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晓律 《领导文萃》2011,(22):110-114
美国战略考虑的中心是什么?根据近年来的一系列动态信息,笔者认为,美军正在加速实现的“新三化”是其中心。“新三化”即军事武器的空天化、高速化和无人化,美军以此寻求在军事上对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绝对优势,压制任何可能出现的竞争对手。保证美国的霸主地位不受挑战。中国和俄罗斯显然是美国试图压制的主要对手。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都把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当作潜在对手。“最近若干年以来,几乎每一个评论员都认为,中国将来最可能取得‘平等挑战者’的地位,成为美国的对手。”民意测验显示,有半数美国公众相信,在今后一百年,中国将是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最大挑战者。与之相比较,认为日本是最大威胁的占8%,认为俄罗斯或欧洲是最大威胁的各占6%。一些观察家把极权主义中国的兴起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德意志帝国。 然而,我们对这些议论应该持怀疑态度,不能仅仅从一些人的夸夸其谈、临时军事计  相似文献   

3.
1993年11月,美国在西雅图会议上提出了“新太平洋构想”,它标志着美国对亚洲市场开拓的步伐在加快;欧盟也曾通过“走向亚洲的新战略”文件;近年来日本推行亚洲战略更主动积极;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上向亚洲靠拢的迹象也日趋明显。此外1996年3月在泰国又召开了亚欧会议。这些都表明,亚洲已逐渐成为当代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引力中心。  相似文献   

4.
<正> 从1951年美国CBS公司设计企业识别系统开始,特别是1956年IBM公司将其发展完善为CI体系取得空前成功后,CI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管理手段被美国企业广泛认同,并造就了可口可乐、Mobil、万宝路等名牌企业。而后,60年代风行欧洲;70年代传入并风靡日本;80年代开始风行于亚洲“四小龙”;9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大陆并迅速成为热潮,先后造就了太阳神、亚细亚、今日、雅戈尔等中国名星企业。 迎接CS浪潮的来到. CI在中国企业只掀起2—3年的热潮,就冷了下来。人们不禁要问:CI热为什么冷得这么快呢?实际上,进入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后,在美、日、欧、“四小龙”  相似文献   

5.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4,(21):34-36
<正>美国要保护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就要更多地关注亚洲,这完全可以理解。但美国所宣布的"重返亚洲"显然并不是这样简单。真正的挑战来自美国自身的衰落从战略上说,这次"重返亚洲"很显然是针对中国的。当然,这也不是冷战之后美国要"重返亚洲"的第一次。在小布什任总统期间,美国外交在新保守主义的主导下,也曾经赤裸裸地把中国作为"敌人",试图通过亚洲"小北约"来围堵中国的崛起。不过,那次"重  相似文献   

6.
德国执政党正在改变“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政策”。该党2007年10月23日通过的一项新的亚洲战略决议中称,“德国和欧洲在能源、非洲和外贸等领域正面临中国的竞争”,还说中国“给大西洋两岸的民主体制带来挑战”,建议“德国增强与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民主国家的关系”。德国总理默克尔10月29日抵达印度访问更被视为新政策实施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7.
1994年是后冷战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其主要标志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几乎覆盖西欧和北美两大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联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同时正式生效。而在当今世界舞台上,预示着后冷战时期世界格局走向的又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在世界格局中地位的迅速上升及美国亚洲新战略的加速推进。目前,一个经多年酝酿已准备就绪的美国亚洲新政策或新战略已正式出台,这就是加快建设新太平洋共同体,实现“NAFTA太平洋协定化”战略。本文旨在就克林顿亚太政策的这一重要动向及其战略构想作些分析与探讨,为中国制定自己的亚洲战略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宋玮  贾周 《领导文萃》2009,(11):55-59
兰德公司是美国最大、最重要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被誉为世界智囊的开创者,与美国军方的关系密切,有“超级军事学院”之称。它正式成立于1948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圣莫尼卡。  相似文献   

9.
畅征 《领导科学》2005,(8):48-49
新世纪以来,美国政要在不断地谈论战略东移,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行动.所谓"战略东移",就是将其战略重点逐渐由欧洲转向亚洲.美国为什么要实行战略东移?其背景与目的又是什么?它能如愿以偿吗?这几个问题都是与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不可不认真地加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调整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将战略重心由欧洲转移到亚洲。新的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出现了新的特征:大亚太视野的出现、战略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原则上把握三个平衡以及外交、经济、安全手段相互配合。这一些列的战略调整将会对东亚的安全局势形成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全球经济前景混沌不明,企业该如何应对?美国《财富》杂志曾集合全球300位大企业总裁,商讨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前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善用人才的秘诀是什么?日产汽车为何能转亏为盈?施乐又何以能走出破产阴影?一般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增长率不超过2%,欧洲也将陷入结构性调整,欧元实施所带来的繁荣会告一段落,亚洲经济也不可能好转太多。当世界把期待眼光投向中国大陆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樊纲说,“不要期待中国太深,中国国民生产毛额只占世界的2%。”  相似文献   

