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平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两种绩效评价体系的特点,提出了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以扩展的平衡计分卡为框架,意图建立一个集成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企业经营和企业战略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和评价,运用网络分析法ANP确定指标的权重,从而体现了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最后,选择了一家电脑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延伸到企业内部控制领域,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治理问题和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理性选择,应从投资人、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五个维度的内部控制链提出构建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提出广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 ,应用企业治理理论来论证它的科学性 ,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从各自的利益角度 ,进行动态博弈而形成的一个多层次网状的制度体系。从而 ,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 ,企业利益相关者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遵循制度不断循序渐进 ,完善发展的制度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Miller和Friesen的企业全生命周期与D.Wheeler和M.Sillanpaa的纳入性利益相关者忠诚关系改进理论,通过周期性交叉运作,来建立企业统一目标体系下的他们各自目标的关系资本价值管理模式.该模式不仅尝试在理论上解决企业价值管理理论与实务"二张皮"的问题,而且制定了以平衡利益相关者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管理经济学需求估计和需求预测理论对关系资本市值管理模式以及绩效评价体系标准的可行性提供了验证工具。  相似文献   

5.
现行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各种困境,相应的绩效评价理论基础也存在缺陷。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为绩效评价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研究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模式重构,强调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结合,更有效地推动了企业价值创造、社会公共福利增长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有企业现行绩效评价体系是基于《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并逐步完善起来的,目前主要存在财务指标过重、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和缺乏国际化指标等问题。依据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利益相关者及国际对标等理论,应从EVA和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经营增长和利益相关者方面对原评价体系加以改进,以建立科学、有效的,全过程、全方位、分层次的国有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评价研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否有效,决定了其内部控制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包括内部的主体环境和外部约束环境,并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即包括企业自我评价和外部约束环境评价两个层面。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建立适宜的绩效评价机制对公共教育单位内部的高知识型员工具有重要的激励意义.文章从一些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高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指标,并采用DEA模型以高校教师为实证对象,验证了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企业中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出发,将明清徽商利益相关者分为封建政治势力、宗族社区、合作伙伴、顾客、内部员工五个方面.文章认为,徽商成功的经验之一就在于很好地处理了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他们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考虑提升了社会资本,促进了其经营绩效.文章同时指出,受时代限制,明清徽商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文章呼吁现代企业家应该通过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在经营中应该更关注现代利益相关者.  相似文献   

10.
根据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决策和行为相关理论,可以依托政府、社会组织、顾客等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外部刚性、柔性动力机制构建,依托股东、管理层和员工等内部利益相关者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内部刚性、柔性动力机制构建,实现以盈补缺与社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共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梳理企业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2.
企业控制分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外部控制是来自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控制。内部控制是来自企业管理部门的控制。包括遵循管理制度 ,保护资产的安全、防范和发现错误与舞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平衡计分卡的四维框架下,建立了以投资者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在财务维度评价中,提出了环境战略价值的概念,并分析了将GEVA和环境战略价值相结合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在学习与成长维度,提出运用卡普兰与诺顿的战略准备度思想来评估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公司环境战略的支持程度,并讨论如何从人力资本准备度、绿色技术准备度、绿色资源准备度、利益相关者准备度四个维度对公司的环境战略准备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与培训牵涉到许多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是教育与培训的“利益联盟”,关注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正当、合法利益,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应有承诺与责任担当。突破现行高职教育基本局限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评价视角,建立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架构,把高职教育之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纳入质量评价的视域,是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的应有视界。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内部控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是企业管理发展的结果.健全的内部控制是完善法人治理的重要保证正确处理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将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竞争优势以及企业创新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动态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提高,但过高的竞争优势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会由于组织惯性和利益相关者激励不足而对企业创新产生负面影响;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内部企业文化在企业创新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和竞争优势的互动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和“职业性”特点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的优先利益相关者是学生、政府、教师、企业和社区.我国职业教育问责模式存在的问题有:政府评估不够科学,过分强调量化指标;中介组织的认证缺乏约束力和影响力;学校内部教学督导只“督”不“导”,基层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被忽略.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问责制度,需要由单一的以政府为主的行政问责模式转换为以利益相关者为主的社会问责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责的实现路径首先要深化政府评估方式,注重“增值”的质量评估;其次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内部问责机制;最后要构建第三方专业化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给股东理论带来了很大冲击,该理论认为存在诸多利益相关者,它们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但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投入的资本与承担的风险不同,对企业的贡献与影响有所差异,因此在企业中的地位并非完全等同,企业应该对诸多利益相关者进行优先性排序,按照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贡献合理分配它们应得的企业控制权与剩余分配权。企业以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资本投入与风险担当为标准,结合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联系的密切程度,将诸多利益相关者依次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形成了差序结构。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优先性排序,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分配正义,也可以实现企业的有效治理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治理问题应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研究,中小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现状特征是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和监督权高度集中,而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区参与治理程度较低,为改善中小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应该完善法律体系和市场体系,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的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20.
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企业环境管理当中,以珠三角的纺织印染业为例,探讨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有效互动,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企业的环境绩效。最后,提出了企业环境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互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