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事变为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西安事变爆发的众多推动性因素中,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的统一战线工作功不可没。在西安事变爆发后,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又尽力维护东北军内部的团结,维护西安事变的成果。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在西安事变中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东北军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张学良作为东北军的领袖,东北军的发展和壮大都留下了他的烙印。西安事变前,张学良面对东北军内部士气消沉,战斗素质低下,军心涣散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整训。本文试图对"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对东北军整训的内容进行探讨,来诠释东北军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由一支较稳定的地方军阀集团迅速蜕变为各自为政的数支军队.这种蜕变主要表现为东北军内部派系纷争的表面化,高级将领的离心和东北军对"三位一体"的背离.东北军的蜕变是由于张学良的被扣、高级将领的裹胁和南京政府的分化,但归根到底则源自其军阀属性.东北军的蜕变瓦解了这支地方实力派,但却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整合.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的西安事变。迄今已整整半个世纪。多年来,海峡两岸的史学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撰文探索西安事变的始末,论述这一事件的意义,已有许多研究成果。本文仅就西安事变时的一个重要配角、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与西安事变的关联做一初步探讨,以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是中国抗战的枢纽。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使国共两党走上一致抗日的正确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此同时,西安事变也为左舜生争取政党合法化与加强国、青两党合作抗日提供了历史契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左舜生实际领导的中国青年党实现了从反蒋独裁、野战抗日到拥蒋抗日的思想与策略的转变,但仍然没有改变其反共抗俄的立场。  相似文献   

6.
共产国际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是一个重要角色,其政治行为及政治态度对中国各方政治力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共产国际在西安事变中的态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本文提出了关于西安事变的真相及共产国际对事变影响的新观点.本文进一步论证了"中共是独立地而非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作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这一论题.本文认为事变中国民党中蒋介石派从共产国际处的获益良多;而张学良则是在对共产国际的巨大失望中为中华民族,同时也是为苏联的民族利益做出了巨大牺牲.  相似文献   

7.
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时局转变的枢纽。它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影响下和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爆发的,是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义举。事变是张杨发动的,但一些地方实力派对事变的发动和解决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仅就地方实力派对西安事变所起的作用作一探讨。一地方实力派的领导成分多属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由于蒋介石历来执行吞并异己政策,因而地方实力派与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他们为了求得生存,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能在一定条件下联合起来,共同与蒋介石抗衡。同时,一部分地方实力派具有  相似文献   

8.
张学良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的思想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8年皇姑屯事件至1937年初被囚禁的十年中,张学良将军有三大历史功绩:东北易帜,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联共抗日,促成了西北“三位一体”;发动西安事变,为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1 1928年6月4日,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奉系军阀张作霖,期望由此引起东北内乱,以便趁火打劫。当时的东北,矛盾错综复杂,斗争异常激烈,张学良何去何从? 日本待张学良就职后,又竭尽威逼利诱之能事。多次向张施加压力,一面声称“张将军如果有雄心远志,在东北建立一番大事业,日本决意全力支持”,妄图挟持东北独立。一面又威胁:如果张将军要归服国民党,俯首称臣,“大日本也决不会坐视。”极力阻挠中国统一,英美帝国主义眼看富庶辽阔的东北将由日本独占,不甘心,也积极活动,以图插足其间。  相似文献   

9.
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张学良思想演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分析了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的历史进程中,张学良思想演变的轨迹。论述了从东北易帜到中原大战期间,张学良爱国统一思想超越了封建割据思想,较好地处理了爱国主义与地方主义的关系;深入分析了从九一八事变到热河失守期间,张学良爱国主义思想与地方主义思想的碰撞和抵触;进一步探析了从旅欧归来到西安事变期间,张学良思想的重大转变,从"拥蒋剿共抗日"到"逼蒋联共抗日",其爱国主义思想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张、杨二将军和宋子文等国民党人的。“不谋而合”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和平解决。在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本文欲对宋氏兄妹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历史作用谈谈看法。众所周知,宋子文、宋美龄兄妹为了和平解决事变,营救蒋介石,曾力排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讨伐派”的重重阻难,亲赴西安,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当然,首先由于他们是蒋介石的妻子、姻亲,不得不为蒋介石的安全脱险着想。同时也要看到,他们也是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担忧。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够和平解决,是在特殊环境下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蒋介石的影响和作用。西安事变虽因荐介石的误国政策所引发,蒋本人亦成为张学良、杨虎城的阶下囚,但由于他在国民党内的统帅地位井未因事变的发生而动摇,对于事变的解决方式他也采取了现实主义态度,经历了由拒绝合作到接受联共抗日条件的转变,从而对事变的和平解决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学良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从他在“回忆录”中对“自我”进行的审视,可概括为:“胆大”、“好勇”、“自专”的秉性,“满腹忧患”的爱国思想和“不计利害”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也是西安事变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积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张学良的态度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第一因素.张学良不仅组织发动了西安事变,而且首先提出了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并采取有力措施促成其实现;张学良被囚禁后,又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对西安事变善后循政治方式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共产国际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国际七大在政策上实现了转变,对中国提出了建立“联蒋抗日”的统一战线。中共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经历了“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过程。在对西安事变,主张和平解决的方针上,中共中央是先于共产国际作出决定的,在对西安事变性质的判断和对张、杨的态度以及在改组南京政府的条件上二者又存在原则上的不同。这表明我党独立自主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5.
端纳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事变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过程中一件重大事件,是“时局转换的枢纽”。为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端纳,一个外国人,以他特殊的身份,三进三出西安,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西安事变 6 5周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靳方前等三位先生撰写的积多年心血的煌煌力著———《西安事变时期的东北军将领》。它以人物传记的形式集中而生动地描绘了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西安事变中 ,曾起过重要作用的 31位东北军将士们的一组群像 ,以此再  相似文献   

17.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善后解决李莉王德桡1936年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危局。作为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始终是左右事态发展的核心人物。本文拟对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善后解决进行一番探讨。一、决策释蒋众所周知,张学良发动事变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兵...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事变前夕,于1936年11月12日发生了绥远事件。这是全面抗战之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后一次政治事件。这次事件爆发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因而,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更加激发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情绪。特别是这次事件对与绥远相邻的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给予巨大影响,终于在仅一个月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日军在1933年占领热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时期国际舆论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安事变的爆发,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震撼和关注,也引发了强大的国际舆论.同时,无论是事变之前还是事变之后,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也在极力地争取国际舆论.由于不明真相及自身的国家利益,西安事变时期各国舆论反应总体上是不利于西北地区的,与有关方面的事先期待有很大的反差.但是,欧美新闻舆论、苏联新闻舆论都倾向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际新闻舆论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影响了中国社会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处理西安事变的立场、方法和决心.国际新闻舆论对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和平解决,起到了中国任何政治力量都难以起到的独特作用.对西安事变的国际新闻舆论进行客观和深入的研究,能加深对西安事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叶剑英作为中共及红军代表,为西北地区“三位一体”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叶剑英在西安事变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价,有关研究论文极为少见。因此,我们就叶剑英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活动及其作用,作点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