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筝曲及其演奏技法发展历史的回顾,对现代筝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演奏新技法——“快速指序”、“拍板”和“悬摇”进行了分析,并联系具体作品和演奏实践,对其应用和艺术表现力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2.
南北曲联套论略周维培南北曲的曲牌联套,远绍宋代乐曲构成方法,近承金元诸宫调联套规则,在自身发展中经过剧作家、曲师和演员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独特的体制。据王国维等人的考证,宋代乐曲中以不同旋律的调式音乐组合成长篇乐曲的类别,主要有三种。第一类是宫廷大曲...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人到潮汕都是为了吃。潮汕菜明明是从烟火之气中来,却被媒体称为"中国最高端菜系"。关于吃的传奇,是潮汕文化构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潮汕人每日经历的家常。,日常的敬畏粿,是潮汕人用来对神表示敬重的方式。一个典型的潮汕妇女,一年有超过一半时间要花在与求神祭祖相关的事情上,求神祭祖的时辰、贡品、礼数都乱不得。潮汕人无论走到哪儿、是何身份,似乎都无法与这种日常的敬畏脱节,像香港潮商会的商界精英  相似文献   

4.
潮汕文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通过调查潮汕地区的特殊成人礼(出花园)、传统信仰(拜老爷)和传统戏剧,了解潮汕地区的传统风俗习惯,进一步了解时代的变迁对于潮汕文化的影响,对潮汕传统节庆文化作深入研究,加深对其社会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以发挥它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潮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下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潮汕籍新马作家最早最集中地涉笔于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和南洋华族拓荒创业的历史题材 ,成功呈现了粤闽华人的双重家国意识 ,其中包含的历史意识既有着潮汕本土文化的延续性 ,又有着潮汕海外文化的开放性 ,从而表明了潮汕文化作为一种“内核边缘文化”所拥有的历史存在的自主性、丰富性。潮汕籍新马作家的创作在南洋华族历史的深广延伸中所留下的“历史和民族”、“历史和人”的诸多思考 ,也让人感受到了民族地域文化源远流长而又适时更新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筝及筝乐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直至今日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彩.筝乐文化在汉魏六朝时期走向成熟、高雅、精致.当时众多文学家创作的<筝赋>不仅描述了筝乐文化的这一发展趋势,也以文学移情的作用,让后人领会到乐音铿锵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7.
文化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维护其产生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推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国有许多民系,其中如潮人民系、客家民系、广肇民系、闽南民系等。潮汕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部分,其内核是潮人民系。潮人民系名气显著,它有明显的语言特征,就是讲潮汕的方言。潮汕文化就是以潮汕方言为主要特征的,包括海内外的潮汕人共同创造、传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文化共同体。潮汕文化也根据其传播群体的不同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两种文化在历史结构的变迁中此消彼长,互相融合发展。潮汕的精英文化除了由外而内的传播继承而来,还有潮州内部士以上阶层的由内而外自发形成的。潮汕的大众文化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内涵丰富、涵盖面极广,成就了潮汕文化,进而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中的一大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8.
欧俊勇 《南方论刊》2009,(2):55-57,47
潮汕歌谣是潮汕人民在日常生活劳作中创作的,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其在修辞方面有很大成就,在修辞使用上,灵活多变,巧妙地将各种修辞运用到歌谣的创作中。首先,在起兴上,潮汕歌谣大多都是从韵脚、语势上引起下文;其次,在意义上的辞格,可分为譬喻、比拟、夸张和颠倒;再之,在声音的辞格上,主要以双关为主。潮汕歌谣历经漫长岁月的发展,在修辞方面表现得十分成熟。  相似文献   

9.
古军生 《云梦学刊》2002,23(1):80-82
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 ,筝乐作曲家 ,筝乐理论研究学者———厦门大学焦金海教授 ,多少年来在筝艺上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发展、新的创作、新的理论和新的演奏技巧。在紧跟时代脉搏 ,深刻表达音乐思想内容和主题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我国筝乐界所关注与探讨的重大课题———古筝艺术如何在新的世纪适应新的要求 ,创造新的音响等方面作出了表率和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农民和农村人口比例必须降下来,而当前的户籍制度、城镇分级、城乡分制的政策严重制约着农村的人口流动.而类似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串换式"或"对调式"思路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利用调式音之间的倾向,构建调式稳定音框架,配合内心听觉,在调感的整体调控与倾向感的微调下唱准自然音、临时变化音、调式变化音的音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筝音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古筝艺术流派纷呈,潮州筝是中国筝的一大流派。本文着重探讨潮州古筝的特色以及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高校《音乐基础理论》课教学中,中国民族调式的学习很容易出现问题。 首先“调式”(Mode)这个概念在西洋音乐中和“音阶”(Scale)同义,从字面上看,音阶是音的阶梯,而调式则是调子的样式,都是说明某种音高的排列关系。但调式也可以说是指某些特定的音阶,是指有特定组织性的音阶。音阶是由若干音(乐音)按一定音程顺序(向上或向下)排列而成。 由于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往往各有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反映在音调上,也反映在调式结构上。因此,我国的民族音乐调式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不必强求从全国民歌中找出某些共同调式。在我们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五声音阶。它是由连续五度相生的五个音宫、征、商、羽、角构成,这五个  相似文献   

