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相关理论成果和中国、美国、英国企业简介的真实语料,从翻译共性、词频、词汇搭配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考察,并与BEC语料库和PUBC语料库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认为中外企业简介在词频、词语搭配、词的用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翻译企业简介时,应充分利用语料库,客观分析中外企业简介的共性、差异性和特殊表达模式,以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中美企业简介为研究对象,运用西方修辞学人格诉诸理论,对比分析了中美企业简介诉诸人格建构企业可信度的修辞过程。研究发现,中美企业简介修辞主体在诉诸企业名誉、愿景、权威、理性、同质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企业简介强调企业性质、企业所获得的奖项及荣誉、产品安全,凸显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形式;美国企业简介强调企业经营范围或企业目标,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采用具体的事实陈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形式。中国企业简介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对原文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尽量使用客观具体的事实描述,采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等,以顺应译语受众的思维习惯,与受众的思维语言方式建立同一。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简介英译文本对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接受理论视角对企业简介英译文本加以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简介英译过程中,要确立读者的中心地位;关注西方客商的期待视野,促进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和本族语者口笔语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探究我国英语学习者认知立场副词的使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与本族语者相似,中国英语学习者无论在口语或书面语中都更倾向于使用确定立场副词。同时中国英语学习者显现出区别于本族语者的中介语特征,如语域特征不清晰,口语和笔语中最高频的3个立场副词为really,never,actually;口语中过度依赖高频词maybe,将其作为一种交际补偿策略,并不具有表述判断评价的意义;同时书面语和口语中句法单一,立场副词主要位于句首。  相似文献   

5.
基于英美大学生作文语料库(LOCNESS)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例证词"for example"的特点,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无论在使用频数还是在用法上都具有明显区别于本族语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自建的中国译者英译本语料库和英语原创小说语料库为类比研究对象,借助WordSmith Tools 4.0等语料库检索分析工具,分别从词汇和句法层面考察中国译者英译本的翻译共性特征。虽然结果多不符合以往研究所得出的“简化”量化模式,但皆呈现“显化”、“范化”以及“源语渗透效应”等其他共性特点,也体现中国译者灵活驾驭词汇的能力、以及接近汉语源语的语言操作习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WECCL)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探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复合介词as to和as for的使用特征尤其是其后的搭配情况,指出和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差异,并比较了其使用的语域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学习者对as to和as for的使用总体上存在超用现象,具体的搭配型式存在误用、少用和超用现象;使用范围狭窄单一,重复较多;没有明确的语体特征。本研究对了解中国学习者中介语搭配特征和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收录了多模态信息的口语语料库作为研究对象,对成熟的日语口语语料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对话中“笑声”的出现方式及特征进行实例分析,结合属性信息、对话特征信息、语调变化、沉默等数据,对口语语料库中多种信息的相互关联及活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过程中,对口语语料库中多模态信息的科研价值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以通信工程类学术论文的引言为切入点,参照"建立学术研究空间"模型,通过学习者学术论文引言语料库(CUPT)与专家学术论文引言语料库(Telecom)开展短语学层面的对比分析,探究中国学生学者在学术论文引言中语言的使用特征与不足。研究表明,学习者学术论文引言语料库与专家学术论文引言语料库在三个语步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在第一语步层面,参照语料库表现出更加侧重学科术语;在第二语步上,参照引言语料库综合运用否定性词语与转折连词,如however;在第三语步上,虽然两个语料库均使用paper和section的相关短语序列,但是参照语料库的相关短语序列有着更高的多样性和频率。