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水文化旅游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对风水文化的理解,提出了风水文化旅游的概念,分析了风水文化旅游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现状.探讨了在我国发展风水文化旅游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风水文化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启民,突破传统书画技法,成功将风水与水墨进行结合,创造了"八卦鱼"、"风水鱼"、"卦象鱼",被誉为"中华风水鱼第一人".除了卓越的艺术成就之外,作为北京启南轩书画院院长、北京启南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国际化人才培养暨促进企业诚信建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郭启民,还注重整合资讯,为美术工作者提供广阔舞台,实现美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植物是调节人工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以环境营造尤其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建筑环境营造为研究对象的传统风水理论中,有诸多关于植物选种、布局的论述,关于植物的风水理论又称为植物风水。风水理论中的植物设置不仅要遵守基本的风水原则,还要符合植物的生物特性。本文论述了作为有生命的、动态的、变化的生命体,植物是如何与建筑风水相互作用的,以及风水理论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正面说,我们中国现在每年都要申报一项世界文化遗产,并且一定会成功,这个成功就与风水因素有关。每一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都选择了有风水的文化遗产,并且在做论证报告的时候,全部都加进了风水的理念。举个例子,故宫是典型的宫殿风水。  相似文献   

5.
风水起源: 人对居住环境的选择 风水学说,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文化的肥田沃土.风水起源于古老的相地术,是一门历代先民在几千年的择居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是古人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选择宅地、墓地、村落、城市的最佳位置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知识领域.想我先民,当年刚脱离动物界的时候,哪里有房子可住?栉风沐雨,风餐宿露,在天地间游走,"穴居而野处",经常要为寻找一个适合的居所发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的古老择居选址文化“风水”在欧洲国家被创新地运用在美容美发上,并受到广泛的欢迎。“风水美容”以中国的风水学为基础,主要着眼于创造出发型与个性的和谐统一,色彩与内涵的互补呼应,以求达到美化外表、愉悦心情、甚至扭转运势的目的。在人们心目中,发型美容就是发型师拿剪刀在顾客头发上做的工作。而如今国外开始流行一种叫“风水美容美发”的项目,也就是说,发型师根据中国古老的“风水”来为顾客做造型。  相似文献   

7.
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它一直贯穿在其中,小到宅院的选择、树木的栽植,大到城市、宫苑的建设,乃至道路、桥梁等等,无不深刻体现这一古老的理论。风水又称堪舆,自商周或更早已有论述,中国最早的文献如《尚书》、《诗经》等若干篇章中,都有关于古代先民选址和规划经营城邑、宫宅活动的史实性记述。分析有关文献及后人分析文章可知,“风水”之要旨为审慎、周密地考察地理环境,包括地质、水文、生态、小气候及环境景观等,然后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协调天时…  相似文献   

8.
杨:贝老,您相信建筑风水吗? 贝:建筑师都相信建筑风水的.不是迷信的建筑风水,建筑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摆房子,要背山傍水,这也是建筑风水.我觉得建筑风水我们应该相信的,可是建筑风水如果弄得太过分一点,那就变成迷信了,这个我反对.  相似文献   

9.
风水环境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云  滕夙宏 《城市》2006,(3):67-69
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它一直贯穿在其中,小到宅院的选择、树木的栽植,大到城市、宫苑的建设,乃至道路、桥梁等等,无不深刻体现这一古老的理论.风水又称堪舆,自商周或更早已有论述,中国最早的文献如<尚书>、<诗经>等若干篇章中,都有关于古代先民选址和规划经营城邑、宫宅活动的史实性记述.分析有关文献及后人分析文章可知,"风水"之要旨为审慎、周密地考察地理环境,包括地质、水文、生态、小气候及环境景观等,然后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协调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关系,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的古老择居选址文化"风水"在欧洲国家被创新地运用在美容美发上,并受到广泛的欢迎."风水美容"以中国的风水学为基础,主要着眼于创造出发型与个性的和谐统一,色彩与内涵的互补呼应,以求达到美化外表、愉悦心情、甚至扭转运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建筑风水是我国的原始文明之一. "风水"的概念,一般认为源自晋代郭璞的<葬经>.<葬经>中说: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深浅得乘,风水自成"等等.汉代青乌子<青乌先生葬经>中也涉及风水,书中说: "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这说明风水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对"风之聚散,水之行止"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经过几十代人的发展推演出一套完整的风水理论.  相似文献   

