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越束游     
云千  人桂 《山西老年》2013,(11):33-33
下龙湾风光迷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航班,我们来到了越南河内,开始期待已久的越南、柬埔寨之行。下榻不久,我们便转车直达下龙湾。下龙湾是世界著名的自然遗产之一,在无垠的海面上,“突显”出近两千座秀丽的小岛礁,万顷碧波中,山水相映神韵非凡,这里又称“海上桂林”。我们一行租了一艘小游船,在美景中荡漾,如痴如醉、恍入仙境。一位有心游伴取出小音箱“奏响”舞曲,大伙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接着晋剧清唱、男女声二重唱、诗朗诵轮番登场亮相,一场自发的小型联欢会有声有色,从业多年的越南导游小姐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2.
庄子认为“游”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有条件的,有所限制的“游”,这种“游”指的就是现实中一切事物的活动状态;另一层是无条件的,无所限制的“游”,这种“游”指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神状态。庄子认为那种无所待的,突破一切条件限制的“游”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自由。不过,庄子并没有发现在这里有所待和无所待产生了矛盾,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是身心关系问题。我们可以“心游万仞”,而我们的身却不可以“云游四海”。庄子所追求无所待的自由只是一种对纯粹经验的体验,它来自我们对无限的向往和皈依。  相似文献   

3.
天很蓝,水很清,游船正从越南的海防驶往芒街。船上有128名游客,全部来自中国,他们刚刚游览过下龙湾。 下龙湾是越南北方著名旅游景区,是闻名于世的世界遗产,被称为“海上桂林”。海湾中石峰林立,千奇百怪,其景色有如另类的中国桂林山水。  相似文献   

4.
“游”贯穿于《庄子》。“游”的过程是体道的过程,亦是审美的过程。道教心目中的至大至美的精神境界,可以通过“游”来获得。“游”之游,是指进入“游”的审美状态;“游”之观,是指审美途径;“游”之化,是指审美境界和归属。而极具道教色彩的“游”之仙,是在“游”之化的基础上,人为突破形体在“游”中的局限所做的一种努力,从而使人达到在心灵和形体上的真正的逍遥“游”,使道教意义上的“游”,具备了审美与宗教的两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悠悠下龙湾     
半江水 《今日南国》2006,(13):16-18
下龙湾是北部湾最著名的水域,在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山峰和岛屿几千座,星罗棋布,风光绮丽,像上天在大海边撒落了一袋明珠,被誉为“海上桂”。  相似文献   

6.
顾德宁 《社区》2009,(20):50-50
Safari。中文译为“猎游”,英文原意是徒步旅游队、科学考察队或游猎队。2月,在南非,当地导游带我们去Safari时,我们心里还有些嘀咕。一问才明白,现在,此词多被用于野外寻找动物的冒险旅游,这种“猎游”,就是游客们瞪大眼睛。或借助望远镜,在无边无际的蛮荒原野、河流和群山中,寻找飞的、跑的和卧的动物。虽然,“猎游”名不副实,可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7.
“游”是贯穿《庄子》一书的关键字眼,亦凸显了庄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内涵。庄子以对人生的探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游”的人生状态予以体味,“游”彰显了“无待”、“无为”的主体自由精神和生存状态。以“游”之人生为枢纽,辐射至哲学、艺术、政治等层面;以“采真之游”为核心,指涉“天游”、“心游”和“无为而游”等多重人生处境,呈现出“游”的多重精神指向,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游境发微     
自然美的研究是旅游美学的重要课题。在山水旅游活动中游人的游境的生发和创获,是旅游美学中的最高审美层次,也是古今游人在山水观光之际所追求的审美极致。游境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美学、哲学、思维科学、心理学、文艺学等共同研究的对象。本期“美学”专栏中发表的阎凌、李明生的《游境发微》一文,只就“游境的界定”、“游境的生成”、“游境的美学特征”、“游境是第三自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述,期能引起对此问题有兴趣者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开风气之先的朝代,在实学思想影响下,王士性和徐霞客凭“游”成就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发现他们都把“游”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游的条件、游的价值取向及游的本质等方面有差异性。两人的“游道”对今人的启示是:发掘”游”的修身养性之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除现代旅游业的消费主义之殇,重视旅游的伦理本质。  相似文献   