这说明,中国学生学者对于语步理论在学术论文中的体现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通过纵向比较自建语料库 WECNEM(2009-2012)、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1996-2002)和中国口笔语语料库中的笔语库 WECCL(-2005),以及横向对比上述三个中介语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写作语料库 NESSIE(-2012),并对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词汇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词汇运用确实存在稳定化的趋势,这也是石化的前兆。但目前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应用相关数据比十年前有明显提高,与 WECCL的英语专业学生相当;三个中介语语料库在词汇丰富度、平均词长和句长上具有共性,均低于本族语库;常用词分布模型表明,第1000至3000词的使用是大学生二语习得中的一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中英文招聘广告体裁的语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行业招聘广告为例,采用语料库工具,对比分析中英文招聘广告的语步结构及语言实现形式。研究发现:中英文招聘广告的语步结构有相同之处,但中文招聘广告语步相对完整,英文招聘广告语步相对较少;英文招聘广告既注重对应聘者素质的要求,也注重描述人才培养机制,而中文招聘广告注重描述对应聘者的要求;中英文招聘广告的号召性语步均使用第一、二人称代词,尤以第二人称代词为主,旨在减少与应聘者之间的距离感,实现号召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专门用途英语学派的体裁分析理论,构建了商务体裁研究理论框架,对30篇中美快消品行业企业简介进行了体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快消品行业企业简介语步结构基本一致,但二者在语步和步骤的选择频率、介绍性语步和劝说性语步的实现形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语料库统计分析法,从语体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内外期刊科技论文英文摘要进行语体特征的数据收集及对比分析,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摘要长度、字系结构、时态、语态等句法上与英语母语学习者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使用简短句子,时态上一般过去时使用比例明显低于英语母语学习者,将来时和其他复合时态也偶有使用,同时,受直译和传统观点的影响,使用被动语态的比例明显偏高。提出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要在内容上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将科技论文的内容交待清楚,时态上多使用一般现在时,语态上常使用主动语态。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自建语料库,从逻辑语义和词频两方面比较了外国期刊和中国期刊上已经发表的石油语篇,发现尽管在各逻辑语义上使用连词的频率相似,但在选词上有细微差别,体现出中外学者在选词和语篇构成方面的大不同。  相似文献   

15.
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借助于自建的语料库,运用Wordsmith6.0语料库分析软件从书写层面、第一、三人称及情态动词的应用及分布情况、被动语态、名词化结构等方面对国内外各50篇水利期刊上的英文摘要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了中外研究者在论文摘要写作上的异同,也为国内研究者英文摘要的撰写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运用词义分类理论和词义与文化关系理论分析德汉词义的非对应性关系,以一些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词汇如称谓词和色彩词为例进行重点分析,有利于语言学习者真正掌握词义,避免语用错误,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比较了北京、武汉、长沙三地消费者在零售企业品牌偏好、品牌选择、品牌忠诚及对中外零售企业品牌差异的认识等方面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三地消费者在人口统计特征、品牌偏好度、品牌选择等方面有较大差异,而在品牌忠诚度、自有品牌购买意愿等方面差异不大。中外零售企业的差异主要在服务,消费者选择购物场所时注重的是商品、服务和环境,消费者并不总是偏爱国外零售企业,忠诚度偏低。这对于国内外零售企业开展针对中国城市消费者的品牌营销活动特别是品牌的跨区域拓展有直接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双元结构这一理论假设的指导下,探索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在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体现,并通过实验,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母语和外语的相互参与强度。结果表明:汉语在大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不但有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影响英语语言水平对其施加间接影响;学生利用母语的语言和思维更好地通达外语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建语料库,以五语轮体裁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60篇选自国内外水产类权威期刊的论文英文摘要,进行语篇模式、语轮特征和语言特征相结合的对比分析,阐明该学科国际主流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语篇特点和语言特色,揭示中外英文摘要行文差异,为国内作者提供写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三资”企业大面积亏损成为我方利用外资工作中一个突出问题。调查分析表明,相当多的“三资”企业中的外商运用“转移定价”于段将企业利润转移至境外,致使企业境内亏损,外商境外盈利,即企业“虚亏实盈”,严重侵害了我方正当权益。建议借鉴国际经验,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