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了“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艺的本质。 提起毛泽东同志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人们总是马上想到《讲话》中的这样一段话:“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认为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本质观。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看法是不错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不是把这段话放在毛泽东同志的整个文艺思想体系中,而是抓着其中的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我国哲学界热烈争论的问题。 关于人的本质的含义,我们认为马克思从一般和个别两个角度作了科学的规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他提出了人的本质是劳动的命题;在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文中,他又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命题。第一个命题从人类与动物群的根本区别上规定了人的一般本质或类本质,从而把人类与动物群根本区别开来;第二个命题从人与人的区别上规定了人的个别本质或具体本质,从而把人类社会中不同的人科学区分开来。由于现实的人总是一方面与动物相区别,另一方面又与他人相区别,所以,人的本质也应该是一般本质与个别本质的统一,即劳动和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统一。  相似文献   

3.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观点,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面,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第二个层面,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问题,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马克思分别从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需要这三个维度来分析人的本质问题。从这三个维度来论证人的本质问题都有合理性,但是,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需要都不能全面地揭示人的本质问题。文章试图将不同维度上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回答综合起来,给人的本质下一个比较全面、确切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写于1845年4月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集中地从认识论基础,社会基础和历史局限等方面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第一次全面地归纳了他的新世界观的基本要点和理论纲要,把哲学探讨的眼光转向人的社会关系及其内在原因上。在这份《提纲》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的问题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得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结论。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走出人本主义历史观的思想境地,开始进入科学历史观的大门。现在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大多数研究《提纲》的文章,差不多都把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的思想当作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一些同志在“人”的问题上提出的一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批评。文章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能作任何别的解释,人和人的本质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而不是超社会、超历史的抽象物;人的本质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不存在丧失和复归的问题。因此“人的本质丧失—复归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是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泥潭。  相似文献   

7.
众多关于人的特性的主张,普遍围绕着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等问题而展开。人性与人的本质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性”具有层次性,而且是变化发展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具有质的区别,两者涵义不同。人性属抽象概念,人的本质则属于具体概念。“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了人性的经验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规定,这是目前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和马哲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有些同志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规定提出了异议。一种观点认为它没有对个体的人进行任何抽象,没有反映出人的能动性,人的本质应是他“自由自觉的活动”;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关系和劳动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条件和手段,所以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其实,这些规定是马克思在1844年、1845年、1846年从不同角度、不同关系上提出的。它们之间既有差别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并非完全相悖。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马克思在什么意义上提出和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自然会想起前些年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时候,一些人对《讲话》的诋毁和攻击。有一种散布相当广的论调,就是指责毛泽东的《讲话》“忘了文艺的本性是审美”,它的“政治实用丰义”造成了“文艺自身的失落”、“文艺的审美本质的失落”。我认为,这种指控完全是虚造的。如果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的本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本质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抽象的人的本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具体的人的本质把人和人区别开来。社会关系“总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往复循环的过程,因而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运动过程。人的社会关系“总和”后变成了人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的外在表现入手考察和分析人的本质,同时注意把握人的本质的历史性、阶级性、多样性和可变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认为人是抽象的“类存在物”,劳动成为人的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认为人是“现实的个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部著作的写作过程,既是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过程,又是马克思自身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强调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本真涵义.马克思所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不是从人与万物相区别角度讲人的本质,也不是直接讲具体人的社会本质特性,而是为研究具体人确定的科学方法,这一方法极为宝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到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马克思引入人的本质的关键点和生长点,文章具体阐述了实践思想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思想中的发展以及他的关于“人的本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广东省文艺心理学研究会召开学术讨论会,会议对中山大学中文系陆一帆教授的《关于文艺本质问题的思考提纲》展开热烈讨论。会后广州日报曾于7月25日发表题为《文艺是怎样反映现实生活的》的会议讨论综述。接着广州日报于9月12日又发表了陆一帆的《社会心理:文艺反映生活的中介》一文,并加“编者按”说:“《文艺是怎样反映现实生活的?》一文发表后引起关注和反响。现发表陆一帆此文”“欢迎读者来信来稿发表意见及争鸣,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接着连发了两篇与陆文商榷的文章。与此同时,广东《学术研究》(双月刊)第5期发表了6月讨论会上陆一帆的《提纲》和部份发言稿,并加“编者按”:会议对陆的《提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式表述见诸其“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大都只是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整体性和历史性三方面来诠释这一经典论断。笔者认为,这种现有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它未能完整、准确、彻底地阐发马克思这一著名论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的论著中,有两个最著名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这是马克思从价值层面对人的本质所作的考察,是人的最高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的具体的现实的展开形式,它是人的历史或现实本质.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劳动是内涵,社会关系是外延.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論写真实     
现实主义就是写实主义。它要求作家忠实于客观社会生活,以生活为唯一源泉,从生活实际出发,反映各种社会关系的现象和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向;它是创作上实事求是精神和唯物论反映论的体现。虽然历史上的现实主义作家没有今天这样的理论自觉,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凡是现实主义作家,其世界观都有一定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其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所以,我们一向把现实主义作为文学艺术的进步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写出了生活的真实,文艺的多样化就有保证。文艺发展的历史证明,写真实是文艺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美感作用的基础。今天,我们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文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作家除了要有无产阶级世界观外,在创作方法上就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写真实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文学真实性的解释有以下几种看法:第一种意见认为,文艺的真实性就是生活的真实。对“生活的真实”又有不同看法。一是认为,凡是生活中有的,作品中就可以有,应该有。二是认为,文艺所反映的生活真实,不是一种自然形态的生活和任何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能够揭示生活本质和规律的那种“生活真实。”三是认为,文艺的真实来自生活的真实。所谓生活的真实并不等于普通的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在肯定了文学作品应该反映生活本质的前提下,还有一些问题,目前文艺界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想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的初步认识。 一 文学作品写人的本质,是不是也写了社会本质的一些方面? 有的同志认为,“作为艺术范畴和艺术描写对象的只能是‘人的本质’,即社会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感性的有机整体,而不是什么‘社会本质’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人是自然属然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有机体,而人的本质则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出生,是“自然人”的开始,而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就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