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据苏联《哲学科学》月刊1988年第11期报道,苏联和保加利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于1987年在明斯克召开了题为《社会主义改革与加速发展条件下人的因素和社会道德》的科学实践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两个报告:1.保加利亚学者瓦西里·莫莫夫所作的《人的因素:客观规律性和社会道德观》。他对人的因素作了概念上的分析,阐述了各种社会矛盾及其解决途径,揭示了人的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社会调节因素之一——道德的作用,总结了党的组织在保加利亚人民的各个生活领域的改革中的实际作用。2.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Р.Γ.雅诺夫斯基的报告题为《社  相似文献   

2.
通过武汉市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CSSR2014) 的数据,运用Amos23.0软件建立的基础中介模型与SPSS22.0软件的Process插件程序建立的控制中介模型,综合测量了社会公平感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成就归因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分别对社会公平感与社会成就归因中的个人因素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公平感对社会成就归因中的个人因素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家庭因素则发挥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公平感仅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成就归因中的个人因素间具有中介效应.政府应努力构建平等公正的社会环境,逐步恢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的社会公平信心,使得其个人能力的效用发挥至最大.  相似文献   

3.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8年第2期报导,在第八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期间由苏联学者出面邀请国内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些权威性代表人物,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专门讨论对人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和理论问题。会议主持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Б.洛莫夫在明确会议任务时,建议谈论以下一些问题:人的进化及其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人与人所创造的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综合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法国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M.马努瓦认为,关于人的科学是一个“多学科的庞大星系”。这门科学早已诞生,只是现在我们才开始考虑它的起源和规律性。智人在整个生  相似文献   

4.
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研究与科学发展观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研究既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做好这项研究又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因为,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完善和健全这些制度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又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和"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分不开.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研究就是要创造一种使"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就是说,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中,我们绝不能离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念,即这些法律制度必须是以人为本得到具体落实的重要体现."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中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和归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内涵非常丰富,具体应包括十个方面: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是发展的中心主体;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崇尚和彰显人性;坚持人的独立自主;尊重人的首创精神;权利优位于义务;权利优位于权力;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5.
1980年春,罗马尼亚政治出版社出版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一书.这是罗马尼亚社会政治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一本集体论著,由扬·图多塞斯库和阿·卡扎库主编.全书分为《矛盾的一般理论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发展与矛盾——矛盾的表现领域》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辩证法——行动和决策在解决矛盾中的作用》三大部分.编者在序言中说:这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研究有以下一些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方法论问题:1.组织和开展跨学科研究以及分析跨学科研究的形式、类型和水平问题;2.系统方法、综合方法和全球方法以及一般科学研究方法等对跨学科研究的意义;3.跨学科研究与科学知识的分化、整化和统一的联系;4.跨学科研究对解决当代重大问题(生态问题、社会健康问题,以及信息学的发展等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社会的前提规定为四重关系:人与自然的现实的历史关系、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人类主体本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存在.他们认为在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前提;在人对人的关系中,体现出交往实践的发展.他们还提出生产与交往具有同构性;生产和交往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社会化进程具有内在关联;任何实践都是社会中的实践,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是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相关联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有七种理论模式构成了当代国外老年社会学的研究主体,按其发展次序,主要有:1.疏远理论;2.活动理论;3.亚文化理论;4.连续理论;5.交换理论;6.社会挫折理论;7.年龄分层理论。上述理论都努力综合并传递有关当代老龄化研究中的各种观点,然而老年社会学家们在采纳这些理论时,存在着很大分歧,每一项新的探索总伴随着许多矛盾的观点的提出。例如跨文化的研究,显示了老年社会地位的不同状况。一种理论认为,在稳定的社会中,老年人维持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当社会变迁速度加快,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则趋于下降。这是因为老年人对年轻一代传授主  相似文献   