10.
江西旅游景点推介英译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旅游景点推介英译要坚持“文质说”、“信达雅说”、“神化说”、“和谐说”原则 ,体现江西绿色游、古色游、红色游和地方文化游的特色 ,从而规范江西旅游景点的英译并把江西旅游业有效地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论庄子之游     
学界历来对庄子之游歧义纷争,聚讼不已,而庄子之游关联着庄子对生存世界的总体看法,对其准确理解事关重大。要全面、准确、细腻地把握庄子之游,就有必要对庄子“游”的基本义、“游”的幅度及其最向往的“游”逐一辨析,还庄子之“游”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庄子的游主要是出于对世界秩序的怀疑,是一种精神性的游,其内涵的多变表明了庄子自身的矛盾,其自身的开放性则为后世文人从其身上发展和衍生出各种游的模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倒置”辨     
<正>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四册“倒置”一节(P.1368—1369)所举三例,似乎尚可商榷。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看法。历现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萧统文选序) (应理解为目游心想。) “心游目想”不作“目游心想”讲,不但完全说得通,可理解,而且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文采。作者在“历观文囿,泛览辞林”的文艺欣赏中,用自己的心灵去领会作品的意境,去对作品中所表现的形象进行再创造。这个过程是“心游”。而不是“目游”。《南史》:“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就是“心游”了。如果“心游目想”必须作“目游心想”  相似文献   

13.
在庄子人生哲学中,“命”与“逍遥”、“游”等都是表达庄子思想的重要概念。其中“命”是表达庄子对客观必然性肯定的概念;“逍遥”、“游”等则表达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本文通过对庄子的“命”与“逍遥”。“游”等概念的分析,旨在阐明庄子人生哲学中必然性与精神自由的关系,并分析庄子对二者关系的观点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我们正考虑把中国广西的文化理念、文化资本、文化管理搬到海外,尤其是东南亚,把类似于《印象·刘三姐》的实景演出剧舞台搬到越南下龙湾海面上,搬到柬埔寨吴哥遗址旁,搬到埃及的金字塔下……”“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组委会副秘书长、广西区文化厅厅长容小宁接受笔者访问时说。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正在日益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广西与东盟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有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容小宁说,在与东盟国家的文化联系上,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的多个民族起源于中国南方,或称为“壮泰…  相似文献   

15.
“虚己以游”是中国历史之乱世时期困厄文人寄托心志、告慰灵魂的生存状态和运思方式的写照,其蕴藏于作家的创作之中,从而成为乱世时期困厄文人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虚己以游”缘起于巫术传统,历经庄子的“草根世界”和屈原的“庙堂世界”而成熟,并被赋予哲学意蕴,即在有限而超越有限,也就是实现“内向超越”.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困厄文人从现实生活到文学创作依旧秉承“虚己以游”的传统,但是,他们的“虚己以游”突破了庄子“草根世界”和屈原“庙堂世界”的界限,在两个世界之间无奈地穿越遨游,以游心、游仙、游山、游乡、游冥等“游”之方式建起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联系,在自己的期待视野中解读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6.
《庄子》一书博大精深。“游”的精神与“忘”的精神是《庄子》书中交错而行的两条主线。逻辑上的“忘”先“游”后 ,现实中的相交相错 ,相得益彰 ,内在地建构起博大深蕴、多姿多态的庄学体系 ,使人们在“游”与“忘”的变奏中感受到庄子哲学生命力的强烈辐射  相似文献   

17.
“游”是庄子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在总体意义上表现为:人欲从不理想的世况之居中疏离出来、解脱出来,游是达到个体的自由境界的一种生命生存方式。庄子在切身的世境遭遇中,亦是以“游”处世,以载道之“游”实现人生的逍遥。因此,不论以怎样方式实现“游”的境界,都应“乘物以游心”,实现人的达生至乐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游”不但本身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专注、轻松、愉快的学习。它更是一种高境界、高质量的学习。是值得我们现代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借鉴和尝试的一种教育趋向和学习方式。“游”学是指在现代本科教育的因材施教中,针对少部分特长生的特殊爱好和不同习惯,适当给予他们放宽“政策”,减少压力,为他们更好地成材多开“绿灯”,让学校体现真正的个性化、人性化,体现以生为本、以质立校。  相似文献   

19.
“可游可居”作为中国山水审美理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历史的发展过程。“道游于艺,艺合乎于道”,“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对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影响体现在五个方面:“游-居”的观察方式、“线性的画面结构”、平面二维的“远”的空间、“以大观小”的“山水之法”以及意象化的符号。文章指出道在艺中的作用,由构思层面来把握构图的特征,探讨古人审美心理的形成渊源和古典图式背后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逍遥游》按题目理解即为“逍遥”之“游”,这就是庄子想要展现的气象。但深入理解《逍遥游》却不妨从《齐物论》的“化”字入手,有“化”、不拘执,才能“游”。本文的正式讨论即以鲲鹏的“大而化之”开始。大鹏的“培风”、列予的“御风而行”中“风”的意象以隐喻的方式表明“道”具有使人的个体主体性“化”于其中的力量。《逍遥游》的后半部分都是在彰显“无用之大用”,庄子告诫我们要从有限有待的“小用”中退身而出,进入无限的道境,从而获得心灵的逍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