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融自我"是指在多元文化混搭背景下,个体在多维涵化过程中形成的多个文化自我之间的混融。本文以"混融自我"作为分析工具,以当代中国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作为分析对象,梳理了中国社会三种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当代中国人三重自我(关系我、个体我和集体我)的关系,并从文化会聚心理学视角出发,提出了中国人"混融自我"的建构,即三类认同两种文化的二重"混融自我"和一类认同三种文化的三重"混融自我",进而指出中国人理想的自我系统应该是三种文化自我和四种混融自我的并存,最终指向"多元一体"的具有统整性的自我系统,其中,集体我或集体我为主导的混融自我与其他自我之间是并存、包容和指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义利之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观之辨,它具有深厚的人学底蕴;在人学意义上,"义利之辨"涉及的是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一个人如何对待"自我"、如何对待"他者"的问题;在个体认同意义上,"义利之辨"所内蕴的"自我伦理"和"他者伦理",形塑一种特定的自我观和社会观,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提供一种道德框架.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族农民工在内地城市的融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并非仅指维吾尔族农民工主观的"单相思"问题,而是他们与内地城市社会、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居民互相接纳和认同的过程。积极促进维吾尔族农民工在内地城市融入,不仅事关社会安定,而且事关国家安全。目前内地城市针对维吾尔族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仍较被动,他们在就业、居住、社保等方面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困境。导致困境产生的原因,既有个体因素,也有群体因素以及国家层面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保护少数民族权益出发,积极肯定其在城市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加强对维吾尔族农民工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和引导,重点解决维吾尔族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文化危机使得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消费主义来作为意义缺失的补充,于是消费活动成为人们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身体是考察自我认同状况的重要窗口,通过分析围绕身体进行的消费现象,可以揭示出消费主义影响人们自我认同的机制。同时也可以发现,消费主义终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它不能承担起构筑生活世界的任务,因此消费主义的过度盛行反倒会给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带来更多的困惑。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已成为现代人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导致自我认同基础的改变。在网络推动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球化浪潮中,固定认同元素如人种、地域、国别这类个体识别元素对自我建构的重要性日益弱化;而专业水平、价值观念、表达能力、见识水平等非固定认同元素日益重要。曾经盘踞在意识中的"绝对真理"和道德观念将被重新考察。以时下web2.0最新运用微博为例,分析在日益多元的网络环境中自我认同的复杂性,对微博个体认同中出现的新特点、新形式、新诉求进行理论探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从经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和闲暇。工作不再是定义自我和衡量幸福的唯一方式,休闲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开始对人们的生活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休闲的自由和社会互动等性质为人们提供了深入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时间和社会空间,有助于解答“我是谁”和“我们是谁”等认同问题。由此,个体能够以一种展现自我的生活方式扮演不同的人生角色,构建较为稳定的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发现和实现人生意义。休闲塑造文化认同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发挥巨大作用。在休闲时代和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休闲塑造和传播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因此,休闲与认同关系研究对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那里,主体是社会化的结果.婴儿在其成长过程中,只有认同社会法规(道德、惯例以及法律等)的制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这种对社会法规的认同是主体向社会整体的皈依,同时也造成自我个体的死亡.中国先秦思想家庄子对人性的关怀是从关注生死问题入手的.和生存一样,死亡只是"气"的一种形态,是时空存在中的一种状态,没有必要乐生忧死.庄子指出人因追求政治生命而忽视自然生命的存在是一种更大的错误.是对人自然本性的极大的伤害.因此,庄子不仅仅是要齐一世人肉体观念的生死观,更是要齐一世人社会功利观念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在各民族的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个民族成员被本民族的文化“文化化”的过程,也可以说这个过程是维系本民族认同的纽带。家庭教育所涉及的本民族的文化因素会对一个民族成员的一生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影响到下一代。因此家庭教育对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阿克苏地区一中维吾尔族师生员工语言态度的考察,发现他们既保持着对母语及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忠诚,也对汉语及汉文化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文化认知与语言态度之间有着很强的互动关系,在强化文化认知和语言态度中应发挥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但家庭教育、广播电视、社区等渠道也有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现代性的展开,个体从传统的社会联系中分化出来,经济秩序成为重构人们生活的主要力量;但在另一方面,将世界机械化的倾向使得贯穿人的生命始终的意义受到很少的过问,自我认同问题成为诸多社会理论关注的焦点.米德、齐格蒙特·鲍曼、米歇尔·马费索利和查尔斯·泰勒通过强调"心灵和自我的产生""流动的现代性""部落主义""框架和意义"等,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回答了这个问题.通过对他们的理论相关部分的分析得出,"自我"是个体在社会联系基础上的塑成过程的产物.个体的历时和共时的社会化过程是自我塑成的两个主要来源,但二者都面临被过度实现,从而使个体缺乏真正自我认同的问题.而对"感性共同体"与"超验共同体"的强调有助于重建自我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感性"不再作为"理性"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其补充被纳入广义的"理性化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1.