12.
<正>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依靠强大的内需拉动、有力的金融监管成为亚洲经济的“中流砥柱”。今天,在美国经济濒临衰退、日本经济一蹶不振的情势下,中国经济能否在全球经济动荡中逆风飞扬? 世界经济寒流“登陆”中国。去年下半年开始,牛气逼人的美国经济急转直下,增长率一  相似文献   

13.
美国有家大百货公司,在公司的购物大厅里有一个咨询服务台,它的主要职责是:如果你在该公司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它会引你到另一家有这种商品的商店,也就是说,把你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该公司这一反常规的做法,不但获取了“上帝”的普遍好感,而且也赢得了对手的信任与尊重。美国公司这一大胆举措值得称道。反观我们身边的许多企业、商家,他们并无商业秘密可言,却缺乏这种胸怀和胆略,采取种种手段排挤对手、贬低对手。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走上街头,常见一些企业、商家在广告中总是把自己的产品说得天花乱坠,什么“销量第一”、“质量…  相似文献   

14.
布什,把世界变得更像美国? 1821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在美国独立日的演说中自豪地说:“美国希望所有人的自由与独立,但是,美国不应该超出国界,到国外去寻找恶魔并摧毁之。”那时候美国奉行着华盛顿和杰弗逊的律命,孤立于欧洲事务之外,外面的世界任它怎样乱就怎样乱吧,反正美国不参与其中。然而,斗转星移,“9·11”之后的美国,似乎正在满世界搜寻违反美国价值观的恶魔并摧毁之。先是支持反对派横扫了阿富  相似文献   

15.
世界体系、中美关系和中国的战略考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已经走过了从“倒退”到“稳定”,再从“稳定“到“倒退”的循坏。这就是所谓的“中美关系坏不到哪里去,也好不到哪里去”主流说法的来源。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每次“倒退”都是美国方面采取新的进攻性政策动议或政策的结果。“稳定”并不是说两国之间找到了更多的共同利益,而只是把冲突暂时压制或者往后拖。中国应当怎么办?等待主义不是上策。冷战结束已十多年,现在也应当是严肃反思中美关系、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角色的时候了。中国要进行战略调整,就不能象从前那样光对美国的中国政策作被动…  相似文献   

16.
云家洛 《决策探索》2009,(23):92-92
墨西哥究竟属于“北美国家”还是“中美国家”,这个问题,看似无聊,却关乎很多墨西哥人的民族尊严。这问题之无意义,大概相约于“俄罗斯是欧洲还是亚洲国家”,“土耳其是否欧洲国家”,“新疆地区应划为中亚还是东亚”,世界并非黑白分明,要划线归类不一定有明确界线,这些问题本来连学术界都不需讨论。  相似文献   

17.
跨大西洋的距离远比我们想象的远 “西方”是相对于“东方”的概念。许多西欧人以自身的欧洲为中心,把欧洲之外的地方叫做“东方”。而在我们看来,“西方”长期以来又是个帝国主义的文化(哲学)、政治和战略概念。“西方”是个经常被使用,甚至是滥用的,而且歧义迭出、模糊不清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关林  闻勇 《领导文萃》2014,(15):46-49
正战略对手应时而变美国鹰派一直在寻找各类"敌人"。冷战结束的头十年,前总统老布什和克林顿相继公布三份军事战略,反映出美国继续扩大其全球霸权、积极寻找假想敌的意图。其中,克林顿于1997年5月公布的《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提出,2015年前后,有可能出现"一个地区性大国或全球性竞争对手",并对美国构成威胁。"9·11"遇袭之后,美国把反恐作为首要目标,借机发动阿富  相似文献   

19.
《经理人》2004,(5):4-4
数十年来,世界上的超级品牌不是来自美国就是来自欧洲,如今,品牌却以风潮之势横贯亚洲,无论是生产一线的工厂,还是在高层决策的研讨会上,“品牌”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在各种场合被提及。然而我认为,亚洲企业在成就大量优秀品牌的同时,也面临着超级品牌的稀缺。  相似文献   

20.
王璐 《管理科学文摘》2009,(14):102-102
华为是中国民族通信产业的杰出代表,是全球通信业具有领导地位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它的国际化进程更是震惊了全国。作为连续8年在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利税第一的华为俨然成了民族的明星企业。华为的成功有诸多因素,许多“秘诀”。而其中的关键还是它的核心技术战略。华为是一个由“营销团队+研发中心”构成的高科技公司,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前沿的IT与通信技术研发与销售。因此,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是确保华为公司成功的最关键的两个系统。而华为确信,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来自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