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目前行风评议中出现的"公关"和"拉票大战"等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通过对行风评议流程和主要角色的分析发现,由于评议过程中监控机制不健全和评议信息在评议各方的分布不均,围绕行风评议办公室和评议代表出现两大"黑箱",在利益驱动下,评议控制方和评议对象之间通过"公关"和"拉票大战"等行为寻租和利益博弈.因此,应建立和加强评议过程的监控机制和评议信息的公开机制.  相似文献   

2.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3.
汉魏六朝是文学批评的兴盛时期."新变"和"通变"是当时两种肯定文学发展变化的观点.承认变化、重情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在对待传统教化礼义的态度和情感内涵等方面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又能反映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本文从日语的"表"和"裹"在语言中的表现"内"与"外"、"建前"与"本音"等几个方面来剖析"表"和"裹",以进一步加深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史上,先后使用"譬"、"比"、"喻"等词语来指称比喻这一修辞格.但在先秦时期,这些词语之间还存在着显著区别.自战国至东汉,它们的意义分别发生变化,并且在"比喻、比方"的意义上逐步接近.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三个词在意义上的区别,并勾勒出其各自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对称"和"不对称"是语言中的常见现象.在反义形容词的功能和用法等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我们借助对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的测查,对"对"(正确)和"错"(错误)这组反义词在功能和搭配方面呈现出的"不对称"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同时发现这组反义词的部分功能和用法并不完全符合标记理论对"不对称"现象的理论归纳,进而对这种特殊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张光芒和张宝明作为当下中国"新启蒙"和"后启蒙"的鼓吹者,在对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基本准则方面,有着诸如"建构"和"解构"等很多不同.然而在坚持各自异质的同时,他们力图正负互补、达成心照不宣的共谋.这种理想化的共谋在当下全球化、大众化的浪潮中,注定是一种备受质疑的悲壮宣言.  相似文献   

8.
"国风"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风"是<诗经>的精华.在<诗经>由"选译"到"全译"的发展过程中,"国风"的翻译比较繁荣,出现单行译本以及网上的"国风"的篇章的不同体译文和现代歌曲"诗经体"的翻译等."国风"的翻译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需要从"国风"的语义、体例、章法句式、韵律、语言等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9.
儒"义"考论     
在儒家思想中,"仁"、"义"是其重要的两端.本文从先秦儒家思想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自孔子、子思、孟子到荀子等儒家学派不同时期对"义"的发展和规范,认为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义"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伦理道德范畴孤立存在,而与"道"、"仁"、"礼"、"勇"等紧密相联.它既是政治理想的规范,道德伦理的标准,又是完美人格的重要方面,对我国国民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释"怒"     
古文字"怒"有"()"、"()"、"()"、"()"、"()"、"()"、"()"和"怒"等多种写法.过去研究者除了对秦简"怒"的释读没有异议之外,其余都有不同意见甚至误释.笔者对这些"怒"字作了正确释读,并进一步揭示相关资料丰富而重要的内涵,如结合花东卜辞"丁怒于子"等,分析"丁"和"子"的身份及其地位关系,商王武丁的喜怒性情和权威因而得以清晰展现;结合史叀鼎"蠲化恶怒"等,证明古代史官所记述的史确有"耸善而抑恶"的作用;由"秉之不固,怒为首"、"毋以忿怒决"等,说明古人对"怒"认识之深.此外还就有关文句中一些字词的释读提出自己的意见,如认为""是蠲洁的"蠲"的本字,"訢詻"应读作"昕露","否心"应读作"负弩"等.  相似文献   

11.
成渝经济区被视为"西部天眼",这一假说对进一步理解该区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借助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对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新的探索,分析了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所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包括要素整合力(含资源、文化、交通、市场、产业等五大要素)、区域带动力、资源转化力、产业凝聚力、战略聚合力等五大基本力.并在"西部天眼"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四角"经济区构想和中国经济"蝶形模式"理论.论述了堞形模式的五大战略价值,即有利于: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的融合,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中国向西部、南部、东部、北部等全方位的开放与发展,灾后重建和拉动内需等.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训诂学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试图对"辅车相依"一语中的"辅"、"车"做出更加合乎原文和逻辑的解释,认为"辅"、"车"的意义都应同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现在"可分为"现在1"、"现在2"和"现在3"."现在"与"目前"的差异首先表现在"现在1"、"现在2"与"目前"的语义上,其次是二者在VP、NP、句型、单独成句能力和呼应词等语法方面的区别,然后是双方隐含义、语体的不同,最后是它们源头上的迥异.  相似文献   

14.
"绿色饭店"创建的目的在于节源和环保,符合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及北京"绿色奥运,,的理念.北京市饭店业的"创绿"工作还存在着绿色饭店比例偏小、盲目追"星"、绿色产品尚未成为饭店的首选产品等问题.政府、行业应共同努力,使"绿色饭店"的创建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贤妻良母"曾一度被看成是封建女性的代名词.冰心、陈衡哲等"五四"女作家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理智、谨慎地对民族、文化、历史进行审视和反省,扬弃了传统的女性角色.她们对女性标准人格和角色定位做出了准确把握,从思想基础、自身修养和社会尊重等三个方面赋予了贤妻良母新内涵,在文化观念方面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高校课程管理中,权利主体的类型与层级多样性决定了课程管理"权利"的层级差异性和双重性等特征.这要求不同层级的权利主体应该被赋予相应的课程管理"权力".但现实是课程管理组织中的权力优势集团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课程管理权力的分配,并直接导致了"个体化"课程管理权力的"泛化"和高校课程管理微观层面主体之权力"缺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理论是在当前国家和社会转型及改革背景下对"行政法治"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在行政法领域,"服务型政府"理论必定对传统"高权"行政行为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行政法上金钱给付义务"的强制执行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在该强制行为中,程序正当、民主参与和公民便利的请求权等将是其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象数思维是道教与中医共有的思维方式,这典型体现于道教"符箓"、"奇门遁甲"等道教符号学;中医"藏象"、"五行"等中医象数观.不同在于:道教符号学更抽象,有些取象而不比类(或者说对"类"的界定以及"比类"的方法不一样),更重视"数"的推理和应用;中医象数观相对具体,取象比类,更重视"象"的抽取与应用.道教对"数"的重视和应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逻辑学发展的深度.从道教关于"数"的符号学理论着手研究道教逻辑学,可能是值得深入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民事"执行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也表现在司法体制和法院自身体制等方面.分析成因,有助于我们寻找解决"执行难"的良方.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为"一词常有"谋求"之义.以郭店楚简为依托,通过文本内外的语境分析,可知<老子>中"无为"之"为"应该采取这一含义;"为无为"意指执政者"爱民治国"而不谋私利,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在春秋时期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化过程中,从上到下各级宗法封建执政者往往贪取无厌,加剧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使社会陷入混乱当中.而子产、晏子、叔向等有识之士针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都提出了不与民争利的主张.老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和社会思潮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