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人物。他一生中,不仅在政治上产生过一定影响,在兴办实业、发展民族资本方面,作出过贡献,而且办了许多教育事业,提出了不少颇有远见的教育观点和主张。过去研究张謇,侧重于政治与实业方面,对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不够。本文拟通过通州师范学校的创办及其早期发展情况的初步分析,反映张謇教育思想的某些侧面,以期对研究张謇、研究我国近代师范教育起参考的作用,对今天搞好师范教育也有所借鉴。 (一) 张謇是我国最早倡议师范教育者之一,并亲自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我国近代之有师范教育,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9)创办的南洋公学,其所设的四院中就有师  相似文献   

2.
张謇和柳诒徵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张謇兴办实业,亦强调教育救国,积极支持教育改革并兴办了一系列新式学堂;柳诒徵不仅是历史学家和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也是长期亲执教鞭战斗在第一线的教育家。他们的人生存在着交集。1901年柳诒徵至南京江楚编译局任职,得到文正书院山长张謇的赏识。1903年柳诒徵和张謇都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倾力于新式学堂教育,并在一些学校中共事,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至1922年,张謇关注到了新兴的“学衡派”并认同其部分观点,与柳诒徵是“学衡派”的中坚不无关系。张謇与柳诒徵之间的交往,不仅有共同的交往圈,更是相互赏识且志同道合,在这种基础上的交往推进了教育近代化。  相似文献   

