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制播合一体制暴露出诸多弊端,如国外媒体的大举入侵与国内媒体的固步自封的矛盾、台与频道迅速增长与制作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财力不足与资源浪费的矛盾和台外的激烈竞争与台内的创新、激励机制的缺乏之间的矛盾等决定了我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必要性,而我国有关政策的明朗化、收费电视的推出、频道专业化的普及和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等因素使制播分离体制的实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制播分离是关涉中国广电改革的重要命题。经过十多年的曲折发展,正进入到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文章在分析制播分离实质、背景及路径选择的基础上,对新一轮制播分离改革需要重视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政策一直以来褒贬不一,笔者从制播分离政策的必性和实施方式两方面对制播分离政策加以验证,指出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政策是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我国广电公共服务的变迁与困境,并以原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为例,探讨其制播分离的特征、现实意义以及其纠结之处,指出建立广电公共服务的国家机制、市场机制以及社会机制,这种多元互补的制度格局乃我国广电公共服务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5.
广电传媒制播分离对原有广电事业中的组织雇佣关系产生极大影响,而媒体市场细分又要求传媒重视品牌与理念的构建,在这种趋势下,媒体与节目制作人之间的理念型心理契约建构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提出,应从激励(经济激励、制度激励、文化激励)和减少契约违背两方面来构建观念型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6.
节目是电视媒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国电视媒介在节目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编导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主持人中心制、部门中心制和频道中心制等多种机制不断丰富节目生产机制,并采取制播分离的手段提高节目质量。同时,通过实行频道专业化、节目市场化、管理企业化和各环节控制有效降低节目成本,运用电视节目交易网、交易会(电视节)、节目购销与代理公司和网上交易平台不断规范和加强电视节目的市场交易,从而实现电视节目质量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7.
近一个时期,“制播分离”这个口号在国内广播电视行业中十分流行,在有些地方已经成为电台、电视台的改革热点,大有一哄而“分”的势头。特别是在一些电视部门,反映往往更为强烈,有人认为制播分离可能会诱发电视行业的“大地震”,甚至有人断言,这是我国电视业改革的“历史性突破和转折”。  相似文献   

8.
施拉姆在《传播学概念》中说:“信息状况的重大变化,传播的重大变化,总是伴随着任何一次重大社会变革的”。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人们的观念更新,使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成了一种重要的走向和趋势。1.精心策划栏目电视节目是一种精神产品、文化产品,面对电视观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和欣赏口味,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将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就要求电视工作者把生活的启迪,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加以构思、创新,并把它展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这其中包括要用哪一种节目形式来表现;主持人采用哪一种风格;节目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也许它像《生活…  相似文献   

9.
“教考分离”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具有特殊的教育学功能,作为制度提出来,作为一种教育管理机制,对办学者、教师、学生都有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阐述了这些影响与作用之有益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用编辑制作服务器、播出服务器、矩阵切换器等硬件和制播系统软件构建了数字电视导视宣传频道制播系统,该系统作为一个资讯信息发布平台,可以实时创建动画、图片、文字、视频等多区域播出界面,制作方便灵活,特效丰富;具备完整的DVE功能,可以播放外部多路视频源。灵活多样的视频播放方式,使频道在播出和运用上更加的多元化,便于实现数字电视节目展播。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电视新闻直播存在问题的理性探讨,明确提出了我国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取决于能否在消除一系列掣肘因素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新闻传播的零时差、零距离即直观同步播出的思路,并对直播选题、策划和人才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以当前电视恶俗广告越来越多地成为品牌传播和销售促进的方式为背景,从恶俗广告的概念界定入手,以近年网民选评的上榜恶俗广告为案例,总结恶俗广告的元素表征,着重从注意力、记忆及知名度效应等角度分析阐释恶俗广告发挥效用的原因,举证其效用所在,以期为企业拟运用恶俗广告营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电视传播进入受众选择时代,媒体不仅必须从传播内容上,也必须从传播形式上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才可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现在的连续剧越拍越长,观众沉浸其中看得津津有味,但面对电视栏目类节目的多集式播出却缺乏耐心。本文将从影响受众选择行为的两个角度出发,对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以及栏目类节目多集式播出的可行性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传播学角度看电视直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直播以其"同步见证"的优势,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之一。其魅力在于快捷、直接地展现了"正在发生的事实进程",使新闻与播出达到了"零时差",为历史留下了最直观的记录,给受众提供了第一时间的视觉与心灵的全新感受与冲击。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一种适于新闻报道、实况转播应用的新型毫米波图像传输技术。依据图像质量与图像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对图像传输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并采用低成本新技术完成了实验研究,同时对系统方案、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毫米波振荡器、混频器、双工器和天线等毫米波元部件的电气技术指标。该系统成本低,使用方便、灵活,当图像传输质量为4.5级时,系统通信距离大于1 km。  相似文献   

16.
17.
对电视新闻播报风格多样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个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新闻媒介已进入到个性化分类细化的阶段,电视新闻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定位明确、个性鲜明、风格多样的局面。为了最大可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争夺受众群,电视媒体在进行新闻改革的同时,应努力地发展完善多样化的新闻播报风格,重视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一档引人注目的节目--<晚报浏览>.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晚报浏览>引人关注的原因一、突破以往模式,与晚报联合,变媒体间的竞争为合作,充分整合媒介资源优势.二、先声夺人,率先在新闻类广播节目中采用主持人形式.三、内容编排力求按新闻规律运作,表现出纯正的新闻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节目具有很重要的交际传播功能,是一个典型的交际传播语体。作为一种动态的交际传播语体,电视新闻节目的语体特征体现在视听兼备的语体结构,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方式,“播”“说”结合的大众口语和共性之中求个性的体态语体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当大众不惜改变日常生活节奏来收看重大体育赛事的电视直播时,这种直播就体现出某种仪式性。它符合媒介事件的语境,涵盖了电视体育直播的即时性、观众的参与感和内容的共享性。电视体育直播仪式性产生的原因与体育本身的仪式感、宗教色彩有关,更与观众的偶像崇拜、平等性体验以及电视的功能优势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