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男权社会中,两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原本就不一样.男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女性话题永远属于男性中心的范畴.女性诗词所反映的女性情感则是她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本文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女性诗词的分析,指出女性情感的特点和主叹调.  相似文献   

2.
知识女性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高校管理中充分发挥知识女性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本文对知识女性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从三个方面提高知识女性在高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效能感:努力营造知识女性参与高校管理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知识女性的综合素质;深入开展社会性别意识的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女性话语量多,然而,有许多证据证明男性比女性所说的话要多得多.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的性别谈话的兴趣也不同.在异性间的谈话中,男性总打断对方的谈话而控制整个话题,而女性最终趋于沉默,其原因是社会认为沉默是完美女性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会改革者开始重视女性的权利与自由,"女性价值观与恋爱观"成为热议的话题。在此对凤凰卫视《全民相对论》中关于贞操话题的讨论话语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当前普遍的女性价值观和恋爱观的社会构建,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性别意识中引出生命意识话题,从母性、父性和自我三方面探讨女性潜意识深处的生命情结.一定意义上,我们姑且把它们分别诠释为亲缘结、情缘结和自缘结,以此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书写潮流.  相似文献   

6.
"大浴女"是铁凝长篇新作《大浴女》的中心意象,以尹小跳为主要载体,喻指女性在成长、发展和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心灵世界的净化、沐浴、洗涤一新.本文从性别的视角,通过对尹小跳等女性形象的解读,分析了"大浴女"的性别意向.认为作品在对女性合理欲望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时、清醒地提出了女性"大浴"的文学话题,创立了"培植心灵的花园"这一美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在文坛上已牢固地确立了自身的存在并在短期内达到繁荣.在绚烂之极后,女性文学渐归于平淡,无论创作与批评都正走在下坡路上.这种繁荣之后停滞不前的局面,昭示着如女性意识、西方女权理论、市场经济等不只是女性文学手中所向披靡的利剑,它也会变成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此外,一味向内的女性文学是否该向外放眼看世界?本文通过对90年代女性文学几个本质性、然而又带有悖论性话题的思辨,试图寻找潜藏在近几年女性文学整体下滑背后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8.
关于母性叙事的研究,源于对性别意义的深层思考.不同时代的作家对母性注入了相近而又相异的文化语义,当母性话题由女性自我来言说时,便具有了自我性别指认上的努力及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历来羞于谈"性",更何况女人,新的历史机缘赋于中国边缘话语的代言人--女性作家以新的使命,她们在作品中用女主人公的性意识体验大胆审视自己,也审视着对面的另一半,成为新时期女性题材创作的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演讲的性别话语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8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为例,从发言的语速、流利度、话语量、停顿的频率、发音标准、礼貌策略的运用和话题内容来分析与会演讲者的性别话语模式。男女话语模式的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学术演讲当中存在男女话语模式的差异,但并不明显,共性多于个性。在语速、停顿频率、发音方面趋同;而在流利度、话语量、礼貌策略的运用和话题内容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男性演讲者的话语流利度不如女性,话语量却多于女性,礼貌策略的运用也远不如女性频繁,发言的话题抽象和具体各占的比重并无大的差别,与女性的分析结果相比男性对这两种话题的选择较为均衡;而女性讨论更多的是具体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女性“成长”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审视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女性“成长”故事,可以找到一条清晰的关涉女性“成长”的路径:从初期的自觉向“中心文化”的服膺,到女性意识觉醒后的诀绝,女性作家最终寻找到了一条女性自我升华、自我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12.
女性艺术与女性主义艺术批评是当今艺术界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文化背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等方面分析和归纳了女性艺术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并对女性主义艺术批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与女性的话题是一个存有许多误解的话题。误解的原因一是时代的局限,二是后世对孔子作为有意无意的变形。《论语》是谈论孔子和女性话题最为确实的材料,借助这部书的描述,可知孔子对女性的态度事实上较为矛盾,既有轻视、排斥,也有同情、体恤。后世经学家不断夸大甚至极端化了轻视、排斥的一面,而弱化或忽略了同情、体恤的一面,因此,在历史的误读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严密体系的压制和防范女性的道德规范,这虽非孔子本意,但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形象及儒家思想的独特历史作用,自然招致人们种种的猜忌和批判。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从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结构、谈话话题等方面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和风格,并挖掘出其形成的原因,最后对女性语言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三味书屋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 这本杂谈集里,扫瞄了 中国女性:50年代的中 国女性,60年代的中国 女性以及文革时代的直 至90年代的中国女性,她们各有什么特性?女性共同拥有什么?女性心中渴望什么?作者俯瞰了商业时代:在中国人心目中,商人是什么?商的机会何在?作者一针见血地写了商业时代人欲膨胀、人心贪婪的丑陋一面。同时,作者还谈了众人关注的“克隆”话题:“克隆”一只绵羊的是科学,“克隆”一个国家的也是科学。谈了爱情话题:《廊桥遗梦》——中国性爱启示录,一个老故事,一本畅销书。作者思维深刻,笔锋锐利,入木三分。让我们一起领略。  相似文献   

16.
男女两性构成了人类文明的抽象基元.两性角色和关系的演变也就构成了人类文明史的演变.人类历史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无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何变化,时代如何变迁,男女两性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的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美剧《绝望的主妇》的台词为语料,以会话分析理论为研究依据,通过语料分析的方式,从话题选择j话语量以及会话中使用的沉默、打断和最简反馈等交际策略三个方面研究《绝望的主妇》中家庭会话场合下的性别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男性的话题选择更关乎家庭的稳定,女性的话题选择相对琐碎;(2)女性的话语量多于男性的话语量;(3)男性善于使用打断和最简反馈策略来控制会话。女性擅长使用沉默策略来支持会话。  相似文献   

18.
现代启蒙话语的温馨书写——论冰心早期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在其早期创作中,以其特有的女性眼光审视社会变革的艰难,她立足女性独立、围绕家庭纠缠,轻声絮语地书写着一曲曲爱与善的协奏,温馨书写是对这种风格的最好描述.对冰心女性主义文学特色不能泛泛而论,更不能以当代女权主义观点肆意衡量与肢解,它是一种现代与传统碰撞、交融语境中女性话题的独特书写,既有对传统的因循,更有超越与创新,自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相亲,是现代都市大龄女性要面临的共同问题。李天田的"非虚构"小说《相亲记》,以轻松、幽默的独特笔触来透视当代女性最为关注的沉重话题,深入剖析当代女性的婚姻价值观以及这些女性面临的伦理尴尬和生存焦虑,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现代女性在家庭与工作中的地位成为社会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当今社会虽然大部分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家庭的束缚,但男性在家庭中的优势地位仍非常突出;女性虽然已获得经济的独立,可以从事一些职业,承担一些职责,但是男女工作上的差异仍广泛地存在着。她们处理家庭与工作关系的现状,充分反映了女性地位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