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解读应坚持返本与开新交互观照、相互发明的态度。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世界化与世界哲学化"相统一思想,突破了黑格尔以理性观念宰制人类历史的形而上学范式,凸显了世界历史与哲学观念相反相成本性;消解了观念论历史思维的独白调式,澄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生发的互化构境本质;《博文》构境论历史思维可以说是马克思历史科学思维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2.
《五号屠场》是库尔特.冯内古特最受赞誉的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冯内古特消解了传统意义上历史和虚构之间的二元对立,模糊了二者的边界,运用了一系列叙事策略证明了历史文本的写作也可能具有虚构性。小说文本虽然本质上属于虚构,但对比历史文本,却更加具有人性的真实。  相似文献   

3.
三国文化是三国历史、三国历史文本、历代三国传说演义文本相结合的产物,有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三国文化大致可分为英雄、智慧、伦理三种类型,相辅相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显著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文化在现代的转换则主要表现在伦理文化式微淡化、英雄文化嬗变成审美娱乐文化,智慧文化转变成商战企业文化.这些转换的根本原因与现代社会转型期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整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对于大众传媒作为世界丰富内涵的阐释,是传媒批判理论始终如一的目标.具体来说,最初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世界的发现;继而,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权力世界的发现;然后,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文本世界的发现;最后,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游戏世界的发现,它意味着文化世界、权力世界、文本世界的消解,也意味着全新的传媒世界的即将莅临.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众传媒作为世界的丰富内涵的阐释,则是传媒批判理论始终如一的目标。具体来说,最初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世界的发现;继而,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权力世界的发现;然后,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文本世界的发现;最后,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游戏世界的发现,它意味着文化世界、权力世界、文本世界的消解,也意味着全新的传媒世界的即将莅临。  相似文献   

6.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历史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的出现,标志着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一次重要转向。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互文性”理论。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像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等后现代主义特征,强调主体对历史的干预和改写。新历史主义的出现是对传统的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它突破了文学学科的森严壁垒,拓展出多维的研究空间,走向开阔的跨学科研究。新历史主义与文化研究相结合,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具有既消解又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7.
《丰乳肥臀》的后现代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乳肥臀》创作的历史语境具有后工业化特征,其对历史的叙述是对宏大叙事的消解,人物塑造中表现出对成规的蔑视,对既定标准的反叛。只有从《丰乳肥臀》的后现代性出发,才能对它的贡献和局限做出接近文本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在《林兰香》的文本世界中,凝结和传导悲剧精神的载体就是大量出现于文本世界的死亡叙事。通过对消解了"死"的恐怖和无奈的死亡场景和死亡意象的建构,《林兰香》不仅具有了以"死亡"作为救赎途径的悲剧意蕴,也使《林兰香》获得了优于"艳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的美学品性。可以说,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中,《林兰香》的作者第一次深刻地揭示出生命"有死"的本相。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本中的历史,《豹子头林冲》、《石碣》和《大泽乡》因茅盾的互文性虚构与重述获得了复杂深邃的思想内涵,但《豹子头林冲》和《石碣》对梁山意象与替天行道的消解却明显违背了茅盾的初衷,对农民起义表现的结果没有走向赞美反而成了颠覆。作为历史中的文本,创作初衷与实际文本之间的矛盾,《大泽乡》叙述上的断裂,《大泽乡》与《豹子头林冲》、《石碣》思想倾向上的对立,在构成这些小说文本内部与文本之间的艺术张力的同时,还折射出20世纪30年代初左翼文坛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茅盾意识形态的暧昧与背离。  相似文献   

