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党的指导思想是有层次性的。从历史定位的角度看,从准确表述党的指导思想的角度考虑,从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队段着眼,应提出并确立“邓小平江泽民理论思想”这一范畴,并以之作为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和党在新世纪、在社会主义历史新阶段的指导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邓小平江泽民理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和丰富升华;而作为研究对象(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党史研究和其他学术研究),邓小平理论范畴可以继续使用,并可以使用江泽民思想范畴。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已经写入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和党章 ,这就必然产生一个历史定位的问题。文章认为 ,江泽民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表述的角度 ,可以提出“邓小平江泽民理论”范畴对其进行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3.
党的指导思想是有层次性的。从历史定位的角度看,从准确表述党的指导思想的角度考虑,从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队段着眼,应提出并确立"邓小平江泽民理论思想"这一范畴,并以之作为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和党在新世纪、在社会主义历史新阶段的指导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邓小平江泽民理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和丰富升华;而作为研究对象(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党史研究和其他学术研究),邓小平理论范畴可以继续使用,并可以使用江泽民思想范畴。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对新闻工作做出了很多重要论述,其新闻思想捍卫并坚持了毛泽东和邓小平新闻思想的精华,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学术界在江泽民新闻思想的研究中逐步揭示了其基本内容,并从多角度展开探析,取得丰硕成果。继续加强江泽民新闻思想的实践研究和比较研究是今后应该着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江泽民的科教兴国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察江泽民科教兴国思想的历史渊源及确立过程的基础上,概括了江泽民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内涵,即根本目标、核心思想、关键问题、重点突破、基础工程和保障体系等。揭示了江泽民科教兴国思想的时代意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理论,是着眼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认识路线。  相似文献   

6.
艾伦·梅克森斯·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其总体思想的主体部分。国内学术界从阶级观、国家观、民主观、资本主义观、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路径、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及理论性质等方面对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国外学术界则从资本主义起源与文化、资本主义与民主关系、资本帝国主义、西方政治思想史几个方面对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纵观研究现状,对伍德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转变:从单一文本研究逐渐转向专题性研究;从抽象孤立的研究逐渐转向历史发生学的研究;从学理性的分析转向当代价值的彰显。虽然有这些转变,但在研究中仍然存在孤立文本研究、理论视域狭窄、总体性把握不强等问题。因此,对伍德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伍德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脉络,厘清伍德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提出的问题,彰显其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和未来高度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建党治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本文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特别是对我党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对国际国内形势、党员的历史使命和党的建设实际的认识和把握,从历史和未来角度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沃尔特·本雅明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本雅明在其著作中分析探讨了许多个概念,如语言、神话、灵韵、拯救、革命、解构、建构等等,历史是其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把握本雅明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于理解本雅明的整个批判思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从本雅明对历史连续性、线性时间观以及历史进步观的批判中,可以揭示本雅明的历史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执政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江泽民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产物和智慧结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特色政治实践的重要成果。它对于深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认识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文章从江泽民执政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基本特点、现实意义等四个方面就当前学界的重要研究观点进行了认真归纳和细致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学术理论界对该课题仍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从时代背景、历史任务、具体内容、社会作用等方面看,两者又是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邓小平理论不能完全融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而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理论思想却在这些方面是先后相继、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一以贯之的,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可以水乳交融地融入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之中,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共同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历史定位的角度看,从准确表述党的指导思想的角度考虑,从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阶段着眼,应提出并确立"邓小平江泽民理论"这一范畴,并以之作为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和党在新世纪、在社会主义历史新阶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有着清晰的时代特征。以墨子思想研究为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有不同的理解。学人对墨子思想各具特识的诠释,为我们勾勒出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发展轨迹。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路径的历史考察表明,从思想产生的社会环境来研究思想家的思想,应该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人类思想史从纵与横两方面看,都可以说充满着丰富的交换思想。从纵的方面看,巫术、神学、经济学是先后三大显学,三者中都包含着全面的交换思想。从横的方面看,中外思想、宗教教义、哲学的属性皆内含着深刻的交换思想。中国《周易》的基本观点即其名:周是周全、普遍,易是变易、交易,周易即是普遍的交换。作为西方哲学中的重要内容的世界本原之"数本原论"、社会秩序之"契约论"、数学方法之"数理逻辑",其内在逻辑都是交换思想,只有交换哲学观才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对它们作出一致性解释。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作为解说天地、规范人伦的思想体系,都强调末日审判、善恶报应等,是交换观意义上的说教。哲学论域中的"精神与物质"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交换关系中的对立统一,属物质(或存在)的交换与精神(或思维)的选择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人类社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经济的发展却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传统的国家技术指导思想导致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十分普遍 ,它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忽略了社会效益。经济的发展以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传统的技术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 ,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共和国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领导思想和崇高的革命风范。其领导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包括有领导本质理论、领导体制理论、领导用人理论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领导思想和治国方略的最高成就。其在领导实践中形成的恢宏的气度,顽强的意志,与时俱进的品格,天下为公的境界,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社化运动作为特定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种历史性创造 ,它的发生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原因 ,但“左”倾社会思潮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尤其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思潮、赶超思潮、中国历史上习惯性的阶级斗争思潮、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唯心思潮和传统的盲目服从思潮在 195 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它对人民公社的兴起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子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在世界美学史上有华彩独放的地位。其中他的美学思想中的辨证美更显独到。本文分别从美与善、美与真、虚与实、柔与刚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老子的"美与善"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与孔子不同;老子不仅看到"美与真"差异和统一,更看到二者的转化,这正是老子深刻所在;"虚与实"、"柔与刚"也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老子辨证的美学思想,这种具有辨证的美学精神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开源拓流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推动了包括历史教学在内的近代教育观念、体制的革新与重构,成为"五四"时期以降实用主义教育运动勃兴的源头活水。从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依然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对于教学主体而言,要提高史学工作者古为今用的认识,落实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思想;对教学客体而言,要培养学生透视现实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树立平民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革新者,惠特曼不仅开创了自由诗歌体,而且在其个人民主思想的引领下,创作了《草叶集》诗集。其个人的诗学思想与民主思想对后来文学家与诗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惠特曼的诗学思想与民主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伦理思想等研究颇多,对孔子的美育思想却很少涉及。而孔子的美育思想在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既有对"成于乐,游于艺"的艺术美感化的重视,又有对"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自然美陶冶的倡导,更有对"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社会教化美的强调,系统探讨了孔子的美育思想,并深刻揭示了其社会道德教化思想对加强我们中华民族的社会道德建设和塑造民族性格的真切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本性思想"与"非文本性思想"组概念的提出缘于鲁迅关于传统文化的一段论述。两者之间不存在对等关系,不能混同。鲁迅的思想革命以非文本性思想为革命的中心对象,因此鲁迅思想批判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鲁迅的思想批判几乎涵盖了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宗教等各个方面,其思想批判的对象和范围常常越出了单纯"思想"的范畴,也因此,"反封建"这个定语无法限定鲁迅思想革命的性质和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