9.
现当代的语境研究轨迹显示了对人的意义主体地位和解意特征的逐步认识,呈现出日益明显的人文主义倾向.语境研究经历了逻辑分析学、日常语言学、认知语用学和诠释学的发展阶段.逻辑分析学对语境的研究属于绝对的、客观的本体意义研究,否认人在意义建构中的主体地位;日常语言学的语境研究开启了语境研究的人文主义转向,开始强调意义对意义主体的依赖和意义主体间的交际互动:认知语用哲学和诠释哲学则明确指出人是语言主体,在语境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就此对人进行心理的、动态的个性化和实践性研究.因此,语境研究经历了由忽视人的语言主体性的、对意义的静态研究转向了重视人的社会和个性特征的动态研究,这种转变体现了语境研究的人文主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国内政治力量变化趋向和整个社会生活方式渐变等综合因素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内政治力量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文化大革命"中的积极力量在中央层次非常有限,而消极力量和反对力量却得到了发展.第二,政治合法性资源选择与治国政策发生转型.一方面,开展造神运动以塑造克里斯玛型领袖形象;另一方面,有限度地解放、使用老干部,积极抓经济建设,努力提高生产力以增强政府绩效性,等等.但是,当时的做法与预期的目的存在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只要遇着合适的环境就必然会激化.第三,社会控制的渐渐松动为发扬党内外民主、冲破教条主义的樊篱提供了适宜的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发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发展模式是人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而选择和实行的方式、方法与道路的统一体,它是由主体、客体和手段等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具有合规律性、多样化、系统化、互补性、动态性等特征.社会发展模式研究在发展研究中处于关键的中介地位,人对其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成败.社会发展模式形成于社会的实践概括机制、理论转化机制、开放整合机制和历史创新机制,其基本研究途径是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实验;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推广;实行开放交流和比较吸收;总结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2.
新年话实力     
人的发展如同社会的进步,都是自身综合实力提升的结果.具体说,离不开三个实力:满足和保障自身物质需求的硬实力,满足和保障自身精神需求的软实力;综合运用硬、软实力并促其增强的巧实力.任何竞争,说到底都是实力的较量.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从宏观到微观,概莫能外.无数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不仅社会、国家要增强三个实力,个人也是如此,否则,就不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更没有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该论文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日本家务劳动社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分类和影响等,作者认为: 一、促成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原因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迅速发展,是家务和社会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其主要表现在:1.随着普通家庭收入的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他们的发展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时发展的内涵给予科学的界定:发展是人的发展;发展是有规律的发展;发展是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发展是社会有机体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为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必须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必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科学技术知识和具有一定的思想觉悟、政治意识和道德修养的劳动者。而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改造人的认识能力,激发人的创造精神,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重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巨大主观能动作用,就是重视人的因素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据国际哲学学会联合会的决定,1988年8月21-27日在布赖顿举行世界哲学大会.主要议题是"对人的哲学理解".全体会议将讨论四个问题:1、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人;2、人:人的本性,人的思维和社会;3、历史、社会和个人;4、当前形势和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后人定法:信息政策与机器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言 法律是由人制定并且为人服务的,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假设.然而这个假设遭到了挑战:信息、传播和文化这些信息法规中的主体因素,越来越倾向于在机器之间或者人机之间流动.机器价值--而不是社会价值--在决策的过程中起着空前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的信息政策制定正在被机器决策的方式所补充、所排挤甚至取代.随着技术被植入人体--现在已经可以将计算机芯片直接植入人脑的中枢神经--人与机器之间的法律区别几乎完全消融.这是种种信息传播技术观念发展进程的逻辑步骤: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格与能力的社会心理学透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银娥 《唐都学刊》2002,18(1):19-22
人格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它是多学科研究课题的交叉点 ,其核心是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潜能等要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自身发展是一个包括诸多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 ,能力的产生与发展 ,依赖于社会性品质的发展。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成就 ,决非能力超然之结果 ,而是人格健全之杰作。因而 ,2 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准则当为“人格本位” ,而非“能力本位”。现代人格塑造应具有社会性、崇高性、坚定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同时 ,在个体自身不懈努力的主观条件下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应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优良人格品质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主要具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社会因素,即艺术品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所属的种族等因素;其二为心理因素,即人的心理形式和心理结构的发生和转变对于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的制约性因素。视觉艺术风格的转变本质上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对这种转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于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方式发展规律的理解,推进艺术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韩国在政治发展的道路上,有两条路径贯穿始终:一条是通过移植西方民主制来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化;另一条是威权政府通过政治自由化来缓解国家所承受的国际和国内压力.本文旨在运用“国际政治-国内政治”的分析范式,对影响韩国政治发展中的国际和国内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构建“国际-国内”关联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国内政治是国际体系中的国内政治,一国的政治发展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互动的结果,必须把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的互动视为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并置于国际体系背景下进行全面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