10.
阐释学诞生以来主要沿着两条相反的路径发展: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阐释路径,导致了阐释的约束性和创造性的"二元对立"。海德格尔与艾柯同为现当代伟大的阐释学家,尽管二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哲学观基础迥异,但二者皆为消解阐释思想中"二元对立"的关键人物,体现在对阐释的创造性与约束性上有交集之处,即生活世界与文化世界是阐释创造性的根本原因;存在与文本意图体现了阐释的约束性。但是二者的阐释学却均未摆脱神秘主义的影响,未从根本上解决创造与约束的二元对立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历史主义理论为分析拉什迪的<子夜出生的孩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拉什迪的<子夜出生的孩子>,文章首先指出作者基于自身曾经的边缘经历,虽到"中心"但仍关注边缘,取材历史,确立"边缘话语"立场的创作方法;其次,从文本叙事角度强调历史的虚构叙事,揭露了文化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冲突等诸多问题,从而消解"中心";最后,从文本中反映的"多元性"分析作者消解"中心"后的重建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从古希腊到后现代主义,西方文论研究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世界、作者、文本、读者这四个维度。在西方文艺历史的不同阶段对世界、作者、文本、读者的强调和探讨此消彼长,缔造了模仿论、表现论、客观论、实用论。模仿论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主张文学文本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表现论以作者为出发点,捍卫作者对文学文本的阐释权;客观论论证了文本的本体论地位,认为文本是对立于世界、作者和读者的存在;实用论强调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意义是文本与读者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后结构主义的哲学思想是解构文本世界,超越非此即彼,消解主体权威。后结构主义教育观:主张以差异、多元的课程取代统一和普遍的课程;主张教育主体的地位要不断的被确证;主张课程文本意义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主张教学组织形式应当是师生间的对话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代中期以来至新世纪初,先锋小说历史叙事以拼贴或改写方式整合多种文本,呈现多文本叠合的文本间性特征。先锋小说历史叙事的文本间性经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程,从最初仅是叙述形式激进探索的结果,到后来发展成为创作审美的自觉追求,并于近年来呈现新变趋向:拼贴式文本间性呈现为拼贴与改写、回望相结合;改写式文本间性则是残缺或循环的关键性情节链渐趋闭合状态,或者穿插历史、文化及人性等书写,使作品的情感基调、文学观念和历史观念等呈现多元综合趋向。这是当代小说激进探索与创新的产物,折射当代文化语境、文学思潮及主体性理论等的发展演变,体现当代小说创作力图反叛与消解宏大历史叙事,探索文学审美的多种可能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从1945年代开始,《白毛女》文本的传播与再生产就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以1980年代为界,《白毛女》的文本研究模式也经历了一个"政治化"评述趋向新时期以来的消解意识形态、"去政治"模式、从文艺形式的单个批评研究转向整体性的文化研究态势。论文结合中英文世界关于《白毛女》不同文本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总结与梳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民间叙事有两类文本,一种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社会文本,一种是具有文学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对一个族群而言,两种文本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记忆。本文以保安族民间叙事为例,探讨社会文本和文学文本的关系,尤其从族群民间叙事角度重点探讨社会创伤事件如何进入文学文本,或者说文学文本是如何"消解"或表达社会"创伤经历"的。  相似文献   

17.
叶兆言的新历史小说交织着消解与构筑的双重意向,即交织着"形而下的客体真实的改写与形而上的超验世界的重构",其作品将虚构和真实融为一体,并通过故事叙述把历史事实溶解在平民化的认识和体味之中,消解了历史的神圣性;同时,以民间的视角展示历史本真面目和具体入微的社会生活存在,探究人在各种情境中的生命形态,由此勾勒出一幕幕有笑有泪的市井传奇。  相似文献   

18.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颠覆历史权威,强调"对话"品格,将话语权力作为支点,寻求主体叙述,即通过文学虚构得以完成的历史文本的新的"历史诗学"。其历史观的颠覆性即体现在主体间入中的虚构性和诗意中追求真实性的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客观叙述,历史真实观被新历史主义彻底地否决。取而代之的是"审美与真实之间功能性区别的消解"和"带有诗人看世界的想象虚构性"。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这一历史观对文化生态的多元共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但其个性的恣意展现也使它失却了历史的严肃性,在消解历史权威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9.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是当代中国文论界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学术工程。在未来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我们能否克服中国文论的失语症,建立一套自己的(而非从西方借用的)文论话语系统,是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然而,要想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则必须首先清理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系统。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的老、庄首先创造了一种消解(或曰解构)性话语系统;老、庄在对语言文字(或曰文本)的消解性解读中,建立起了“得意忘言”的话语模式;在对自我(人类)的消解性解读(或曰阐释)中,形成了“忘物”“忘己”、超越生命羁绊的诗意人生境界。消解性解读,正是道家思想的意义生长点,也正是这种消解(或曰解构),形成了道家话语系统和言说方式的最基本特征,这种话语特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革命历史通过亲历者口述记录与工农兵作家书写等形式,试图形成强有力的"主流叙事"的建构。革命历史叙事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已初具雏形,但在建构过程中却包含着作家身份的重塑与转型。此外革命历史叙事在当代得以"经典化"的进程中,历史的消解也随着文本的生成而逐步显现。革命历史叙事的样板性建构,以集体创作的思维模式呈现而消解了作家自我的个性,并在左翼思潮退潮后逐渐瓦解。历史消解的加剧与深化,在新历史主义小说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而作家身份焦虑与沉浮的过程,则映射出当代文学沉重而复杂的历史性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