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的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4月,毛泽东主席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又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要讲话。“双百方针”的缕缕春风吹拂着祖国大地,使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之兴奋和陶醉!在上海,中共上海市委决定筹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谊会”,筹委会由石西民等32人组成,主任为陈望道,副主任为李亚农、沈志远、王一平,秘书长是罗竹风。8月1日,上海社联筹委会开会,决…  相似文献   

2.
’98学术窗     
《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余三定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22.5万字。该书前有王富仁教授撰写的长篇序言材于研究者的研究》。全书分为三编:上编“学者研究”,包括一篇综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术一瞥》)、四篇关于哲学学者研究的论文和六篇关于文学学者研究的论无中编“学者风采撷录”;下编“学术书评”。王富仁“序言”指出,著者“把自己这部著作定名为《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我认为是很好地抓住了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学术文化发展的特征的”。《阐释修辞论》童山东、吴利权著,首都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3.
《学术月刊》创办五十年来,其最大特色就是重学术,以学术标准为先。《学术月刊》之名堪称名副其实。仅以我个人的感受为例,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马克思以前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理论的发展》(1963年4月号),现在看来,显然有浓厚的教条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应该算得上是一篇学术性很强的专论,而且编辑部约稿时就强调要我写得有学术性。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引文也多,重史料和说理,《学术月刊》把这篇文章作为该期首篇发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歇笔十余年。1980年,我的《黑格尔与荷尔德林》一文是“文化大革命”以后…  相似文献   

4.
我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后来又留系工作至今。我是在一种特殊境域中对《学术月刊》产生好感的。我出身于知识分子世家,报考哲学系则出自对文科的偏爱。当时我们班上绝大部分都是调干生,在年龄上我属于“小弟弟”。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大家都发愤学习,没有想到,第二年就赶上“反右”斗争。在一次讨论中,我发言认为胡风是文艺思想问题,不是反革命;加上在培养目标辩论中,我主张培养专家,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为此,我受到严厉的批判。只是因为班上已经揪出了三个“右派”分子,完成了指标,加上自己年龄小,我才逃过这一劫。但也因此陷入苦闷,并怀疑我对哲学——这一门倡导思考和辩论之学问——的选择是否错了。  相似文献   

5.
黄安年 《学术界》2002,(1):286-287
《学术界》改版两年来 ,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坚持学术为公 ,强化学术批评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无庸讳言 ,学术批评的健康开展 ,关系到新世纪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学术批评是贯彻和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需要 ,也是学术自由、学术民主的重要体现 ,又是集中解决学风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号召“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  相似文献   

6.
学术理论期刊应当以学术为本,为学术而生存,为学术界服务,这似乎是不必多加论证的命题。但是,回顾《学术月刊》五十年间所走过的坎坷道路,就更加感到努力坚持这个办刊宗旨是怎样地难能可贵!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我觉得当年它在“政治挂帅”、批驳“唯生产力论”的环境下,却屡屡发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平心关于生产力论问题的文章,就是认真贯彻  相似文献   

7.
袁玉立 《云梦学刊》2009,30(4):24-26
陈平原在《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一书中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展示了清末民初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精彩画卷,通过回顾“章太炎在‘求是与致用’之间的抉择.胡适之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徘徊”,揭示了那个时代学者们的人生焦虑状态。在陈平原看来“实事求是”与“经世致用”,是传统学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思路或学术宗旨,此种不同的学术追求及其对这不同学术追求的辨析,迄自先秦,“但真正标榜并实践儒家经世之学的,当推明清之际诸大儒;而把求是之学推到极致的,则是随之而来的乾嘉学派。清代学者谈求是与致用。态度都较决绝;到了晚清,求是与致用之争更演变成了既含学派又含政术的大论战。这场论战对整个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至今未消除。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是非之争,更多的是体现适应传统变革要求以及面对西方思想文化冲击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这是一个寻求政学分途而又需要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在《学术月刊》创刊五十周年之际,回忆起自己这些年的学术经历,感觉自己学术上的每一步成长,都是与《学术月刊》分不开的。记得还是在跟蒋孔阳先生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在蒋先生家里结识了《学术月刊》的老编辑林榕立女士。她不嫌我们年轻、资浅,主动向我们约稿。我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写了一篇与前辈张怀瑾先生商榷的文章《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主要是谈自己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不同理解,批评张先生提出的“不平衡规律”说。该文经过林榕立编辑的亲笔修改,1982年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这是对我的极大…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人员通过学习中央领导同志有关学术民主问题的批示、讲话和纪念“双百”方针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了理论研究中的学术民主和贯彻“双百”方针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见.提出“双百”方针的一九五六年是我国学术气氛比较宽松活跃的一年;但是,不久,“百家”变成了“两家”,学术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刚刚活跃起来的学术气氛变得天昏地暗,接着是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双百”方针实际上被废弃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和知识分子队伍的估计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近年来反“精神污染”运动的发起,对两个研究生的文章兴师动众,以及“马丁事件”风波,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对形势和知识分子队伍的估计有偏差.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2002,(2)
本刊讯  2 0 0 2年 1月 1 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 2 0 0 2年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发展社会科学迎接十六大》的讲话。他指出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要在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在解放思想 ,回答、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统一思想。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和文风 ;要认真贯彻“双百”方针 ,活跃学术气氛 ;要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12,33(5):4-I0002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是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三本书了(前面2本分别是2005年7月出版的《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和2010年1月出版的《南湖藏书楼》)。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一样,是我心中的学术圣地乃至精神家园(我的南湖藏书楼专门设有北大版典藏室,北京大学哲学系杨辛教授为此挥毫题书“燕园翰墨”),本书能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感到特别高兴和荣幸。  相似文献   

