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应以真情感人,以文采取胜。只有在实情实感、写作文采、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才能使新闻作品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文采是汉文学中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之所在。文采到底为何物 ?刘勰提出过“饰容”说与“熔裁”说 ,“熔裁”说确为的论 ,但“饰容”说就不那么恰当了。刘熙载的评论中 ,将“文”与“文采”合二为一 ,这也是概念的混淆。“文质相称”中的“文”与“质”是一个对偶范畴 ,但“文”不等于“文采” ,那种“讲究文采曰文 ,不讲究文彩曰质 ;内容高于形式 ;故‘质’胜于‘文’”的认识是错误的。文章之美实来自于“思想 +灵感 +文采” ,文采是居于文、质关系之上的。文采与意境关系密切 ,二者互为表里 ,互为揽系  相似文献   

3.
对于文学批评实践 ,除了起码的审美态度外 ,还需要有合适的批评视角。这之所以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乃是由于这不仅常常为普通读者所忽略 ,更为一些对文学文本缺乏起码的尊重的所谓“职业读者” ,以“专家”的招牌所排斥。其结果已经导致了对文学事业的伤害。本文试图就此作出讨论 ,以增强文学批评的言说力度。  相似文献   

4.
历史真实与叙事史书文采之间的矛盾,是涉及史书撰写的一大问题。如果史学中人能自觉地去优选“正史”、野史笔记和诗词曲赋三大文献类型中那些“真实”与“文采”融为一体的材料,将它们在史书中用活用好,将会极大地改善和增进史书文采。这对于实现史学社会功能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六朝诗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儒家的进取精神和道家的超越情怀,又受到玄学和佛教的影响,其内在精神是时代风尚和士人精神面貌的一个折射.六朝诗学中那些积极的、有价值的文化精神在很多方面都对唐诗以深刻地启示和影响,对于当今社会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雨  白寅 《学术界》2006,(3):73-77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强调在对文本的接受过程中,略过读者和作品—作家之间时空因素、文本因素等等物质隔阂,直接透过语言层面寻求一种心理共鸣的直觉感悟。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滋味说”、“妙悟说”以及“微言大义说”等都是这种思维机制的典型产物。而所谓体悟型思维,主要表现为一种对作品的接受模式,它是文学批评活动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中期的佛教造像流行一种"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这种造像特征来源于南朝画家陆探微的绘画风格,它表现的是当时玄学清谈家所崇尚的道骨神韵.这个时期正是南北朝佛教与玄学合流的重要时期,在理论方面,佛学的玄学化表现为"六家七宗"的形成,在佛教造像方面,玄学化的影响以"秀骨清像"佛像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隐"和"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种审美形态。在外在形式上,"隐"是单纯质朴的,而"显"是鲜明华丽的;在内在意蕴上,"隐"是蕴含丰富深厚的,而"显"是意义单纯明确的。阮籍和陶渊明的作品表现出"隐"的特征,刘勰和钟嵘则在理论上对"隐"的内涵有所揭示,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理想并不是"隐",而是显性的"风骨"、"风力"。刘勰所说"隐秀"的主要意义相当于"隐显"。很多学者把"隐秀"理解成同一审美对象或同一作品的内在意蕴和外在表现,这是一种误解。"隐"和"秀"指的是同一层面的两个对象或两种形态,而不是是同一个对象的内外两个层面。也就是说,"隐"和"秀",指的是两个审美对象或两种作品的不同形态或特征。  相似文献   

9.
辛刚国 《江汉论坛》2004,(12):97-99
贵游是六朝时期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天子侯王及其言语侍臣所举行的饮酒、出游、赋诗等集会活动。过去的研究者常将贵游活动视为六朝贵族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但事实上这一活动不仅为文学的发展繁荣提供了良好空间,而且还直接促生了一批反映六朝文人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的作品,强化了六朝侧重语言形式批评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可补六朝秀句创作与批评之史缺,从<世说新语>还可见出六朝秀句标准的变迁是由志而情、由学而文、由理语到景语、由佳句到美句的交互而错综的过程.六朝秀句创作与批评兴起的原因,从<世说新语>来看,一在人物品评对秀出人才的欣赏,二在清谈的审美倾向,三在晋人对山水美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
书帖是古代尺牍当中的重要品种,过去对书帖的赏鉴比较集中于书法,作为文辞与书法的统一体而言,书帖有着远远超乎书法之外的文学审美特性.书帖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其艺术成就的取得,在六朝之际有一个不曾被研究者注意的重要原因,这就是玄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为:崇尚简约所体现的以少总多的玄学精神;"尺牍书疏,千里面目"所传递的玄逸魅力与主体性风范;玄学方法论言意之辨在帖学中的展示与诗性精神的融会.  相似文献   