12.
眼看他的"性"鲜度在走下坡路,墨守成规的例行公事正代替以往的激情。你怎能不失落?难道真要等到有一天,双方都厌倦此事,甚至分床而眠才补救吗?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借着好风水爱到High。中国人喜欢谈风水,什么事都可以与风水有关,别以为这是迷信,"ML风水论"可是融合了心理学、天时地利学、家居美学的性常识,那些玄妙的风水布局最能促进房事和谐,让我们毫不费力就"性致"盎然。  相似文献   

13.
掩映于翠绿中的公馆 我们驱车行驶在广袤的田野间,灰白的公路曲折地深入远方,夏季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气息在每一个造物主的身体内萌动.那传说中往昔显贵的居所就藏于这清爽怡然的乡间某处,这种隐秘低调的选址与主人生前的荣华显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我们只能用中国传统的风水思想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去解释.  相似文献   

14.
正公共园林是城市风景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研究公共园林的文化背景、目标功能、营建途径、审美范式等,对于补充完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的智慧经验,指导当前传统城市风景的保护与创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公共园林在宋代城市文明的演变下迎来鼎盛,并在地方官府主导下形成了显明的政治经济目标取向和空间体系化、功能兼容性、营建定式化的特点,且其与城市水利、教化场所、风水格局等共融的生态智慧经验,奠定并影响了元明清时  相似文献   

15.
风水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风水学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风水,古代又称之为地理和堪舆:是指导人们选宅的位置、朝向、布局、营建等一系列主张与方法?21世纪,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房子装修和堪舆越来越都有要求,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调整家具堪舆和办公堪舆,这就要求设计师按照主人的意愿和主人的性格来设计家居和室内陈设家具以及装饰和色彩的搭配,下面我就关于这一问题做出一些分析和见解.  相似文献   

16.
荔波县董倒寨,是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村寨之一。该寨村民在长期的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中形成了很多传统文化,无论是自然崇拜、风水观念,还是建筑文化、村规民约的生态理念,都反映了该寨村民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正裕 《女性天地》2013,(12):34-36
举办风水讲座人肆敛财 2012年4月上甸的一天,浙江诸暨某酒店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播放着“风水大师”徐泓吴和许多明星合影的PPT,会场一侧摆放着一些风水书,台下坐着几十位女士。“徐大师在香港非常受欢迎,曾担任众多富商的风水顾问……”主持人介绍完毕,一位身材微胖身着唐装的男子粉墨登场,他就是徐泓吴,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师气派。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窗口     
正有一对小夫妻,刚搬进装修好的新家,原本以为会过得更幸福,没想到,反而经常吵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知道为啥就会吵起来。长辈以为是这套房子的风水有问题,闻听我看过几本风水方面的闲书,便求我上门去看看。我装模作样地看完了全部的房间,大惊小呼地给他们指出:风水煞在卧室的窗户设计上,  相似文献   

19.
肖道 《金色年华》2011,(10):61-61
无论男人和女人都想青春常驻,永不衰老,虽然这一直只是一种梦想,我们不可能做到,但是好的风水,会让我们从心态到容颜延迟衰老,最大程度地保持年轻状态;不好的风水,会让我们容颜憔悴,提前步入老年状态。让我们看看什么风水会让让我们容颜憔悴呢?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世界》2010,(9):60-60
刘鸿吾(化名)是一名风水先生,最近,他向《半月谈》记者揭露了某些领导干部笃信风水的荒唐之举。 我从事这行已有20个年头了,以前主要给人看看阴宅、算算命,仅能养家糊口。没想到这几年风水突然热了起来,尤其是在一些官员和企业老板圈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