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沱江赤子     
三爷时常用“百善孝为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道理来教育他们,告诫他们做事要有胆量敢担当、有信心敢创新,有孝爱知善施。他常对牟德彬说:做人要忘记别人的感恩,但要记住感恩别人。打小就听这些的牟德彬在儿时就赋诗勉励伙伴们“相见之时货满仓”,但同时要求自己“达则兼济天下”。那一年,他16岁  相似文献   

2.
投入与超脱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人生信念的圭臬。在仕途坦荡、青云直上之时,则积极入世。此时的人,怀抱着“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正是春风得意、马到平川,怕也是想不到人生的险阻、世态之  相似文献   

3.
正人生无非入世与出世两途,难以来去自如、自由切换,即使是天生活佛的仓央嘉措,也只能无奈作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儒家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就是要追求入世与出世之间的一种平衡。对广大领导干部来说,要在为官任事这场入世之旅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提升做人做事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的人生境界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家与道家“入世”与“出世”的思想。这两种思想既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在人生道路上,在两难选择的十字路口的一种悲哀和无奈,也让我们看到了文人在“进”与“遐”的人生旅途中显现的超凡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学会放下     
<正>幸福来自安定,快乐来自自由。如果我们不知道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不知道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我们就没有办法活得自得、自在,也就难以感受到真正的幸福。苦海有岸,豁达为舟有语云:"人生是苦海。"确有几分道理。每个人从出生到老死,都有很多苦,有些人为健康所苦,有些人为财富所苦,有些人为容貌所苦,有些人为家庭所苦,有些人为事业所苦。虽说人人苦处不同,但总有所苦;虽说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6.
2008年的创意     
了解一下当世五花八门的创意,就能知道现代人有多么的聪明。嘎古的人损招多,心善的人好主意多,谁喜欢什么,就会在什么上动脑筋、下工夫。于今喜欢什么的最多呢?自然是钱了。因此在2008年的创意中,关于怎样赚钱的花花点子,格外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7.
<正>我发现,身边有太多人完全不问事情的起因缘由,就自顾自地站到看上去比较弱势的那一方去,然后给别人套上"你应该善良点儿"的枷锁。其实这些见别人被抢劫、被欺骗、被背叛、被压榨,还号称仍旧应该宽容的人,往往是当自己利益被触犯的时候跳脚最快的那些人。他们有些是希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不懂得据理力争,这样,等他们想要不讲道理的时候就没人反  相似文献   

8.
记者和部长交朋友,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起码是心理障碍,因为中国社会历来讲究官本位,老百姓怕官,当记者的也不能免俗。 但是与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相处,却没有什么障碍,很容易沟通。她的诚恳,坦率,善解人意,古道热肠,很快就解除了你在高级官员面前的拘束。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如果简单地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很赞同吴仪  相似文献   

9.
散木 《领导文萃》2011,(5):113-117
中国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良性传统。 中国古代历朝的官员,大多是自幼入学,随之开始读书(经史子集),目的是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子的价值理念,经过若干年严格的训练和伏案阅读的习成,在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  相似文献   

10.
<正> 许多人总想做几百万、几千万、上亿元的大生意,总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财源滚滚。潇洒地做一回大老板。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难以梦想成真。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些人赚钱心太急了,不愿当小老板,不肯从赚小钱做起。其实,小生意也可以带来高利润,一样可以赚大钱,丹麦华人富豪石太久的发家史就证明了这一点。 1965年,石太久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相似文献   

11.
"官"随"观"转     
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识。但有一种人观念意识中掺杂了太多的其他成分,受到太多的羁绊,这就是官。人在江湖,固然身不由己,人在官场则更多的是心不由己。官的观念最易受上级影响。上级也是人,但在许多官的眼中又不仅仅是人,而是权力的化身,因而也是“真理”的化身。不管自己原先有什么想法,也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一旦上级发了话,马上就要与其吻合,稍稍慢了点心中就会不踏实,怀疑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怨自己没有及时从上级的片言只语中嗅出点味道来。中国历来有权力崇拜的习惯,把上级或管治一方的官员称为“父母官”,其实父母恐…  相似文献   