14.
道家音诵是一种具有悠久渊源的声控技术。它依调式而唱,具有固定旋律,虽然不同于仙歌道曲,但已经具备了音乐的基本功能。将"吟诵"与"音诵"稍作比较,可以发现它们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一方面,吟诵与音诵都依字行腔和运气发声;另一方面,吟诵讲究文读语音,更符合语言原貌,而音诵则讲究黄钟律吕之声律。作为道门的独特技艺,音诵具有陶冶性情、感通大道的神圣属性。在实施过程中,音诵主体配合禹步、存想等方式来进行心性修养,感应客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道家看来,音诵既可以带来直接的感官愉悦,又可以使人精神专注,导引内气运行,有助于治病养生。遵循推陈出新的自然完善法,积极而审慎地开发和运用道家音诵资源,对于当今以及未来人们的健康生活来说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音乐会"是冀中乡村的民间音乐组织,从"音乐会"本体的角度对北高洛"音乐会"的自然环境、行政区划以及经济文化系统,历史源流与文化背景,乐队编制、结构、乐器、演奏形式、乐谱、曲目、调高、调式以及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等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兰陵王高肃字长恭(公元543—573),是北齐后期最著名的将领。公元564年,北齐被北周军围困在洛阳。高肃率500骑兵冲入敌阵,直抵城下,终获全胜。将士和民众,为歌颂兰陵王的功绩和表达对兰陵王的敬慕之情,集体创作了宏厚雄壮悠美动听的《兰陵王入阵曲》。演奏时使用的乐器有鼓、羯鼓、琵琶、龙笛、笙、筝等。舞蹈者戴凶恶威严的面具。身穿刺绣红袍,腰系透雕金带,手中执鞭,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17.
海南八音器乐是海南传统器乐的主要品种和典型代表,因采用弦、琴、笛、管、箫、锣、鼓、钹为代表的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海南八音器乐萌芽于汉魏,肇兴于唐宋,形成于明清以后。明代汪浩然父子为海南八音名家。海南八音器乐基本调式都在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之内,大多数是七声音阶构成;节奏上,很少使用舒展的长节奏;曲式结构主要有套曲、中型乐曲和小乐曲三种;在旋法构成方面,基调是"无半音、五声性的三音组合"为主,但清角和变宫两个偏音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8.
在中日语言表达中,美化、粉饰、回避、暗示、文明等婉曲话语非常多见,是普遍的表达现象.婉曲话语主要是为了避免引起听话人的反感、不满和不快,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际或实现交际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婉曲话语不仅出现在语言表达中,有时也出现在借助体态表达的非语言手段中.但语言和非语言婉曲表达很多时候是为了追求它的"真"实性,也就是说,说话人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话语对象、不同的话语内容而选择婉曲话语,这些婉曲话语有时是真实的,有时是不完全真实的.同时,婉曲话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是,我们都可以从婉曲话语求"真"来探讨中日两国婉曲话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潮汕侨批是侨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文化的沁润奠定了潮汕侨批产生的基础,衍生了潮汕侨批民间法规则,也为侨批纠纷的调处提供了保障。家族文化中的商业诚信理念和规则为纠纷预防提供了特有的文化资源;自力救济、侨批行业公会调解、公堂调解、盟神查案、适用无过错赔偿原则等调处纠纷的方式,在当下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坚持德法共治,弘扬侨批文化,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化解纠纷的功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是赵季平以自己创作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电视剧音乐为基础和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描写了清朝末年山西商人乔致庸一生的情感与经商经历,由“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六个乐章组成。《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素材植根于我国民族、民间的沃土,采用了传统作曲技法与现代作曲理念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在调式上主要运用了民族微调式,同时也有宫调式、角调式等民族调式以及西洋调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