12.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读大学本科期间,我把毕业论文投寄给不少杂志,其中也包括当时我甚为景仰的《学术月刊》。然而,投寄到其他刊物的稿子都“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唯独《学术月刊》编辑部竟给我这个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回了信。记得那是一张印有“学术月刊”字样的小便笺,上面讲了几句鼓励的话,并随信寄了两期《学术月刊》。当时激动的心情至今犹历历在目。从此,激起了我对学术的兴趣,使我矢志走学术的道路。我的第一篇自以为算是正规的论文,就是在《学术月刊》(1988年12月号)上发表的,标题是《论认识中的认知—评价结构…  相似文献   

13.
【“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章清在《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发表如题文章指出,自1905年废除科举后,如何确立读书人在现代社会新的角色与身份,成为走出科举时代学人思虑的焦点。这集中呈现于知识分子建构“学术社会”的理想上,即要在转型社会重建知识的庄严,让“学术”构成未来社会的重心,重新确立读书人的位置。而在此过程中知识分子衍生的“精英意识”“知识贵族”习气,促使知识分子把所有的问题都导向“少数人的责任”,由此也筑起了一张公开的与潜在的“权势网络”。无论从事学术活动,还是介入…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月刊》要编发“寄语21世纪中国学术”专辑,“在总结20世纪中国学术的基础上展望21世纪的中国学术”。这是大家所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我现在虽有些跌伤,也很感兴趣,要来发表一些意见,表示热烈支持,并向各界请教:一、社会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都是一个一个超过前一代的。近百年来的中国思想界,也由维新派进到民主革命派,又由民主革命派进到社会主义革命派。我对今后新文化主张“辩证发展”,“辩证”就不是形而上学,“发展”就是向前发展而不是停止不前与开倒车、…  相似文献   

15.
彭泽润 《湖南社会科学》2006,(4):I0001-I0001
人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没错,但我要说“学术就是力量”,学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术的魅力是无限的。学术使我变“小”。2001年12月在北京召开“语文现代化与汉语拼音方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议的小组讨论中,浙江师范大学张先亮教授说,曾经有一个小朋友写信给李鹏总理建议写规范汉字,得到重视,希望更多的国家领导人重视语言规范问题。我说:“那个‘小朋友’当时有26岁,在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所读硕士研究生!就是我。有《人民日报》1990年8月18日第1版我的文章《有感于总理写规范字》证明。”26岁的我变成了“小朋友”,也许是学术带给我的另…  相似文献   

16.
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联大以其“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书写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建构“学术社会”的理想。其时的知识分子,以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术理念的捍卫和实践,创造了中国现代教育文化思想史上的奇迹,作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作为“学术名刊” ,已经走过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孔子说 :“五十而知天命”。在“天命”之年的学术讨论会上 ,对《文史哲》办刊的经验和成绩 ,人们说了许多评价中肯的话。诸如 ,以学术为中心 ,坚持学者办刊 ;注意发表名家成果 ,也不忘记培养新人 ,发表“小人物”的优秀成果 ;对时代重要学术理论问题发起讨论、争鸣等等。所有这些 ,似乎都是述说《文史哲》所知“天命”的一些方面。那么 ,如果问 ,对于一份“学术名刊” ,其知“天命” ,到底应知什么呢 ?或者说 ,“学术名刊”的“天职”当何为 ?记得梁启超在上个世纪初曾说过 ,中国当…  相似文献   

18.
○许教授 ,为了这次访谈 ,最近拜读了尊著《许纪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 999年出版 )。书的《自序》中说 :“历史 ,总是由知识分子书写的 ,然而 ,知识分子自身的历史 ,却常常无人书写。……这一情形到 80年代有所改变……于是 ,知识分子开始有了自我的历史。”阅后感触良多。其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刊开辟的“中青年专家网页” ,也称得上知识分子为知识分子写历史 ,即为中青年知识分子写历史 ,使其在总结以往的过程中 ,更上层楼。我知道您的专业范围较广泛 ,这是否与您的经历有关。●是的。很多学者的学术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 ,但…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20——24日在四川成都市举行。这是建国以来举行的首次关于近代中国教案专题的学术讨论会。大约三年前,《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同有关单位在四川大足县联合召开了一小小型的“反洋教运动史和余栋臣起义学术讨论会”;会后,特辟“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研究”专栏,陆续刊登有关文章。自那时以来,随着有关文章和档案、资料汇编的发表、出版,关于近代中国教案问题的研究及其重要性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对关于教案的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和认识也不断有所深化;现在,尽管在很多问题上都有争论,但却不能再视为不过尔尔和对它不此之图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发现和认识到:教案——反洋教斗争,其持续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囊括中国社会各阶层群众之多,都为中国近代史上所仅见;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而且同近代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密切关联;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专题;而且还是中国文化史、宗教史、哲学思想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代中国教案问题应当也必须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同太平天国史、洋务  相似文献   

20.
收录在本论文集中的一系列文字,很可能属于我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研究题域之一。在这些论文中,既有我关于“中国学术自主性”这一问题的最初思考。也有对这一问题所做的持续推进.更含有一些最新的观点及其展开。因此可以说,本论文集标示了迄今为止我个人关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自主性”这一理论论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术思考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