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德的革命权思想是其法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其国家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紧密相连。为了更加准确全面地把握这一思想,本文首先从洛克等人的社会契约观及其革命权思想入手,再与康德的相应论述进行对比,从康德的实践理性原则出发,得出康德先验唯心论框架中的革命权思想,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康德的革命观与其整个实践哲学思想环环相扣,融贯自洽,也能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社会契约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革命权思想。  相似文献   

2.
人格同一性(自我等同、自我同一性)问题是当代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这一问题产生于近代哲学,尤其是洛克哲学。洛克是为了反对笛卡尔把"自我"或"人格"等同于精神实体才提出"人格"及其同一性问题的。洛克的"人格"概念直接导致了康德的"先验自我",间接影响了现象学的产生;而洛克关于人格的"记忆标准"尽管遭到众多批评但仍然是目前最好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同一性概念是个人同一性研究的理论前提。 在对个人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 洛克强调个人同一性的标准在于意识而非心灵实体或物质实体的同一性。 鉴于洛克的这一立场, 研究者们试图使用相对同一性的概念来解读洛克的同一性理论, 从而避免 “ 个人” 与 “ 实体” 两个概念之间的理论张力。 本文结合洛克的文本来澄清其所主张的类名依赖论题, 并论证了洛克主张绝对同一性理论; 而个人同一性的标准之所以不在于实体的同一性, 乃是因为个人是复合体。  相似文献   

4.
卢梭从善良情感出发,用"社会状态中的自由"观念弥补了洛克的"天赋自由"观念,并在其中注入了平等的要求,这是对17世纪以洛克为首的英国自由主义的发展;康德则从先验理性出发,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公意理论、平等观念、人民主权等许多方面,秉承卢梭意志,试图消弭卢梭自由主义理论的危机与困境。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社会契约论角度来理解康德的永久和平这一伟大的哲学观念。永久和平远非现实的状态,它需要我们努力地把它"建立起来"。在此过程中需要处理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以及人与世界的契约关系,这就涉及到了原始契约。在康德看来,原始契约是一个纯粹实践理性概念,现实契约的缔结是奠基在这样一个实践理性赋予每个人的道德义务之上的。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永久和平观念缺乏经验的依据,其现实保障来自于"大自然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人格同一性问题最先由洛克和休谟提出,并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得到进一步的讨论。但在康德看来,人格同一性问题犯了三重错误,关于时间、人格的实体性,以及主体的同一性。对这三重错误批判的背后则是康德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该学说是康德整个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洛克对同一性问题的研究 ,在其哲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洛克认为同一性命题不是天赋的 ,同一性也不是天赋的。同一性观念是在经验基础上经由比较而形成的。并对同一性的矛盾作了独到的双重考察。洛克对同一性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特质。洛克哲学中的同一性思想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要]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系列讲座中,阿多诺将第一批判看成是体现同一性思维、非同一性思想之间的辩证纠缠的绝佳范例,他对康德的解读是想完成自身趋向非同一性思想的哲学议事日程。首先,这一客观解读将康德的抽象体系理解成一个具有社会蕴涵的思想文本;其次,它指出,批判哲学坚持心智、世界之间有不可跨越的认知鸿沟,对待人类经验中那些不可被化约的内容最为公正,这使得康德接近于成为一位非同一性哲学家,相反,以消除直观、概念之间的二元对立为己任的德国观念论,却退步到前批判时期的独断论;最后,否定辩证法拒绝通过合题来达成和解,这使它回到强调了矛盾的不可化约的先验辩证法,否定辩证法最重要的来源是让张力、冲突自然涌现的康德式辩证二律背反思想,而不是最终消除了矛盾冲突的黑格尔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人格同一性是洛克形而上学理论中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洛克将人格规定为意识,传统上以“记忆”加以解释。但这种解释在原则上是不可能成功的。本文致力于探讨当代新近的一种解释:“归属”解释。在概括了它的三个主要特征之后,阐明了洛克同一性问题的相对性命题,认为应将人格理解为样式而非实体。就此,本文着力阐释了意识的归属功能,强调意识及人格的主动性、当下性和实践性特征,并将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类比于他的所有权理论。最后本文讨论了这一理论在赏罚以及最后审判等问题上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财产权(Property)是洛克政治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洛克用property表示现代人的生存条件,涉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基本的宪法和政治问题。在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中,劳动是一个关键概念,洛克关于劳动创造财产权的命题,既为个人财产权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辩护,同时也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关系理论中,在承认国际法作用的前提下,存在着两种关于国际法的观念。一种观念以理想主义为代表,认为国际法应当是合目的的、道德的、代表进步和体现理性的;另一种观念表现在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非理想主义理论中,认为国际法应建立在人的欲求和意志的基础上,以法的形式来平衡和调节彼此之间的利益。这两种观念的分歧实际上代表了自然法思想与实在法思想的对立。在格劳秀斯和康德的政治学说中,两种观念同时存在,由此形成了他们思想中的二元性,他们都以个体欲望为起点,以理性为归宿,因此,认为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格劳秀斯和康德的继承者的说法是片面的。尽管理想主义的国际法观念在实践中遭受了失败,但我们仍应尊重和吸收这一思想,使之融合在另一种国际法观念中,以更好地规范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康德对纯粹概念完备体系的构想在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上承柏拉图的相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以及洛克、休谟等英国观念论者的思想,下启费希特的知识学和黑格尔的逻辑科学.对康德这一构想的历史脉络及其历史意义和哲学意义进行考察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契约观念在古希腊智者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但第一个系统地运用契约理论解释民主政府起源的是洛克,在欧洲大陆,卢梭也用契约理论解释了道德社会与民主政府的起源。本文旨在比较洛克、卢梭二人的政府起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古典契约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古典自然法学是人类政治法律思想领域的重要学术流派之一。目前,学术界在对古典自然法学中的权利民义务的逻辑关系上的认识存在着一种误解,即认为古典自然法律主张权利先定本文在重点分析斯宾诺落、霍布斯、卢梭、康德、洛克等古典自然法学代表人物的观点和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古典自然法学家们提出的“自然权利”的概念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权利”,而是一种不含社会评价因素的“自然自由”;他们在权利与义务逻辑关系上的真正认识是,处于自然自由状态的人们通过社会契约规定义务并根据义务判断公正与否,而不违背义务的行为便被公认为权利。因此,本文认为古典自然法学主张义务先定,而不是权利先定。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的社会契约理论是对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扬弃,主要涉及霍布斯、洛克、卢梭以及康德的理论传统。其中,罗尔斯对康德理论的创新性继承是非常重要的,学界的批评很多也都针对于此。Alexander对罗尔斯社会契约论的批评实质是将之下降成一种知性算计,Allan Bloom对原初状态的批评则是将之实化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这两种批评的共同之处在于,忽视了罗尔斯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理性主义的继承,并且将之扩展到政治哲学领域。  相似文献   

