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韩长赋 《领导广角》2002,(10):13-15
入世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从整体和长远看,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利益。现在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随着入世以后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加深,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将进一步增强。在这个大背景下,全面认识入世与我国农业发展的问题,意义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在给我们带来风险与动荡的同时,也带来高效、利润与发展机会。本丈结合当前实际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始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而作为在社会经济中表现活跃的民营企业,也开始慢慢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开始慢慢融入全球化经济。可是民营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成长瓶颈,正视这些成长瓶颈,采取相应对策,才能使得企业能进一步的成长,并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形式,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形成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正在堀起的经济大国,金融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此时,我们应如何利用相对较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金融全球化的机遇,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10,(11):131-131
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和全球化现在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我想做一个简单的比喻,我觉得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个女人,自主创新和全球化就像一个女人的外貌和她的才华,如果一个企业既能自主创新,又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市场,那她就是才貌兼备。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生产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在当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条件下的新发展。文章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相同但形态、特征和历史作用不尽相同的两个阶段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静 《决策与信息》2010,(1):121-122
我国是一个农业的大国,自1978年我国实行农业改革以来,我国的农业有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农业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入世与全球化,是中国新世纪获得的又一个快速发展平台,尽管国人对入世与全球化持普遍的欢迎态度,但事实上这一进程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风险、利益与挑战并存。如何把握机遇、降低风险、迎接挑战、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是我国政府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面临一些过去不曾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农产品由短缺型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市场对农产品的挑剔度加大了,大路货农产品生产效益开始下滑;二是随着新世纪钟声的临近,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压力加大;三是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双边协议的签订,中国“入世”已指日可待。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相对较低,“入世”后,同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将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困难,又是希望。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阔视野,以变应变,积极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对此,谁认识得早,行动得快,谁就能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主动权。那么,如何做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呢?从抚顺市近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外地结构调整经验看,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市场全球化下的中国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企业品牌建设困境出发,分析了中国企业从OEM转向品牌生产与营销的路径在于从与竞争者合作中学习、成长,经过品牌输出达到最终市场全球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面临一些过去不曾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农产品由短缺型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市场对农产品的挑剔度加大了,大路货农产品生产效益开始下滑;二是随着新世纪钟声的临近,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压力加大;三是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双边协议的签订,中国“入世”已指日可待。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相对较低,“入世”后,同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将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困难,又是希望。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阔视野,以变应变,积极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对此,谁认识得早,行动得快,谁就能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主动权。那么,如何做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呢?从抚顺市近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外地结构调整经验看,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已为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提供了良好环境,武术作为体育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抓住大好时机让武术在国内普及、步入奥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08,(8):6-7
今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30周年。在过去30年里,中国从一个疲惫不堪的国家变成了世界强国,成为全球化的最大获益者。1978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70亿美元,贸易逆差20亿美元。去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7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徐少春 《管理学报》2009,6(12):1597-1600
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管理科学要提高水平、走向世界,既要适应全球化,又要实现本土化。管理理论无所谓中式、美式、欧式、日式的区分,各国的管理科学也没有本质差别,譬如战略理论、生产管理、营销方法等。中国管理科学的全球化就是要学习、引进、发展现代管理科学。但因文化的差异,各国管理哲学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管理科学的本土化就是要继承并发展优良传统中国管理文化,促进管理科学在中国的实践。中国管理哲学与现代管理科学在中国成功管理实践中融合,形成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管理模式,而中国管理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也必将推动现代管理科学进步和中国管理哲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前,粮食问题,农业问题已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作为支援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成了各级和农民群从所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确保农业生产资料足量,平衡,适时供应,对稳定,促进全省粮食和整修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安定社会人心更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为此,我们同有关单位的人员组成课题组,对我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状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善待农民,中国才会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1.“民以食为天”,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政府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从执政伊始,就对发展农业、增加农业产品供给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先后发动了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后来又搞了“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推行农业机械化”等活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信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意味着中国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它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生产深刻的影响,也将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带来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东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全球化”这个口号在中国越喊越响。好象它是世界上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一个什么了不起的新事物。现在,许多人一提全球化,就不由自主地会有两个联想:一是巨大的发展前景,一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者令人跃跃欲试,后者令人谈虎色变。实际上,全球化不是新事物。在西方知识界,“全球化”的代名词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这个代名词说明,全球化历史进程至少从资本主义在西欧产生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概而言之,全球化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传播,从而不断加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融会与联系。因此,也…  相似文献   

19.
吴登涛  张旸 《经营管理者》2013,(17):180-180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在给我们带来风险与动荡的同时,也带来高效、利润与发展机会。本文结合当前实际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袁学伦 《经理人》2012,(9):80-84
潘石屹在年初曾大声疾呼:“现在世界上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就是全球化。今天的信息已经充分全球化了,物品也全球化了,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东西,也可以看到马来西亚、越南制造的东西。此外,股票市场全球化了,期货市场全球化了,人类自身也在全球化。旧的秩序正在瓦解,新秩序正在建立。全球化是未来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