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范畴,历来对它的解释可谓莫衷一是.通过对关于风骨的一些重要的说法进行梳理,在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风骨产生的哲学根基--气化哲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范畴,历来对它的解释可谓莫衷一是。通过对关于风骨的一些重要的说法进行梳理,在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风骨产生的哲学根基——气化哲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刘勰<文心雕龙>一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的体大思精之作,然而正所谓白璧微瑕,书中也存在一些略显矛盾的内容.在<文心雕龙>的不同篇章中,刘勰关于文学史观、建安乐府诗、言意之辨等问题的看法隐含着若干不一致的表述.  相似文献   

4.
翦伯象 《学术界》2005,(1):196-200
从人格的角度解读《文心雕龙》中的风骨说是“龙学”研究中的新视角。风骨说体现出了三种人格视阈。第一 ,孔儒人格是风骨说基本的文论框架 ,第二 ,风骨说在超越魏晋人物品鉴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气骨为尚的大丈夫人格模式 ,第三 ,风骨说以六朝缺骨乏品的文学现象为批评视点阐发了纠偏救失的文论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界对《文心雕龙》的文体学内容关注不够。笔者通过简要分析,认为《文心雕龙》的文体学思想具有视野宏大、内容丰富、体系严密、方法科学的特点,有待于学界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有针砭当时文坛时弊之义.《章句》篇提出了“章明句局”说,对于其重要意义,黄侃认为“句必比叙,义必关联”;刘永济则有“自然之次序”的解释.安章宅句有五大原则,即:“振本末从”的整体有机原则;“舞容回环”的艺术性原则;“随时代变”的句中用字变化原则;“折之中和”转韵原则;“闲而有用”虚字运用原则.《章句》篇的核心是营造语境问题,其中所透露出来的意识,几乎包含了文本语境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7.
赖力行 《云梦学刊》2001,22(1):44-46
文学创作离不开主体的创作才能和创作个性.刘勰认为,文学创作需要特殊才能,创作个性的差异是造成不同艺术风格的主要原因;作家是凭天性创作的,由此创作才能的培养不仅仅是技巧的训练,更要注重性情的涵养以提升作品的文化品位;作家的素质和智能结构既有先天的因素,也需要后天的学养;对作家的人品和才学,不能苛求.  相似文献   

8.
张小波 《南方论刊》2022,(4):82-83,88
《文心雕龙》是南朝梁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刘勰对于文学的本质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因此文是道的体现,为文必须要遵循一定的道义.本文即从"道"在全书体系中的地位和文章的行文脉络出发,理清"道"在文中的具...  相似文献   

9.
《风骨》篇是《文心雕龙》五十篇中最不容易懂的一篇。第一,由于风骨一词,是两个实体词相结合的复合词。作者通过概括,把具体形象转化为抽象概念,使它成为文学理论中一个专门术语,这已经是很难的了。而他的用法,又和同时代作家的用法,在词义上有着极大的分歧。例如沈约的《宋书·武帝纪》说:“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都是风神骨相的意思。魏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祟风骨是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风骨?近年来发表的涉及这个问题的论文颇不少,经过讨论,意见在逐步深入,但大家的看法还不一致。除“风骨篇”外,《文心雕龙》书中其他篇章运用“风”、“骨”这两个名词的地方颇多,它们的含义和“风骨篇”并不完全相同。我们探讨刘勰所谓“风骨”的含义,应该以“风骨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但另一方面,推崇风骨既是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但在“风骨篇”中获得集中的表述,而且贯穿在全书中,因此有必要把有关论述作为辅佐来进行探讨,但在引用这类材料时又必须小心谨慎,实事求是,避免主观武断,牵强附会。底下试本着这种认识来谈谈对刘勰风骨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会通适变"说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庆炳 《河北学刊》2006,26(6):124-128
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篇提出“会通适变”说。对于《通变》篇的主旨,前人提出了“复古”说、“常变”说和“继承革新”说等。本文按照《易传》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穷”、“变”、“通”、“久”的顺序来阐明“会通适变”的文论内涵,并提出了“运动”说,认为“变”是文学创作发展的横向运动,“通”是会通古典作品的纵向运动。“通变”的关键不是“博览以精阅”,而是“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  相似文献   