铸牢儿童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根基性工程。儿童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是基于生理基础并超越基因遗传,在家庭养育关系和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下而建构起来的复合观念。基于对个体民族认同发展的过程、内容及与社会环境互动特征的分析,文章提出家庭是人价值观的生发之源,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建构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力量来源。家校共育要拓宽培育的目标对象和时空范围,加强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和共同性,建构协同共育的生态安全网,创造儿童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及行为持续时间,个体对自我效能的判断决定着个体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能坚持多久,同时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自我效能感是个体不可或缺的一种关键经验,具肴相对稳定性,早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状况影响着后期的发展结果。通过对现代家庭教育在教育观、价值观、技巧及在教育中的物质与精神的失衡、权利与义务的失衡等方面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目前家庭教育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个体认同问题是现代社会凸现出来的重要议题,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均与此密切关联。个体认同总是在一定的意义框架下进行的,国家话语、市场话语和地方性话语这三种意义框架分别在中国社会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对个体认同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分析各种意义框架对个体认同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建构更完善的文化系统来引导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以期实现更佳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4.
个体身份认定制度是一个族群关于客体自我和客观世界认知结果的表述,同时也是构成族群认同的基础."父亲的骨头"这一文化血缘赋予的文化身份、姓氏构建的社会血亲赋予的社会身份、历史传说赋予的族群身份,是建构裕固族个体身份的三条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5.
生存尊严与个体自我认同、自我价值定位及幸福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理"性则是维护尊严的基础;"说理"是维护尊严的前提条件,"说理"教育则是过一种有生存尊严的可能路径。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应注意,"说理"教育不是灌输;"说理"应成为一种教育生活方式;"说理"教育要关注公共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主旋律电影不断在"他者"凝视下产生了一种常态式的自我"内化",不断地接受消费文化的规训,逐渐在对过去主旋律电影的改变中成为当代电影不可或缺的部分,并获得多重文化认同。但随之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政治无意识、身份的丧失与暴力等问题不断地冲击着新主旋律电影,促使新主旋律电影在自我"内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与自我同一性相悖的符号"异化",让自身在这个作为消费商品符号来实现身份认同的社会体系中,在对其所代表的中心文化不断消解与建构过程中进行了重建。  相似文献   

17.
湖南维吾尔族民族认同的构建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识别使湖南翦氏的民族认同经过了"回回"认同到维吾尔族认同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姓氏起到了标志性作用.随着人们对民族政策理解的深入,翦姓在民族认同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让位于血缘关系.有人认为湖南维吾尔族与当地回族融合形成"回维族",本文分析"回维"一词的来源,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回维族"并未形成,湖南维吾尔族与当地回族民族边界分明.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教化功能对发展健全人格起主导作用。"人格面具"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一个方面。从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分析人格健全发展有三条路径:一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外部条件与自身条件的和谐统一;二是实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匹配;三是应用人格"大五"模型将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个体思想形成规律与特点的独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即通过对个体思想形成规律的前提把握,加强思想导引、理念重塑、价值陶铸,继而达到化民成俗的理想愿景.在此过程中,对个体文化认同与个体思想形成关系的认识愈显必要.实际上,个体思想形成的过程即是一个文化认同的过程,亦是通过文化认同而内隐生成的过程.个体对于“非对象化的文化”的内隐认同中,自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不自觉地进行了文化认同.在此,内隐认同是以个体未曾意识觉知到的方式发生的.也就是说,个体思想的文化认同与内隐认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内隐认同是“过程”,而文化认同是“结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惟有明乎此,才能更好地加强陶化与模铸工作之针对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回归个体的自我生存是福柯晚期思想中一种新的伦理转向.他在对"性压抑假说"的批判中,提出以"关怀自身"替代"认识你自己",这实际上是以新的道德观念和实践方式替代现行权力机制宰制的道德伦理观念.为此,他提出"自我的技术",即个体通过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实现风格化的存在,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