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真正具有全球意义的三次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国际关系史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雅尔塔格局;至20世纪末,以苏联解体宣告了两极世界格局的瓦解,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北约新战略的出台背景和实质的分析 ,阐述了北约新战略对未来世界安全可能带来的威胁 ,从而揭示了北约妄图称霸全球的野心 ,以使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有效地抵御北约可能在 2 1世纪掀起的战争逆流。  相似文献   

3.
自今年3月24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长达78天的空袭,造成南1800多名平民丧生,近万人沦为难民,给南造成至少2000亿美元的损失。目前,国际维和部队虽已进驻科索沃,但那里的和平前景仍然黯淡。 据知,美国以每天至少1亿美元的代价,进行了这场交战双方都没有胜利的战争。另有国际观察家估计,美国在这场战场中实际耗资在200亿美元以上。为什么美国甘愿付出巨大的军事开支进行这样一场战争呢?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为首的北的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南联盟狂轰滥炸,以及对中国驻南使馆的公然袭击,打破了人们的和平幻想。认真分析科索沃战争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世界各种矛盾交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无息,21世纪的天下不白太平20世纪是一个多文多难的世纪,人类不但经受了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的痛苦,还饱尝了几十年核威胁下冷战的煎熬。在新的世纪来临之际,人们本来憧憬著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世纪,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却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的炸得粉碎。虽然和平与发展仍将是ZI世纪的时代主题,但这两个问题都…  相似文献   

5.
科索沃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投下的集束炸弹仍在继续杀害和残害无辜百姓。美国《新闻周刊》最近刊文披露了集束炸弹屠杀科索沃百姓的内幕。 哑弹时刻会开口 想象一下,一个装满类似软饮料罐的板条箱,大约每个箱内有200个罐子。再想象一下,这个板条箱从空中投下来并在几百英尺的高空将其盛有物抛洒下来。铁罐立即弹射出小小的橡皮降落伞,缓慢地朝地面飘去。当它们一触地面,立即爆炸。有些旋即炸出了剃须刀般锋利的弹片。还有一些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南联盟后的国际影响评述的基础上,对巴尔干地区的历史及现状加以分析,并探讨了北约对欧洲的武力干涉及其动因、北约的战略调整、职能的转变、北约扩大新战略的形成过程,及其当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车臣问题是 2 0世纪 90年代令俄罗斯联邦政府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车臣问题的由来、发展及其解决过程曲折复杂 ,车臣问题与俄罗斯强国战略关系十分密切 ,俄罗斯确保车臣 ,一方面是为了维系联邦的统一和完整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该地区的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普京重拳出击 ,取得了对车臣战争的胜利 ,意义重大 ,重塑了俄罗斯大国的形象 ,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同时 ,战争暴露了俄罗斯的弱点 ,这也是俄罗斯发展强国战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当地时间5月7日午夜,贝尔格莱德传来举世震惊的消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射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20多人伤亡和馆舍严重毁坏的外交惨剧。这种丧尽天良的暴行,人神之所共愤,天地之所不容!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制止”科索沃地区“人道主义危机”的旗号,从3月24日以来接连不断地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狂轰滥炸,先是歇斯底里地猛炸各种军事设施,企图逼迫南斯拉夫就范。在这一罪恶企图无法得逞的情况下,又穷凶极恶地轰炸南斯拉夫的医院、铁路、桥梁、电视台、发电厂等大量民用设施,企图摧垮南斯拉夫人民反抗的意志。北约的轰炸给南斯拉夫以及周围地区无数  相似文献   

9.
l997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我大使馆被炸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对付措施:要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道歉、惩凶、赔偿,承担全部责任;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和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行径;采取一切措施抢救伤员,立即派专机前往贝尔格莱德,接回我有关人员;争取俄罗斯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肯定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引导人民群众将爱国的情绪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这些反危机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0.
1998年3月24日,几乎一天之间,全世界都知道了一个叫“科索沃”的地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在那儿进行一场世界大战的预演。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南斯拉夫人是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1.
本书作者乔姆斯基声称,你所读到、听说或在电视上看到的有关科索沃的一切只有部分是真实的,或者完全是虚假的。而且,乔姆斯基进一步断言,在北约发动对科索沃的战争之后,恶意使用美国武力已前所未有地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要事实。他写道:“有人可能认为,与20世纪30年代末一样,进一步破坏世界秩序的规则很可能已无关紧要。世界主要强国藐视世界秩序的框架已变得如此极端,以致几乎没有了讨论的余地。” 乔姆斯基推测,华盛顿发动北约战争是为了促进北约的可信程度,不是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而是明  相似文献   