12.
袁红涛 《学术探索》2004,(4):113-115
要准确评价胡适文学改良主张的意义,充分理解其深远持久的影响,乃至深入认识新文学的性质,就必须对胡适所倡导的"白话"概念之基本内涵加以仔细认真的辨析。白话的上升与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国语运动的深入和"现代"意识的萌发有着内在联系,白话本质上是一种现代语言。对白话作为文学语言的地位逐步自觉的确认过程,也是文学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深刻裂变,文学格局进行重大调整的过程。由对"白话"概念的整体考察可以感知"五四"文学革命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中没有解释过"模拟",没有对拟代之作进行专门的讨论,更没有为此作独立成篇的专题讨论,但是刘勰的论述中与模拟密切联系的地方确实是很多的.整理<文心雕龙>的有关论述,探究其理论内蕴,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文学的模拟传统和模拟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学的自觉"既是对学术变迁的时代特征的一种概括,又是对文学的艺术性特征的一种评价标准.目前,关于"文学的自觉"讨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于"文学的自觉"的形而上思考不够,理论层次较低,多是在复述中古文学发展史."文学的自觉"对中古文学发展史而言,是一个宏观的命题,是对一个时代文学特征的概括和描述的辨析."文学的自觉"是在主体觉醒、文学独立基础上的"创作自觉"与"批评自觉"."文学的自觉"不等于"人的觉醒"与"文学的独立","人的觉醒"发生于东周时期,"文学的独立"出现于西汉时期.而"文学的自觉"即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自觉发生于汉魏时期.  相似文献   

15.
许明 《社会科学》2006,(1):102-105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时代精神、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学艺术也不断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文艺学正是在对现时代文学艺术变化和文学理论自身的双重反思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近些年来,文学创作日益呈现出边缘化和多样化的局面,而文学理论则在各种西方理论思潮的影响下不断 "越界"、"扩容"。如何认识文学创作在人类精神文化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确认文艺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及其问题成了当务之急。有鉴于此,2005年10月在中南大学举行的"新时期文学理论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三位长期从事文艺学研究的理论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审视了中国当代文艺学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别结合自己从事文艺学研究和参与文学理论重大问题讨论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童庆炳 《河北学刊》2008,28(3):95-100
本文评述了对《定势》篇中"势"的五种理解,包括"法度""标准"说、"体态"说、"表现形式"说、"风格倾向"说和"文体风格"说,并认为"文体风格"说的思路大体正确,但提法似可商榷。同时根据对"文体论"的系统思考,指出刘勰所要定的"势"是语体之势,并通过与徐复观文体论的比较,进一步确认刘勰的"势"属于文体系统的语体层面,还概括了刘勰运用语体之势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知识体系,而且是企业长时间积累和学习的结果,是需要组织内各成员不断学习和创新、激活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知识体系;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有机整合了企业内部各种基本要素,同时能够和外部市场环境相协调的强有力集束力,而不是单一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优势,它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延展以及在企业外部进行拓展,最终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和超额利润,是企业获得优势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试论作为文学命名的"新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个学科专业名称已经受到质疑:陈思和主张更名为"中国现代文学",严家炎主张更名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本文认为,应该将其名称还原为"中国新文学".用"中国新文学"概括"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合理性":(1)"新文学"一词本身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能够为学界所接受;(2)"新文学"一词能够概括1917年以来中国文学的质的规定;(3)"新文学"一词对正在发展着的中国文学具有永久的概括力;(4)用"新文学"概括1917年以来的中国文学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多元的研究向度;(5)用"新文学"概括1917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具有相对的"周言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精神思维活动,道教"存思"法具有驰骋想象的特点,文学"神思论"的出现,与之密不可分.神思实际上就是把道教的存思方法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是文学中的存思.魏晋南北朝时文人化用存思方法进行创作的现象已很普遍,<文心雕龙·神思>篇的诞生,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意象创构看成创作和审美活动的关键,论述了艺术语言与意象传达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意象创构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和谐一致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肯定了道在意象创构过程中的本体意义。同时,刘勰还从想象和比兴的角度论述了意象创构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尤其突出了主体情感在意象创构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主导作用,解决了意象创构过程中主客观辩证统一的问题。这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审美意象观,由此形成了中国文艺美学思想中重视意象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