12.
<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这句名言生动诠释了忧乐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颇为契合。在新时代,我们应发扬光大先贤思想精华,涵养新时代的忧乐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为党尽责的政治品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品德与胸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相似文献   

13.
<正>《争臣论》是韩愈有感于贤士阳城被荐为谏官五年,每日饮酒,为官不为,未尝言事而作。韩愈严正地指出:"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如辞官不做。作者站在儒家积极"用世"的立场上提出,有道之士"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兼济天下",而且更进一步指出谏官应敢言直谏,不顾个人安危:"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相对于儒家的为官当为伦理,作为党的干部,更应该修炼和践履勇于担当、恪尽职守、发奋有为的从政之德。  相似文献   

14.
姜钦峰 《领导文萃》2013,(15):117-118
春秋战国时,魏安釐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话,鲁仲连勉强能算一个。"安釐王不赞同,说:"鲁仲连老是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无非为了做给别人看,此人表里不一,不是真正的君子。"这时,孔斌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作之不止,乃成君子。"管他真心还是假意,就算是演假戏给别人看,只要坚持不懈地演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弄假成真,成为真正的君子。有一个流浪汉,冬天没衣穿没饭吃,饥寒交迫。当他从一个  相似文献   

15.
刘杰 《办公室业务》2014,(15):31+42
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延安精神内涵的理解跳出政治范畴从人的角度加以把握。当延安精神集中体现为兼济天下的担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时,这种大众化的延安精神更能深入人心。倡导延安精神大众化,是因为它不仅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更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官官相危     
若无觉醒公民在法治下的冷静监督,官场畸斗不会通向新制度的生成,而多半是经由公开祭旗或默不示众的洗牌,恢复到官们曾经熟悉的秩序,同时滋生许多新的不公。"官官相危"并非什么新事物。在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时期,要是有一点窝着藏着的东西被上级锁在保险柜里,不听话就会被抖出来让群氓如蝇慕膻地揪批。在一个公共话语被道德洁癖化的时代,谁握有更多的他人检讨书,谁就有更多的实际控制权。表面上官怕民告,实则还是怕被丢出去成为官场  相似文献   

17.
正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而被誉为"补白大王"的郑逸梅,在其《艺林散叶》中记载了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一句名言:"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李鸿章究竟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尚需考证。不过,这句话流传甚广,也颇为不少人赞同。这话应分两方面看,当庸官、懒官、逍遥官、太平官确实容易,这样的官只有唱功、没有做功,见到困难就躲、碰到麻烦就绕;这样的官得过且过、政绩平平,不想干事、不能干事,也干不  相似文献   

18.
决策者说     
《决策》2007,(8):7-7
我不是官,也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政治。当官做人是前呼后拥,而我则经常是一个人上超市买菜。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人的官场生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辆汽车上了马路。那些闪烁的红绿灯,那些高清晰的摄像头,再加之自己情愿与不情愿装在车上的行车记录仪,都是限制司机任性的监督眼。官员自己直接的上级以及纪检委、监察局、检察院、反贪局、审计局、组织部、公安局,哪个都是官员人生之路的红灯与路标,提醒着为官者什么时候要止步,什么时候要减速,什么时候不能掉头,哪里是压不得的双实线。谁任性、谁路怒,谁就会被吊销驾驶执照甚至遭遇车祸。有些官员总以为自己马上就到了终点站,可以在没有交  相似文献   

20.
汪朗 《领导文萃》2006,(10):111-113
人们活着需要吃饭,然而吃饭却不仅仅是让人活着。中国古人已然认识到吃饭具有广泛功能。祭祖礼神,期友会亲,报上励下乃至安邦睦邻,往往都要好酒好肉地来上一顿,似乎只有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死死活活各色人等腹中涨饱嘴上流油,社会方可安定,天下才能太平。因此,中国改朝换代之事虽不少,但承办官饭的光禄寺之类的机构却要始终留存,碍难裁撤。既然吃饭并非仅仅为了活着,自然需要建章立制,以更好发挥其功效。其中有些属红头文件,载于各朝典章,更多的则是民间习俗,需要细细体察。弄不清其中名堂者,请人吃饭,往往砸锅。据《清代野记》记载,道光年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