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北京官话区朝峰片的主要特征和分区分片标准,朝峰方言片的范围应作适当调整,大致为以下4种情况:(1)对原地图集中划归少数民族语言地区的三个旗县汉语方言的认可。(2)对原地图集归东北官话区的五个行政旗县汉语方言归属重新认定。(3)个别方言片点归属的调整。(4)确认八里罕方言岛。  相似文献   

2.
鄂渝陕交界地区是一片方言混杂地带,存在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黄孝片(黄孝方言)。通过梳理归纳前人研究中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区别性音韵特征,测算出鄂渝陕交界地区91个点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和黄孝方言的特征接近率,可以明确该地区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核心分布区,以及由这三类官话方言互相接触形成的四片混杂分布区。核心分布区圈出了三大类主体型方言:西南部地区的西南官话川黔片,旬阳县西部(以及安康市区)的中原官话关中片,白河县、旬阳县南部呈东西纵列分布的黄孝方言。四片混杂分布区分别为:东部地区的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南鲁片的混杂区,渝北和陕南邻接地带的西南官话川黔片和黄孝方言的混杂区,以及以白河、旬阳南部东西纵列分布带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的两片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混杂分布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明代人口重建地区方言的知照系声母的比较,可以发现明代南系官话庄组两分。这个格局影响了现代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方言的形成,现代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可能同源。  相似文献   

4.
保唐片方言被《中国语言地图集》归于冀鲁官话,但它古清入字今散归四声的特点其实与北京(东北)官话一致,而与冀鲁官话的石济片和沧惠片扞格不入。从现状看,保唐片方言与北京官话在许多语音特征上相同或相似;从历史看,它们都是燕云十六州割让于辽后在古幽燕方言基础上疏离中原地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将保唐片方言归于北京官话,并将北京官话分为北京片、东北片、保唐片三大片。  相似文献   

5.
试论近代南方官话的形成及其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汉语史上有没有通行全国的官话?如果说有,是北方官话还是南方官话?是以什么方言为基础、以什么话为标准?这是近代汉语史的核心问题,迄未廓清,又甚少讨论。本文依据一些新材料提出如下观点:有明一代至清末的汉语官话分南北两支,南方官话以江淮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南京官话为标准,且长期处于主导地位,通行全国;而认识南方官话如何形成及其在汉语史上的地位,是准确认识近代汉语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辽宁境内共有三种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和北京官话。将从词法、词类、句法和范畴四个角度对辽宁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梳理。但目前辽宁方言语法研究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值得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湖南城步长安营官话是由军事移民产生的位于老湘语区的西南官话方言岛。其语音特征主要表现为全浊声母清化之后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入声消失后基本派入阳平,四声框架稳定。长安营官话常用词汇多与北方官话相同,但是也渗透进了湘语的若干重要特色词。长安营官话受到了湘语的影响,与周边西南官话存在一些区别,体现出了一定的混合性。  相似文献   

8.
语言接触包涵方言接触.现代东北官话中有几类特殊的语音特征与冀鲁、胶辽官话一致而与普通话有别.同时,现代东北官话有部分异读字音,也存在于冀鲁、胶辽官话方言中.这不是偶然的一致:一方面是近代语言发展史上方言接触的结果;另一方面应属于历史源流链条上言语底层之表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或可以管窥东北官话同冀鲁官话、胶辽官话关系之一斑,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二者对东北官话历史的影响,其直接表象当为人们熟知的近代“闯关东”,但又不尽然.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位于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的交界地带,也是历史上关外移民进入东北地区的门户.通过考察辽西地区方言的几个语音特点,并结合历时语音材料,我们认为辽西地区方言以明末清初为界,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且在形成之初就主要受冀鲁官话影响,胶辽官话则居于次位.  相似文献   

10.
怀远县位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方言归属尚缺定论.怀远方言可分为南、北两片,北片无入声当属中原官话郑曹片,南片有入声当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南片话里的入声正在以信蚌片方式舒化,一俟舒化过程完结,南片将转入中原官话信蚌片,中原官话将实现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的全覆盖并全线推进到淮河南岸,这在"中原雅音"的南扩史上也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方普通话是带有方言特征的普通话。地方普通话中有的词与普通话的词形同义异或义同形异,这些词是词语失误的主要对象。规范地方普通话中的词语失误,应删除地方普通话中与普通话无对应词的词,用普通话词替换地方普通话中的不规范词,调整词语的语序、词根和词缀。  相似文献   

12.
近代汉语史上通行全国的官话,长时期里是南方官话。清廷以满语为国语,但无法抵御汉化之进程,汉语官话继续发展,官话正音代表点终由南京变为北京。北京官话获得现代通行官话标准语地位的时间应是1845年前不久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方言情结与普通话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情结阻碍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方言情结具有向心力、外张力及由此带来的顽固性.方言情结是普通话普及的主要阻碍因素,从发展趋势看,方言总要慢慢萎缩,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许多留学生的汉语口语伴有不少因《方案》的设计不周所带来的语音错误。这种现象不单是初学者有,连学习多年,交流无障碍的“汉语通”也都普遍存在。目前,汉语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希望《方案》中的这些问题能得到大家的重视,进而加以修订,以便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5.
北京话音系在普通话语音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其在明代的历史地位却一直没有定论。文章是在薛凤生对汉语音韵音系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明代北京籍诗人诗文用韵,同时结合《等韵图经》,指出《图经》和诗文用韵音系的不对称现象,并以乔姆斯基语言学描写充分性和解释充分性理论为指导,力图解释不对称现象,同时结合语音学、索绪尔的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的论断、历史比较语言学构拟思想,认为《图经》和诗文用韵音系是两个差异相当大的音系。  相似文献   

16.
与世界掀起的"汉语热"相比,汉语在国内引不起足够的重视。英语是强势的,汉语在全球化条件下仍处于弱势。只有意识到语言是主权、语言无优劣、语言需规范等问题,汉语才可能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在全社会基本普及。实现这一目 标,有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转变思路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搭建 平台,努力寻找载体,整合两种力量,完成推普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在国家扶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应顺 势而为,与旅游扶贫联动共进,在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以“乡村旅游”为载体,以“普通话志愿服务”为手段,直接与示范村对接, 对农户实施精准帮扶,形成旅游扶贫与普通话普及“双赢”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市区语言使用情况的试验性调查表明 ,南京市的普通话普及率较低。以普通话作为外部交际语言的人数还不到所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 ,用普通话作为内部语言的仅占 11.3%。越年轻的人 ,越倾向于用普通话进行外部交际。南京市的语言调查务必要加大对被试使用普通话的态度的调查力度 ,区分南京市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 ,从不同的角度来调查南京市的普通话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副词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举了部分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在副词的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形式.通过对二者在副词意义和用法上的特例比较分析,探讨了四川方言副词和普通话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异与对应关系,并从中探寻出两者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