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个观念被社会认可,社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培训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随着企业培训投入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越来越迷茫,同样是投资为什么投入那么多钱进行培训,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追根溯源是没有建立员工培训评价体系,为了培训而培训.基于此,介绍什么是培训效果评价、培训效果评价的作用、培训效果评价的现状,并就如何建立培训评价标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谁能将培训后的骨干员工稳定下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企业发现,在对员工进行培训之后,被培训的员工流失倾向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一些培训后的技术骨干员工。培训作为一种投瓷的理念已深人人心,既然是投资就要考虑收益与回报,因此,如何将培训后的骨干员工稳定下来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十分棘手且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培训,即意味着让自己的人力资本升值,同时也会带来各种费用支出,如培训师的费用、培训后员工的薪水会上涨、培训会占用相当的工作时间……这些对企业来说是一笔数目可观的支出。同时,获得培训后的员工往往容易变得不满足,容易跳槽。几乎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每一个管理者在培训员工的时候都会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人才瞭望》2005,(6):76-76
在培训这个领域,尽管有不少企业经常让员工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把培训当成一种福利提供给员工,让企业与员工在学习中共同进步与发展,但也有另外一些企业,因为某些员工在培训后选择了另谋高就,让企业“损失”惨重,因此将培训拒之门外。针对企业对培训这两种较为矛盾的观点,我们不能否认其中存有一定的道理。对于不敢为员工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的企业,经过笔者整理分析,部分企业对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郑星 《人才瞭望》2004,(10):93-94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员工培训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开始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但是由于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刚刚兴起,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对员工培训认识不足,观念陈旧,投入不足;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多样化,员工培训工作与企业总体目标脱节,培训效果评估、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培训的短视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企业如果不对员工进行培训,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很多企业担心对员工进行培训后,员工跳槽到其他企业,企业不仅损失的培训成本,还为对手企业作了嫁衣.基于此,分析企业培训后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海 《人才瞭望》2006,(9):69-70
如果一个企业希望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市场上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而这种意识最容易塑造的阶段是在新员工即将或刚加入企业的时候,就如同父母培养孩子一样,从孩子刚出生时不断强化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似乎比较容易,而当孩子长大成人再去塑造或改变其行为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徒劳,往往还产生新的矛盾与隔阂,从而使培养与管理的过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遥不可及。通过这几年的人力资源工作,笔者对新员工的入职心理和引导新员工全身心地融入企业做了一些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员工培训成效评估及其培训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明 《人才瞭望》2007,(8):68-68
员工培训成效之评估,就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检视员工培训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的成效。在员工培训课程结束之后,进行成效评估是有其必要的,唯有认真地进行员工培训成效评估,才能了解教育培训的绩效,充分了解培训中的缺点,作为日后改进的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雨林 《人才瞭望》2003,(10):30-31
目前,员工的心理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联想集团定期邀请心理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为员工做《压力管理》等心理培训,TCL、实达等公司都常年邀请培训公司开展心理培训,在世界500强中至少8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心理帮助计划。员工心理档案建设和心理培训,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企业心理培训属于  相似文献   

10.
培训一直是企业提高员工知识与技能的一项有效方法,但根据Pepitone的研究,传统的培训方式被证明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组织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的开发。企业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开发就是对员工的关键胜任特征进行培训与开发,以增强员工取得高绩效的能力和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韩国企业的员工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规员工培训,但是有些企业安排了专门的时间,花了大笔的金钱。聘请专家培员工讲课,效果却并不好。怎样才能让新员工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发挥最大的作用呢?怎么才能让员工不断补充知识,使企业保持领先地位呢?以下是韩国企业培训员工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新员工是企业的新进力量、新鲜血液,医院也不例外。医院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能够提高新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也能增进新老员工相互团结,使其齐心协力地做好医院服务工作。基于此,就医院新员工培训对医院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提高医院的团队建设水平,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这个资源,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员工的培训又可以分为对员工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如果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则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一起成长,使企业可以健康持续地发展。一个好的组织文化能够大大减少企业的培训费用,使员工按照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要求进行自我的培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有关资料统计,员工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技术革新者的人数就增加6%,员工提出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10%~15%,而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管理人员,因创造和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则有可能降低成本30%。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调查统计分析认为,对员工培训每投入1美元就能得到50美元的经济收益。在我国,据苏州市一项调查,经过培训的员工同未经培训的员工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一位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及其以后的竞争优势的关键“将是高层领导建立能够产生智力资本的社会结构的能力。就智力资本而言,我指的是专有技术、专门技术、脑力资源、创新构思。”有能力的企业领导者也会创造一种氛围使其利益相关者(员工、客户和供应商)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工作。战略领导的关键在于长期维持突出业绩的能力。为此,许多企业从人力资源部门分解出培训教育部,来对员工进行系统地教育培训。有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大学或商学院,配备了豪华的教学设备,为员工的学习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基础。由此可见,我们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员工学习培训的重要性。但是调查发现,能够真正通过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企业不到35.4%,培训效率的低下,培训效果的拙劣已经极大地伤害了部分企业的培训热情。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际上大公司、大企业对员工 培训的重视,已引起国内一些专家的关注。这是因为,这些大公司、大企业把员工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任务,自觉地将其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部分。这些举动表明:从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现代企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已越来越高。据说,在美国,你会经常听到这么一种戏谑:今天你从大学毕业,明天到公司上班时,你的知识已经老化了。这种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已使每位企业领导意识到,依靠学校所获得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一个有远见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走出员工培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员工培训的说法是见仁见智,有人把培训说成是企业病入膏肓后的无奈之举,也有人认为培训是包治企业百病的灵丹妙药等。如何客观地看待员工培训,走出员工培训认识上的误区,是所有准备对员工实施培训的企业都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08,(9):82-82
许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一直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很多企业都将培训视为提升员工胜任能力、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培训规划年年做,但年年都是老一套,如何将培训做得更出色是很多企业培训经理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但万变不离其宗,培训经理了解公司的现状及需求后才能开拓思路,有针对性地做出年度培训规划。以下就培训经理如何做好年度培训计划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龚艳 《人才瞭望》2008,(6):70-72
随着培训职能在饭店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饭店对培训的投入也与日俱增,如何确定培训实施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帮助培训改进与优化,并为以后的培训提供参考,所以培训效果的评价与衡量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培训效果评价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相较之生产管理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只要能解决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问题,生产管理方面相对来说就变的简单的多,事实证明,对比传统的培训模式来说,网络培训能更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问题,笔者将对人力资源管理及网络培训的特点进行分析,在其基础上探索网络培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