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秦似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杂文家。从艺术辩证法的角度来看 ,他的杂文之所以获得成功 ,就在于他在创作中能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艺术性地处理各种不同因素之关系。从内蕴和艺术这两个层面看 ,其杂文中真与假、偏与全、情与理、景与情、直与曲、形与神、庄与谐、纯与杂等诸因素辩证结合 ,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鲁迅杂文的讽刺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巧妙的隐蔽性和无与伦比的深刻性,从而形成了其杂文尖锐泼辣、吞吐曲折、幽默冷峻、深沉凝重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3.
李升平的杂文是当代中国杂文界的特色景观。作为“党风记者”的李升平敢于直面现实,带着鲜明的理性批判精神,对假、恶、丑的东西进行无情地曝光,其“锋芒”所向,可谓之与时偕行,与时俱进,浸透着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和深沉的平民情结。李升平杂文的讽刺艺术,能够让形象说话,通过真实的、典型的讽刺对象,寓意讽刺使其达到应有的生动性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杂文是他最得心应手的武器,他对这种文体确实有某种程度的偏爱。他认定杂文是“和人生有关”的一项“严肃的工作”,因为有人需要,也“有人憎恶”。鲁迅的杂文具有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它撕去旧社会的假面,展现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它总结了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提供了返观历史的一部“信史”;它还着力于对作为民族心理特征的国民性的解剖,更使鲁迅杂文具有极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杂文标题的制作艺术浓缩了杂文写作的特殊技法,从赏析杂文标题入手,并进而掌握杂文写作的一般规律,是一条被忽略了的、切实可行的简便途径。  相似文献   

6.
延安整风时期,随着鲁迅式杂文的兴起一时,杂文的批判现实倾向受到置疑;金灿然以《一得书》为“新杂文”的代表,肯定了这种杂文创作模式;然而强势的党文化力量使得“新杂文”并没有蔚然成风,最终革命内部批评成为杂文创作的畏途。  相似文献   

7.
鲁迅把深刻看取的社会世相与传统的文学意象有机融合 ,成功地创造出了其杂文的社会意象 ,以之作为其文学特别是杂文社会批评的重要文学因素。鲁迅杂文的这种社会意象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更是鲁迅杂文文学性的重要显现。它成功的艺术表达成就了其在思理、认知、感染、审美等多方面的艺术效果。通过对鲁迅杂文中社会意象表达的艺术效果的考察 ,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味鲁迅杂文的艺术风采 ,从而更坚定地确认鲁迅杂文的文学属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诗话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大线索中:一、在单部诗话之体上,有"论诗及事"和"论诗及辞"之体的承传;二、在诗话汇编之体上,有分门类编之体和据人而编之体的承传.诗话体制的承传,从内在影响着我国古代诗话发展的走向,决定着古代诗话多方面价值的展开.  相似文献   

9.
这里,拟分上、下两篇,分别以诗人邵燕祥、剧作家魏明伦、小说家王小波为例,对活跃于今日杂文创作园地的一支特殊的作者群体——文艺家型的杂文作者——作一研究,分析其创作动因,揭示其创作特色,并以此来显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杂文创作的成绩,挖掘近20年来杂文创作中若干规律性的东西。本文为上篇。  相似文献   

10.
1992年以来,我国的杂文创作在题材、主题,形式、技巧,数量、质量,创作队伍、创作园地等方面,都较1992年以前的两三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期。但在繁荣发展的背后,由于主观的、客观的原因,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严重缺陷之处。  相似文献   

11.
学术研究是促使人类走向坦途的重要活动,具体到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学术研究则象征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前进方向,象征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价值取向、智力水平和尊严。时下我国的科研院所、各大高校等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则形成了僵硬的量化指标。尤其是在社会科学界,研究成果只用专著或论文的多少、长短来衡量,这当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术管理方式,但一味地过分追求某种形式的东西而忽视学术的内在动力及其精神显然是不尽客观的。鉴于此,本刊特开设“学术短论”栏目,刊发有一定创新精神、短小精悍的学术短文。为思想的光芒一片蓝蓝的天空,给思考的阵痛一块分娩的容身之土,以期挖掘培养年轻的学术新锐,为国家学术的繁荣昌盛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杂文艺术具有独特的个性:散文诗体是其杂文体式系统的核心,比兴、象征是其基本的艺术运思与表现方式;文体上杂糅综合,设言造语上则富于曲折与奇智。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寓言的表述方式,与神话这种最具隐喻性的文体比较来看,神话的隐喻建立于同一性的基础之上,寓言隐喻则是建立于相似性的基础之上,并且是以寓言中故事的整体作为喻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意义的表达来看,隐喻追求意义表达的新颖、独特和丰富,寓言则追求观念与意义表达的明晰、普遍。认识到隐喻与寓言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对于隐喻性文体如神话、寓言等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对于人们认识到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题材的“非重大”性和对普通人物命运的关注是吕幼安小说的显著特色,以人物个体对环境及人物自身的感知为叙述视角,揭示人物深层的精神空间是吕幼安小说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自70年代末以来,大多数杂文作者都能以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本着唯公理与正义是从的精神,创作了大量无愧于时代、历史、民众的优秀杂文作品,为中国的思想解放,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这里,时活跃于今日杂文创作园地的一支特殊的作者群体--文艺家型的杂文作者--作一研究,分析其创作动因,揭示其创作特色.并以此来显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杂文创作的成绩,挖掘近20年来杂文创作中若干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鲁迅后期为什么会专心致力于杂文的创作呢?其根本原因,并不是“非功利观点所致”,恰恰相反,正是源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18.
鲁迅以“且介亭杂文”命名自己1934—1936年间的杂文,强调此间写作与“周围的情形”的密切关联。鲁迅用“且介亭”为题强调半租界的环境,不仅强调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上的杂糅与交叉,更强调资本市场与专制政府的合谋,尤其是其联手对革命文学进行的压制。在这样的压迫下,鲁迅的反抗也就具有了更明确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如何在“且介亭”中想方设法写出诗史般的杂文并使之与读者见面,如何“带着镣铐进军”,是鲁迅彼时最重要的任务。换句话说,“且介亭杂文”本身就是鲁迅在这一阶段反抗和突破文网的成果,它们既是“且介亭”处境的体现,也是这一处境的产物,因而独具一种特殊的历史意义与艺术特征。“且介亭杂文”一方面是“含胡”的,以迂回、智慧的斗争方式面对审查;另一方面,鲁迅在杂文和《故事新编》里都使用了借古论今的方式,取道历史而批判现实,这也成为其后期杂文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作品在艺术地再现海难的同时,赋予它以现代生活的底蕴和内涵,对其作出现代阐释和解读,以应和现代观众这一“接受主体”,使观众能够在现代生活的背景中与之进行超时空的对话和交流。观众强烈的反响正是这种对话与交流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文艺理论与创作理论在总结文学创作中主客结合规律问题上,我们认为是不够完善的。创作理论不能全面反映创作现象,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以生活为蓝本的创作是主客审美结合的唯一方法。其实,在创作实践中,大量存在另一种以意赋形式的创作,即作者先有强烈主观倾向,然后再在生活一寻找生活素材,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宣泄作者的主体意识。本文拟对这种以意赋形式的创作方法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