身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并由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新人文精神”则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形成、生发的。  相似文献   

7.
漆思  赵玫 《学习与探索》2007,1(6):37-41
现代性矛盾植根于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全球化语境中的现代性批判需要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考察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启蒙理性精神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矛盾,西方现代化模式与多元现代性选择的矛盾,民族国家传统与现代化革新的矛盾,全球化普世性与本土化独特性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现代性出现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因此需要从现代性矛盾的哲学理念批判深入拓展到现代化的历史批判视阈。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在中国的具体国情条件下展开的法治变革过程.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之间内在关联、不可分割,二者处于同一个历史进程中.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则是在坚...  相似文献   

9.
杨仁忠  吴颍 《国外社会科学》2023,(2):48-61+243-244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不仅没能纾解人类与自然、人类与本身之间的矛盾,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二者的冲突并为解决这一问题增添了新的难题。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和解”方案,对于消解资本逻辑对人的剥削和对自然的破坏,探索实现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以“两个和解”为核心的解决西方现代化弊端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创新发展,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理论指南和实践方略,也为人类选择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走上工业经济的300多年里,社会生产力得到跳跃式发展,财富得到巨大积累,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重要矿藏已经枯竭,由此引发的能源、资源危机愈来愈烈,争夺油气资源是当今世界矛盾的重要焦点之一。现在摆在世界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能源危机如何解决?未来能源发展道路向何处去?对于在现代化道路上快速行驶的中国来说,妥善应对能源危机,突破能源瓶颈,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一、核心观点我们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些成绩的取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  相似文献   

1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淑珍 《学术交流》2005,(10):64-68
“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出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次创新与革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信用环境不佳,资金效益低下,金融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等金融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此,应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中介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能力,加强法制环境建设,完善东北地区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对融资决策中相关利益主体的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内在矛盾是融资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源。融资决策是公司财务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融资结构的选择可以通过影响经营者的工作努力和股东的正确决策来调节委托代理矛盾,可以决定企业控制权的分配与争夺。应增加债务融资、提高经营者持股份额和扩大股利支付比例,以实现相关利益主体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实质,马克思认为是生产的无限扩大和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国民购买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也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巨大矛盾。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由此产生了解释这种经济现象的多种经济周期理论,包括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金融创新实践。本文探讨了金融危机的本质,指出其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形成有效需求;同时还介绍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有益的尝试,以及中国实践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14.
缪昌武 《阅江学刊》2012,4(3):69-75
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发展和沿海、沿江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为南通私营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契机,近代政治变迁推动了南通私营经济的兴盛。南通私营经济的发展助推了南通城市近代化进程,近代社会动荡引发的社会生态环境恶化是南通私营经济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后,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的扩大和非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金融成长差异是综合性的不平衡,区域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均呈现空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要基于系统的区域思考,通过培育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区域金融机构重构、发展良性区际金融关系和深化区域金融体制改革,从而达到整体改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道德发生机理的视角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斌  黄海 《唐都学刊》2006,22(2):40-43
道德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建立在人自身交往经验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它存在于人与人结成的一定关系的社会之中。传统道德理论所坚持的道德的主体应该并且只能是人类自身的观点,伴随着自然、人类社会和伦理认识的演进而趋于泛化,然而道德主体领域是有限度的。生态环境与理想状态的日益悖反,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以往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期找到和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支点。人与自然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殊异性决定道德不能简单地外推到自然界,所以,和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支点不是道德直接演绎,而是人类对自然界理性开发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北平平民自杀样本的档案,初步分析了自杀者的分类及原因,揭示了北京在民国时期近代化和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并从微观的角度展示了当时北平城市基层社会的生活结构。  相似文献   

18.
周耀宏 《创新》2009,3(6):9-12
“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历史作用的科学定位,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理论依据。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方向、坚强领导、良好环境和人才保障,化解了各种矛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浙江奉化市溪口镇,山川秀丽、地杰人灵,历代名人辈出、名胜古迹丰富,特别因为中国近代政坛名人蒋介石故里,谓之"民国第一古镇",合乎逻辑地成为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然半个世纪以来,因城镇现代化浮躁思想的不良影响,亟须开展科学的保护规划:调整社区产业功能、改善镇区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古镇风貌及其历代文化遗产,理性构建"大溪口"风景名胜旅游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随着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经历了从"面纱"到"引擎"的转换,由此孕育出了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发展理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其实质是强调货币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这一意义上说,历代经济学家有关货币因素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理论阐述可谓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