16.
劳动终止制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对劳动合同终止制度中的劳动契约概念、劳动契约终止与劳动契约期限概念、劳动合同终止制度中的补偿问题这三个争议点进行分析,对其中实践性的问题提出了立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具有政治化的特征,洛克作为17世纪英国的政治学家,更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确立的政治学原则延伸于自己的经济思想中。洛克的经济思想包括财产权理论和利息货币理论,在财产权理论中,劳动财产权与土地所有权之间、有限的财产权与无限的资本积累之间的裂痕反映了洛克复杂的政治心态;在利息货币理论中则渗透了自由主义的政治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写入现代成文宪法之前,公民概念有一个从中世纪通向现代的学术史历程。中世纪城市对公民的定义很多,大致可分为法条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类。这为公民概念通向现代的两种观念传统铺陈了道路,即绝对主义与共和主义。共和观念的传统在前期以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与哈林顿为代表,后期以法国的狄德罗、孟德斯鸠与卢梭为代表,强调积极参与、公共精神与政治责任;布丹首创的绝对观念传统经格劳修斯改造,由霍布斯推向极致,突出消极服从、权利义务与个体自保。劳尔森、洛克、普芬道夫在二者之间寻求调和。公民概念的两种传统在现代国家体系中有不同的汇合方式。法国共和传统的公民经大革命的大众化与民主化洗礼后,最终在宪法上固化为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现代概念。  相似文献   

19.
西方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具有政治化的特征,洛克作为17世纪英国的政治学家,更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确立的政治学原则延伸于自己的经济思想中。洛克的经济思想包括财产权理论和利息货币理论,在财产权理论中,劳动财产权与土地所有权之问、有限的财产权与无限的资本积累之间的裂痕反映了洛克复杂的政治心态;在利息货币理论中则渗透了自由主义的政治精神。  相似文献   

20.
洛克的个体化原则可以简便地概括为三个要素:事物所处的时、空位置和所属的种类。然而,如果我们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来确认个体,就会发现,它允许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存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个体。有些学者认为这些重合存在的个体表明了洛克哲学的内在矛盾。为此,本文将通过考察洛克的抽象观念理论,来论证这种有悖日常直观的重合存在是由于混淆两种个体的严格意义和日常意义而造成的。进而,结合同一性的讨论语境,我们将表明,只有在其严格意义上,洛克的同一性理论才是可理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