12.
看点一:俄与西方博弈,“冷战”卷土重来? “冷战”时期是二次大战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原苏联为首的华约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国家利益相互冲突,全方位对峙.2015年,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关系走向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就在2014年岁末,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作为制定国家安全政策总依据的新版军事学说,北约仍被视为俄罗斯的头号威胁.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泰晤士报》最近报道,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期间,世界上同情南联盟的电脑侠客,向全世界多达170家的西方公司,乃至北约指挥系统,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反击战。这场电脑侠客反击战的目的旨在使西方大国的公司计箅机系统陷入瘫痪,并欲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围绕科索沃问题对南斯拉夫联盟实施的空袭,是美国从巩固自己在 21世纪全球霸权地位的角度出发,利用冷战时期确立的军事同盟关系,致力于新一轮高水平竞争和对抗。在西方,主要是利用北约军事同盟体制,把西方国家纠集在一起,通过北约东扩来挤压俄罗斯,同时出台北约新战略,为北约在其成员国疆界以外使用武力制造理论根据,树立起惟有北约才是当前欧洲安全和稳定的可靠维护者和保证人的形象,以进一步扩大北约在欧洲的影响和地位。这既有利于北约的进一步东扩,更为北约在建立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中增加新的筹码,从而最终形成以美国为“领导”,西欧为主导的国际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15.
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馆舍严重毁坏和人员重大伤亡,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广大同胞对此进行了最强烈的抗议和严厉谴责.这次席卷全国的抗议活动,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华民族不可侮的凛然正气,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强权政治的坚强决心.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游行示威、抗议、集会、座谈等活动,人们在愤怒声讨、严厉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罪行的同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进一步认清了霸权主义的丑恶嘴脸.面对强权政治,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必须强化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观念,强化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强化珍惜和维护稳定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5月8日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我人员伤亡,馆舍严重毁坏。北约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维也纳对外关系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我国政府当即发表严正声明,提出了最强烈的抗议。我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广大同胞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暴行义愤填膺,用各种形式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和严厉的谴责,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强意志。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可欺的!全国人民决心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民主、文明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使馆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发出最强烈的抗议。有“外交外事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外国语学校也沸腾了,发出一片正义的呼声。一幅幅控诉北约的无耻行径的标语、讽刺画赫然在目:“中国人民不可辱”、“捍卫和平,反对战争”、“我们哀悼、我们谴责”、“AGAINST NATO”……诸如此类的横幅遍及校园每一个角落。我们觉得,发自这“外交官摇篮”中的呐喊,充满了移山填海的壮志雄心。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官方把这一事件归咎于中央情报局提供了错误的情报。从克林顿总统到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从北约的将军到五角大楼的发言人,他们全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次失误,但对中国人的无辜遇难却并没有丝毫内疚,反而要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其他人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支持北约的轰炸。这不能不让人猜测克林顿等人在公开场合所表示的"遗憾"、"歉意",是否发自内心,是否仅仅是在做样子给人看。美国领导人的这种表现自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美国媒介如今最关心在中国的美国人是否会有危险。CBS电视网5月9日上午通过电话专访了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请他论讲北京学生用石块袭击美国大使馆的情况。ABC电视网的著名主持人,驻白宫首席记者唐诺森(Sam Donaldson)则在专访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时一上来就问:"你能保证在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的美国外交人员的安全吗?"李肇星表情严肃地回答说:"你们一直在谈你们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很奇怪为什么你们不问  相似文献   

19.
在1999年北约决定轰炸南斯拉夫的过程中,美国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起了关键作用。因此,这场战争往往被称为马德琳的战争。本文作者在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前后担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因此,他所揭露的科索沃战争内幕是最具权威性的。  相似文献   

20.
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置国际法于不顾,轰炸了一个主权国家,又以导弹袭击另一个主权国家的使馆,这是对联合国宪章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粗暴践踏.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北约的违法行为作一剖析,以维护国际法的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