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贺州地处萌渚岭中段、 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带,这里世居着壮、 汉、 瑶、 苗等族群.这些语言族群长期以来与汉语方言族群毗邻,随着经济、 文化的交往,语言接触互动成为必然.区域族群语言互动的原动力来自彼此的多层次需要,其差异根源在于族群文化内在的认知结构及文化语法.这种差异表征在语言上为语言符号的非对应性,族际互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互动的形式通常有语言互用、 词语互借、 语法互适,不管何种形式,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族群个体或群体认同的基础上.语言的彼此认同互动,有利于语言和族际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中有很多人名所见词缀使当代人不解,人名词缀相当于当代人的"小名",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含义.本文重点通过共时描写与历史比较的方式,对《红楼梦》人名所见词缀的语言特征、源流演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挖掘其语用功能与其所反映的取名习俗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语言和语言群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行 《民族研究》2002,(1):59-64
语言和语言群体是同目前民族学界讨论的与民族和族群问题有关的一对范畴。同一语言的使用者不一定有共同的语言交际行为和语言认同态度 ,因此语言和语言群体可能是不一致的 ,语言群体相对语言来说应该是第一性的。在没有超方言的民族共同语或标准语的情况下 ,方言更接近语言群体 ,有更多的共同的交际行为和认同感。双语现象的出现使语言群体向更大的双语或多语的语言群体发展。文章对影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群体的年龄、地区分布和语言使用场合等因素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弱势语言生存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社会环境有着强烈的依附性,任何语言都要依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拥有固定的使用人群,使用者内部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共同的文化基础,语言社区要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大的社会动荡出现.此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群体之间要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对方的语言.以上是一种语言,尤其是弱势语言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其中任何一项缺失,都必然会导致语言出现生存危机,并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5.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最受大众喜爱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充分展示了狄更斯小说的语言特色,尤其是对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结合语言学理论,通过对原著的细读,对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大卫、姨奶奶、米考伯以及小人物毛奇尔、巴吉斯等人物的语言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个性化语言的运用对信息的暗示以及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红楼梦》绰号在克力木·霍加译本的维译中的直译与意译的情况.《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个性多样,人物绰号的使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这部著作的亮点之一.在维语译文中绰号的翻译法有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等等,从翻译角度上看这些翻译都不失为较好的处理方法,但是《红楼梦》中的绰号很多带有双关语义、引申语义以及隐喻的意义.绰号中直译与意译居多,本文重点对克力木·霍加译本《红楼梦》中绰号的直译与意译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于与外界的交流,对于平日里不讲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体来说,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不得不被淹没在汉语的大环境中.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的日常语言在受来自国外和国内的影响而改变.这种改变已经上升为问题,必须通过长期的规划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各族群之间相互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能力制约着族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将族际交往区分出初级群体内的交往、次级群体内的交往、群体之外对象不特定的交往等三个层次,并具体分析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城市居民在这三个层次上的语言使用情况.再结合语言能力、民族政策等因素,指出乌鲁木齐市维汉居民之间的族际交往存在着一种相对隔离的状态,在学校、工作单位等次级群体内隔离状态较为明显,在群体之外对象不特定的日常生活的族际交往中也存在一定的相对隔离.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云南西北部怒江、独龙江流域居住的独龙族、怒族等邻近族群之间存在着一种共通的"议式语言".这种仪式语言通过宗教祭祀活动以及分享杀牲后的肉食过程体现出来.在这一地域社会中,各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都依赖于这种仪式语言展开.虽然目前这种分享的仪式日渐式微,但分享的意识依然体现着族群内部的"社会结合"方式.通过独龙族仪式语言的个案分析,旨在与利奇关于克钦社会的"仪式语言"研究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书中的惯用语运用已是处于近现代汉语词汇的过渡阶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本文以《红楼梦》中的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对出现的惯用语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从其类别划分及语言文化两大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考察发现《红楼梦》中的惯用语来源类别以及其所体现的文化非常丰富,对了解当时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特色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魔力"神圈":语言禁忌与汉民族俗信文化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民俗规约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有时相信语言具有某种魔力,认为语言这种能使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灵应关系.因而当某种事物需要避忌时,也就出现了在言语上的种种禁忌现象.语言禁忌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犹如一个充满魔力的"神圈",对人们的言语、行为起着不可低估的规约和制衡作用.了解和掌握不同的语言禁忌及其避忌方法,对促进跨地区、跨语言、跨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作为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红楼梦》中人名翻译艺术与原则的探讨对于该小说翻译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部小说中,每个人名都能很生动形象地刻画其人物的形象,本文主要就人名翻译的现状、原则等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化进化论学派,代表人物是摩尔根、泰勒、斯宾塞、弗雷泽、拉伯克、麦克伦南、巴霍芬等;传播学派,创始人是格雷布纳,他与施密特的学派又称文化圈学派;历史学派,创始人是博厄斯.后来又分化出"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社会学年刊学派,代表人物是迪尔凯姆;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是马利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市郎;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是本尼迪克特和米德;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莱维——斯特劳斯和利奇;新进化  相似文献   

14.
结合当今社会用语用字的实际,一方面强调无论说话还是写作,都必须遵守语言这套"规约";另一方面指出面对言语中出现的变化,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刘姥姥的人物设置不容忽视.作为贾府的特殊"座上宾",她既是众人的"开心果",也起着"醉醒石"的重要作用.不仅她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红楼男女们也因她的介入变得绚烂多姿,而这在"醉卧怡红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独尊国语的极端政策到上世纪80年代中叶解严后有所缓和,由台湾"族群政治"矛盾引发的族群冲突开始不断对台湾语言生态形成强大渗透,进而深刻影响台湾当今社会的语言状况.语言冲突在当前的台湾尤为突出,而这主要源于语言、政治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语言的生态呈现的是人与文化、外部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语言不仅是表达工具,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从政治人类学角度切入,对台湾语言现象的研究会获得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红楼梦》绰号在克力木·霍加译本的维译中的直译与意译的情况。《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个性多样,人物绰号的使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这部著作的亮点之一。在维语译文中绰号的翻译法有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等,从翻译角度上看这些翻译都不失为较好的处理方法,但是《红楼梦》中的绰号很多带有双关语义、引申语义以及隐喻的意义。绰号中直译与意译居多,本文重点对克力木·霍加译本《红楼梦》中绰号的直译与意译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语言政策考察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加拿大是个两种官方语言的多语言国家.此报告介绍了官方语言和其他民族语言在加拿大的使用情况及加拿大语言政策的发展脉络.语言是民族文化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仅要从语言立法上加以保障,还须从公民权法和人权法上加以保障.由于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存在,反对语言歧视对于任何多民族国家而言都是个不可忽视的、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赫尔德的"文化民族"或民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尔德将复数的文化观念引入德意志的思想体系,并且将语言、文化、历史与民族等相互关联的问题勾连成一体.他成为处于两条分水岭之间的人物,一条是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运动的分水岭,一条是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分水岭.赫尔德对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歌、史诗,一生眷恋,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被他视为真正的社会实体.这使得他的理论在其身后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被涂抹上政治色彩,"文化民族"逐渐被演化为激进的"民族主义".这一结局有违赫尔德的初衷.  相似文献   

20.
刘向政 《民族论坛》2005,(12):50-51
英汉姓名产生于社会交际的需要,不仅是区分个体和群体的语言符号,而且能代表英汉民族在命名过程中思维、文化与心理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大量与姓名有关系的英汉成语、谚语等通过隐喻手段,唤起联想,反映民族语言、历史、地理、宗教、阶级状况、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体现民族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