12.
Lnn 《家庭科技》2013,(1):38-39
萝卜在民间享有“小人参”的美誉。它水分充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萝卜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在中医看来,萝卜性平,味辛、甘,入脾、胃经,具有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等功效。所以,受到李时珍的极力推崇,主张每餐必食。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99-104
"滋味"说成因是钟嵘《诗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成果非常显著,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研究者普遍从陆机《文赋》中的"遗味"直接过渡到刘勰和钟嵘的"味"论,而忽略了佛典中的相关材料。早在西晋竺法护所翻译的《大哀经》中就有直接以"滋味"喻文的先例;后秦鸠摩罗什所译《大智度论》中亦以"义味"论文;东晋僧肇《百论序》中用以论文的"风味"更是内涵丰富。这些"味"论不仅在思想上与后来钟嵘的"滋味"论非常相似,而且在渊源上也与佛经中很多种与语言相关的"味"论有关。因此,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论与佛教中的这些"味"论有着深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学范畴,"隐"至少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含蓄,二是深沉厚重。不仅是对文章"言外之意"或"言内之意"的追寻,更是对文章"源奥"、"根盛"、"深文"等深远境界的审美体验。如果说"隐"是委婉隐曲、丰富多变、含蓄深沉的话,那么"秀"则是卓绝独拔,状溢目前,是文之英华。而"隐秀"是"隐"和"秀"、"情"和"辞"的最巧妙的结合,是符合为文之道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是"隐"之美和"秀"之美巧妙融合的中和之美。  相似文献   

15.
钟嵘《诗品》以"滋味"论诗,使中国诗学有了新的审美范畴。审视钟嵘《诗品》品评的五言诗及其反映的生活,会发现"滋味"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充满审美张力的审美范型。"怨"与"清",既是五言诗内容的客观存在,又是五言诗的独特"滋味",也是钟嵘评诗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范型。"怨"与"清"是魏晋时代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反映,"怨"是诗歌创作的外在感召,"清"是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水"意象往往是内心之"怨"的象征,是对"清"境界的审美追求,并成为魏晋诗人纾解时代"哀怨"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虚实"范畴源自老庄论"有无",在魏晋六朝时期,经玄学之争实现了由哲学、美学领域向文学和艺术领域的重大转化,并在玄学思潮、言意之争、人物品评和文学创作等共同构筑的场域中,内涵日益丰富起来。文学批评史中的"虚实"范畴不单来自哲学和思想史,而且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魏晋六朝时期的文学实践为"虚实"含义的演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论及"虚实"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发展面貌后,以刘勰"隐秀"说与当时"永明"诗风为个案,透视"虚实"发展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有一对小夫妻,刚结婚时,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爱做家务,特别不爱洗碗,总是推三阻四设法逃脱。后来,她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天出一道脑筋急转弯,谁做不出来就去洗碗。他输多赢少,愿赌服输,只好乖乖地去洗碗。她总是给他出些刁钻的题目。比如:妈妈和妻子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学理科的他老实地回答,当然是救妈妈了,妈妈只有一个。她掩着嘴笑,告诉他答案是:以后别再给我出这么弱智的问题了。他挠了挠头,奇怪地问:这也算答案啊?日子过着过着,他似乎也开了窍。从不习惯带家里钥匙的他,每天下班回来,总是叫她开门。他敲门的时候,她总会问谁啊,确定是他之后再开门。以前每每问是谁,他都老老实实地答是我。现在  相似文献   

18.
论语学是中国古代学术史特别是经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论语学发展史,六朝是论语学的成型和成熟时期。完成于该时期的何晏的《论语集解》、王弼的《论语释疑》、郭象的《论语体略》和皇侃的《论语义疏》等,形成了论语学研究史的第一个高峰。六朝论语学不仅在诠释手法上,而且在思想方法上,都呈现出有别于两汉学者的新创。具体表现为:阐释方法的新变;《论语》被放大;孔子被拔高;论语学真正进入学术层面。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在妇教衰败、儒学不振的社会背景下,受民间私学之教和当朝清谈风气影响,世族女性纷纷任情而动,率性而行,展现出这一时期女性的独特风采.这种渴望自由、寻求真我的精神不仅是中国女性追求自由、反抗压迫的急先锋,在当代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