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劝讽主题说论证了《长恨歌》描写李、杨真情对于表现政治主题的重要甚至关键作用。如果不大力渲染李、杨真情 ,《长恨歌》表达政治主题的力度将极其有限或难以实现。这一进展是劝讽说与讽谕各说的根本区别 ,其意义在于突破了《长恨歌》主题研究最大两说爱情说与讽谕说的尖锐对立 ,确立了《长恨歌》选择的“动之以情”的表达方式 ,可以有效解释《长恨歌》文本特征、结构的统一性、白居易自述“风情”、将《长恨歌》归入感伤诗、对重要史实的艺术处理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环 《南都学坛》2006,26(4):79-80
关于《锦瑟》的主题历来众说纷坛,自宋元以来,尤以诗集总序说、政治寓意说两种说法为最。全面考察该诗,以上两种学说都不能概括出诗的主旨,用意向说来注释该诗相对来说更为贴切一点。  相似文献   

3.
《围城》以主人公的婚姻爱情纠葛贯穿首尾,因此,人们也就普遍认为“围城”的主题是关于婚姻爱情的。其实,《围城》的主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义的,除了婚姻爱情说,还有人生状态、心灵境况等多重内涵的揭示。  相似文献   

4.
双重及多重主题说是对爱情、讽谕及感伤等说的调和或折衷,因为各说都有言之凿凿的材料作依据,大都揭示了《长恨歌》这首本身十分复杂的长诗的某些思想因素或内容的某一侧面,双重及多重主题说干脆认为诸说都有片面性,不如兼收并蓄,并致力于探求造成这种双重或多重主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1957-1960年间的《长生殿》研究仍主要集中于思想主题。在此期间,沉寂三年的爱情主题说重出江湖并再次成为焦点。其支持者从人性论、典型论角度对这一主题说的申辩所引发的讨论,使《长生殿》思想主题的研究超越文本研究的范畴,而触及文艺批评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来有可能促进《长生殿》讨论的深入发展。但政治风向与思想氛围的变化,改变了论争的基调,学术讨论再次演变成了思想批判。  相似文献   

6.
人之挽歌——《长恨歌》新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观念中《长恨歌》的主题或为爱情说,或为讽喻说。本文认为《长恨歌》是白居易在追思唐明皇旧事的过程中感叹人生,抒发对处于理想与现实夹缝之间的人自身哀怜挽悼之情的“人之挽歌”  相似文献   

7.
《硕人》的主题主要有三种说法:怜悯说、劝谕说、赞美说,前两种解读已被学者否定,赞美说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被接受。三种解读都把"庄姜"作为焦点,把第三、四章内容看成陪衬予以忽略。通过文本分析及对诗歌产生文化背景的还原,本文认为,送亲车马、随嫁人员与新娘庄姜一起构成了美好的婚姻。卫国百姓咏唱《硕人》其实是歌咏合乎伦理、国家利益、婚姻理想的美好婚姻。  相似文献   

8.
清初洪升创作的《长生殿》 ,是中国古典戏剧名著 ,但对其主题却说法不一。虽然古典文学界目前大多承认了这个剧本的爱情主题 ,但仅此还是不够的 ,《长生殿》的真正主题是宣扬具有启蒙思想色彩的“至情”说 ,此说是对汤显祖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9.
限制从属性说是德国、日本的通说.我国通说主张极端从属性说,但极端从属说会带来适用上的诸多不舍理.有学者倡导最小从属性说,但最小从属性说根本不能明确共犯的处罚范围,故不宜提倡.国内虽没有学者明确主张一般违法从属性说,但在教唆自杀、教唆本犯等问题的处理上有所体现;一般违法从属性说根本无视构成要件的定型性.故不宜提倡.我国改采限制从属性说并不存在实定法上的障碍,我们应提倡限制从属性说.  相似文献   

10.
关于师生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师生关系几种重要理论派别"教师中心说"、"儿童中心说"、"融合说"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融合说"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有效地克服了"教师中心说"、"儿童中心说"的一些弊端,对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交往方式,树立科学——人文教育理念,发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国防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说明江泽民国防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且逐渐成熟的阶段 :从提出“国防教育应纳入思想教育总体系” ,到提出“国防教育要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 ,再到提出“国防教育必须进入法制化建设轨道”。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既取决于当时国防建设的需要 ,又与江泽民的创新理念密不可分 ,是中共最高领导人对国防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 ,还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思想和军队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强调新时期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运用了意识流、多视点叙事和象征主义等手法,从四个不同角度叙述了同一个故事,追述了一个南方贵族家庭衰败的历史,反映了父权制社会中的叛逆女性对爱和新生活的追求以及作家对人性和仁爱的呼唤。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理论或派别是以一定人性观为基础和前提的。对人性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研究和理解的差异与分歧。针对学术界存在五大心理学研究取向:生物学研究取向、行为主义研究取向、认知主义研究取向、精神分析研究取向及人本主义研究取向对人性的理解,以促进对心理学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主题研究不能忽视其生死观内容,《西游记》主题悖论自觉或不自觉地自我解决是靠生死观解决的。这种对主题悖论的自觉或不自觉解决,造成了小说的消极面:“金丹大道”论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就是由于上述情况造成的。其生死观或多或少也反映了取经队伍的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影响了《西游记》主题:取经历程的局限性;终极关怀的狭隘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观念,如自然观、系统观、保护观、科学观和宗教观等。先民们对自然的看法以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态度为主,提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且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产生了系统的生态观念,在此基础上,先民主张实行生态保护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生态科学观及实践是其重要的表现。此外,生态观念在文化中还有一个显著的体现,即生态宗教观念。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的认识和促进中国的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权力是一个在本质上可争议的概念。在当代西方学术界,自米尔斯出版《权力精英》一书以来,学者们就权力问题展开了非常激烈并且旷日持久的争论,产生了精英权力观、多元权力观、整体权力观、激进权力观。西方学术界对权力理论的认识在争论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虽然每种权力观各有利弊,但是它们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更重要的是,权力与利益密切相关,利益如果不确定,权力观就不可能确定。  相似文献   

17.
天赋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作家论中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文人有鉴于文学创作的主体特性而提出来的理论,这种天才论以文气论为基础,强调文艺家的先天禀赋是决定创作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天赋论发展过程中,才与德、先天与后天修养问题一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与冲突,传统儒家重德轻才,推崇后天修养而轻视先天才华,以一种唯道德的标准去论文,往往扼杀了作家的才华与作品的价值,不利于对作家的创作才华与作品作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推动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磨砺,主要体现在儒家仁爱自律的伦理道德观对道德品格的涵养,道家、道教真朴寡欲的生命道德观对道德情感的陶冶,以及佛教利他向善的社会道德观对道德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时刻关注韩国的政局和国情,发表了多篇关于韩国的文章。梁启超从近代韩国的"亡国"问题入手,批判韩皇、大院君,批判贵族、官吏,谴责日本对近代韩国的强权行为和亲日派的反民族行为,以及称赞爱国志士等。从中,可以看出,梁启超对近代韩国的认识以及他重视自强意识、民族自尊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