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规学校英语教学的开端.京师同文馆设馆的目的是培养能从事翻译实务的对外交涉人才,其英语教学具有课程设计循序渐进、翻译实践扎实、考试制度严格有序等特色.  相似文献   

2.
浅析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模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洋务派所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校,其办学模式及特点对中国新教育乃至外语教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末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艳霞 《河北学刊》2006,26(4):239-240
1862年即清同治元年,京师同文馆(以下简称同文馆)成立,本意是“学习共同学问的学校”(School of Combined Learning)。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新式外国语学校。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的正式开始。虽然远隔一百多年了,但其教学模式对当代的英语教学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晚清同文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科书的编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振环 《学术研究》2004,7(12):115-123
晚清外语教学和教科书的编纂并非源自同文馆, 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等早期的官办外语学堂, 在近代外语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外语教科书的编纂方面, 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同文馆早期外语教学与教科书编纂的考察归纳出如下几个问题。首先, 清末三处同文馆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是京师同文馆的成立, 带动了上海和广州两地同文馆的设置。其次, 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外语学堂, 具备了世界最重要的几大语种的教学力量, 开创了后来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的雏形。再次, 同文馆为中国外交界和教育界提供了第一批具有双语能力的外交官、翻译人才和外语教习。《英文举隅》、《日语入门》、《英字指南》、《法字入门》和《英文话规》等书, 是近代早期由同文馆毕业生编写的最早英文读本,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京师同文馆开办之初即招聘洋教习入馆并给予比较优厚的待遇。洋教习不仅承担了京师同文馆外语教学工作,还开设了许多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类课程;不仅担任教学工作,还担任了教学管理工作。从文化水平、专业经历、工作业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考察,不少洋教习具有较高的现代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的清政府在与西方接触过程中,对待语言的态度从藐视到被迫应对,再到建立京师同文馆,发生了巨大转变.这种转变是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由虚骄到务实观念转变的体现.从清朝旧制到京师同文馆的建立,结合清政府在对外交流中通事和传教士这两大媒介的情况,即可窥见清廷态度转变的过程及原因.  相似文献   

7.
作为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在其四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其中,招生管理、待遇管理、作息考勤管理、学习及考核奖惩管理等方面较具特色,不仅为京师同文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对后世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福州船政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一所海军制造学校,也是洋务派官僚在继设立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广州同文馆等第一批外语类学校之后,创立的最早一所新类型的洋务学堂.它存在时间之长,影响之大,超过了前一类任何一所外语学校.因此,认真研究这所学堂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教学体制的各个方面,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尤其是洋务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对福州船政学堂作一比较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京师同文馆作为晚清重要的新式教育和科技传播机构之一,其所翻译和编写的科技书籍,为洋务时期西方科技知识的引入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书籍较系统介绍了引入中国的较为独到的科技内容,成为连接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从简易转向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从而使京师同文馆在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前叶新教育中国化道路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903年癸卯学制的颁布,新学校体制在中国建立起来,并迅速通行全国。由于这一剧变基本上是由外力促成,且严格参照外国模式进行,这就决定了新教育中国化的迫切性和艰巨性。时至今日,我们尚不能说新教育已彻底中国化了。本文试图从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对二十世纪前叶新教育中国化的曲折道路,作初步的回顾与反思。一溯本清源,中国近代教育施行新学校制度,始于同治二年(1862年)之京师同文馆,但其组织形式尚有几分书院性质。此后,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新式学堂逐渐兴起,至中日甲午战争前,共计创办各类语言学堂、技术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