3.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思想家。他所作诸多历史贡献的重要基础在于兴办大生企业集团,而大生企业集团成功的基础主要在于企业制度创新。张謇利用股份制兴办中国第一个民营企业集团,把爱国爱民作为企业上下一心的价值理念,并建立机构精干、章法严明的企业管理机制,推行将管理人员经营劳动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的分红激励方式,实行重视市场营销的经营方针,实施重视人才开发与管理,重视新式教育的发展战略,实行从实际出发、人性化的劳动制度等,为中国近代企业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张謇将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与务实精神相结合,重视企业制度创新,这成为近代大生企业集团保持较强竞争能力的首要条件,对我们在新世纪里办好中国企业,壮大民族经济实力,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在兴办实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倡导勤俭的思想、精神、品德,更有着身体力行的实践和传承,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勤俭思想内涵丰富且颇具特色。认真研究张謇勤俭思想,并加以弘扬、拓展和创新,对加强当前南通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謇与清末民初南通的慈善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政局变幻,张謇立足南通,致力于实业,教育、慈善事业.成果卓著。其慈善事业主要包括兴办新育婴堂、养老院、残废院、济良所、贫民工场等。为兴办慈善事业,张謇取法西人,虚心借鉴;广开渠道,多方筹措;立足南通,自治为本。慈善事业使张窖倾注大量财力,精力。在纷繁芜杂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由张謇兴办的南通慈善事业取得良好社会效应,赢得世人赞许。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张謇、荣德生的职业技术人才培育之道的基础上,阐述了张謇、荣德生他们所创建的大生集团和荣氏集团虽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并不相同,但在兴办近代新式企业的过程中,都从实际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将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职业教育贯穿于始终,培养了大批实学实用、学以致用的职业技术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杰出的民族实业家张謇、荣德生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成功之道,为今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师范教育,是张謇创办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基点,又为他心力所注。张謇在长期的师范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通州师范学校创办过程中,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师范教育思想。对张謇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实际上从他在世时已经开始,尤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张謇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上的地位、张謇创办师范教育的原因、张謇师范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张謇师范教育思想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张謇的南通慈善事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改造了的南通传统慈善机构。其二,是采纳了的近代慈善机构。其三,是服务特殊对象的慈善机构。张謇从事地方慈善事业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变化过程,即由绅士职责向“通于政”的嬗变。张謇的慈善事业特点鲜明,既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又凸显了张謇的个性特征。他兴办的慈善事业直接造福于南通社会底层百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时人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一生成就了诸多辉煌的事业,积极倡导、负责、发起、筹备博览会是其辉煌事业的一部分。在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缅怀张謇的博览会事业具有特殊的意义。一、张謇负责中国参展意大利米兰博览会1905年清廷应意大利驻华公使之请,谕令各省“备品赴赛”。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教授 ,多年来潜心张謇研究 ,极富造诣 ,蜚声海内外 ,现为张謇研究中心顾问。值此以张謇先生亲手创办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为前身的南通工学院九十校庆之际 ,章教授拨冗命笔 ,特给本刊寄来此文 ,为我院校庆增辉添彩。文章引述了民国十五年(1926年)六月张謇先生书赠天水籍通州师范毕业生王新令的诗卷内容(未逾两月 ,啬公即师归道山 ,此几于绝笔矣) ,绍介了赠诗的由来及相关历史背景。藉此 ,充分展示了我国近代教育家张謇先生对兴办教育的呕心沥血和对年青学子的诚挚情愫。章教授文章之题定为“百年树人 ,一往情深” ,实乃画龙点睛也。啬公在上世纪初即表现出的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当值得今日之吾辈效尤。谨向开沅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张謇以舍身喂虎的勇气和实干兴邦的志气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实业救国思想的形成是儒家文化熏陶,民族资本发展,时代危机敦促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张謇以棉铁主义为思想核心,兴办垦牧公司,践行农工商一体化思想。也许从大生集团所有权的易主来说并不完美,但从大生企业的发展和影响来看却非常成功,他兴办实业、发展教育、热心慈善公益,既促进了实业的广泛发展,也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实业救国的结局,大生集团的易主,折射出企业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謇的慈善活动对比他在实业领域的成就而言知名度较小,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却非常深远。对张謇慈善活动的研究与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探讨是当今南通地方史研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张謇的慈善活动分为以创办传统慈善机构为主的早期和建立新式慈善机构为主的中晚期,张謇投身慈善活动的思想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和西方博爱思想,并在其慈善活动中有具体体现。张謇的慈善活动总体而言历时长、涉及领域广、模式新,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张謇的慈善活动不仅造福了当时的南通社会、推动了南通的近代化进程,更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张謇和陶行知生平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他大力办实业,兴教育,对中国工业、农业、教育近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毛泽东说中国近代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其实,张謇办实业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他提出了“父实业、母教育”,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以及“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关于张謇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人们是没有怀疑的,且已有不少文章论及。至于张謇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至今仍未有文章加以论述,也许人们是不敢想象的。然而,笔者通过对张謇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初步研究以为,张謇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位极其伟大的开拓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5.
张謇在其一生的办学实践中,极为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他在大力推广乡村小学、兴办乡村师范、建立农科学校的同时,还致力于乡村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发展。张謇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现代乡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推动了两淮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张謇既是近代最具代表性的实业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张謇创立了中国的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同时构建了早期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特别是对南通早期的师范教育、职业教育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謇的基本教育理念是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强调“学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重视“基础类、师范类、社会类”全方位教育。以此为指导,张謇在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为近代南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謇在兴办教育的实践中,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及教育经验,顺应社会发展与南通地方自治的需要,以补充学校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完善社会道德、改良社会风气、培养专门人才、推进“地方自治”为目的,在南通兴办了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形式多样的,包括综合性、专业性、职业性的一系列社会教育事业,对促进南通地区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实践活动也丰富和发展了张謇的社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张謇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程绍珍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著名的实业家,又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在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大声疾呼:“忧国者以为救国之策,莫急于教育”。并且把他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为开创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教育救国...  相似文献   

19.
张謇被称为"中国近代两位水利导师"之一,淮河的治导是张謇费心力最多的水利问题。以张謇导淮为契机,中国开始逐步培养专业水利人才;张謇导淮时所设北洋政府导淮局(后改为全国水利局)是国家级流域管理机构雏形;区别于传统的治水,张謇导淮把工程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早期近代型水利工程设计的思路;在中国水利史上,张謇导淮上承传统官僚治水、经世致用之学治水,下启近代专家治水、科学治水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张謇在事业上的成就是以爱国主义为其动力的。张謇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首先表现为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忧国忧民之情进一步转化为救国救民之行;其次表现为自强不息,终于走上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第三表现为开拓创新精神,开创了状元办厂的先例,影响了一代士大夫群体;第四表现为务实求实精神,重视实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使其信念变成了现实。由此,张謇同当时的先进人物一样,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