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环境伦理学视野提出了评价日常消费方式的环境道德标准 ,并循此思路透析了现代人日常生活消费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以及其所隐含的环境道德问题 ;确立了新型的环境伦理消费观 ;揭示了追求绿色消费方式 ,共创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2.
从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可持续消费的内涵形成机理及可持续营销的良性互动关系提出了新的观点。对可持续营销的特点、基本观点、营销战略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可持续消费的内涵形成机理及与可持续营销的良性互动关系提出了新的观点.对可持续营销的特点、基本观点、营销战略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环境资源约束下的可持续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消费活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日益增大的压力,尤其是各种不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已经成为阻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将人类从这种尴尬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必须对指导人类行为的观念进行重大调整,而这至少需要从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这四方面积极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设可持续消费的新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发的、感性的甚至是被蒙蔽状态下的自在消费转向在自觉的、自由的状态下的自为消费,获得人类理性在消费范畴内的觉醒与解放,这就是建设可持续消费新形态的基本涵义.只有建设可持续消费的新形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可持续消费及其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消费是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消费需要的资源的前提下的消费。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动力和最普遍、最广泛的取向性行为。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建立可持续消费指标体系子系统,该子系统应包括消费水平指标、消费结构指标、消费环境指标、消费质量指标、消费效益指标几大板块  相似文献   

7.
对西部独特地域的环境伦理学进行了初步探讨,考察了西部环境伦理学建立的必要性、西部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主题和范畴等,并对环境与价值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论可持续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述可持续消费的基本理论及其消费原则,找出可持续消费实现的基础.从而明晰了人们的消费哪些是可持续的,哪些是不可持续的,进一步规范了人们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困境及其基本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可持续消费模式历史和现实维度的考察,分析了中国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面临的个体或群体消费模式呈现出来的消费主义倾向,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不足的状态与消费的可持续性之间、经济评价与伦理评价标准之间的困境;认为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是解决障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消费观念是对传统消费理念的修正 ,它提倡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 ,减少资源的使用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把消费行为限制在生态循环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析,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概念及内涵,在对当今社会各层面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公正为核心的环境伦理模型,使之能够在社会的各个群体:个人、企业、政府内部都相应地得到推广,并使这种伦理观成为当代人类自律的一种规范,真正的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是人类文明进入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阶段的必然产物,反映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及持续发展的伦理需要。简而言之,就是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造福于人类社会,达到自然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它涵盖着运用“和谐”这一自然规律范畴来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责任”这一社会规律概念来理顺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从而解决人类对生态与社会两大系统中的关系认识及其行为准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贸易与环境的冲突日益严重,发达国家基于对环境的保护及其他目的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了绿色贸易壁垒,国际环保组织也对GATT/WTO产生了质疑。在这种背景下,建立WTO的协议明确指出,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寻求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维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中,贸易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在冲突中融合。然而贸易与环境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来约束、协调两者的发展,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论述了环境伦理及环境道德教育的产生,旨在表明高校教育要冲破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些界限,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对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探讨,改变传统伦理的思维方式,尽快完善环境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主要回答为什么必须重视大学生消费伦理观的新变化,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伦理观有哪些新变化,以及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经济奇迹的背后是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环境质量的恶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何为可持续发展,就中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加以分析,并力求找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认为,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一方面依据我国基本国情,从我国人口与资源,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之间突出的矛盾状况出发;另一方面要依据经济发展和各种制约因素,不仅要立足于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为下一代人的发展需要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作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同时也是实践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实现的两大突破,即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大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18.
贫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贫困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环境。贫困可以以经济收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指标加以反映,但是一定与环境背景有关,而环境制约下的贫困至少有分散经济、封闭经济、脆弱经济和传统经济四种形态。本文认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由此推及贫困地区贫困与环境的恶性循环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境与贫困的四种互动变化方向。最后,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施环境战略,促进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