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论者甚多。有人判定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有人认为是一篇抒情散文,还有人说,作者是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景物的描写为纬,来构思这篇散文的。 以上诸说,都不难从作品中找到例证,都有一定道理。不过,我以为《荷塘月色》就其终极意义而言应是一篇哲理散文,它所演绎的是一种人生生存的智慧;或者说,它简直就是对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一种形象表述;反过来说,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哲学原型。 《荷塘月色》的艺术构思是独到的。它通篇主要是写景,但却以一句点明心境的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篇;接着“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沿着荷塘”走去。这种开篇方法在中国古代写景散文中很难找到前例。不少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讲文选课,从来主张读原著。因为一篇好的作品,其价值必在自身,如果离开了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之类的程式介绍,便不能欣赏的作品,很难说是一篇好的作品。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首便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引起教学者们的纷纷猜测。有人根据写作日期的“一九二七年七月”,认定这是一种时代的苦闷,因此作品发映了时代精神;有人却考证说,当时作者  相似文献   

3.
散文情趣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趣是构成一切艺术魅力的重要特质。作为主情艺术的散文更长于抒写和表现主体从生活中体味的情趣。本文从散文的体制特征、新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情趣的生成和表现,以及作品情趣与创作主体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在句式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是”字句多,而又富于变化,形成了这篇又章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个特色。正确地理解这些句子结构上的特点,有助于准确地领会它的含义。 文中的“是”大多是表示判断,个别的表示强调。就其表示判断的“是”而言,有对物加以判断的,有对人的心境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先生是用他很高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技巧进行写作的。他的一生,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尤其突出。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的《荷塘月色》,是他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如果说月有园缺,花有荣枯,朱先生笔下的“荷香月色”,则永属清新生动,永葆艺术的魅力。 下边就几个主要方面,谈谈本文的艺术成就。 露与不露。古人云:“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朱自清在揭示本文的旨意上,是既藏也露的。他劈头一句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显然是他当时对  相似文献   

6.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它清丽隽永、脍炙人口,历来被公认为现代散文的模范.因此,介绍、研究它的文章很多.但是,长期来,由于各种原因,多数文章是对作品的艺术成就的探讨,而对其主题思想的研究颇少.甚至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其主题思想并不值得一谈.更有人认为作品情调低沉,主题消极云云.总之,这些看法都或多或少存在主观主义的毛病,用概念去套作品,从想当然出发推测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现已被选进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这篇作品的题目,一些有关的语文教学参考材料,都没有当做问题来谈,教师们对它的理解不大一致:有人说: “荷塘月色”应该理解为“荷塘和月色”,理由是写了荷塘又写了月色;有人说:“荷塘月色”应该理解为“荷塘的月色”,理由是写月色没有离开荷塘。大家都意识到:文题是表示文章内容的词句,它同文章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一篇好文章必须紧扣文题。凶此,准确地理解文题,关系到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意境美和动态美是他的散文的两大特点。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意境中意与境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荷塘月色》就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典范。优美的散文,还必须讲究构思,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构思方面,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眼”的安设。静态的事物动态化,在动态的过程中创造出动态美,这是朱自清散文的又一特点。他在写散文时,有意识地追求艺术审美表现的动态化,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就有着多姿多彩的动态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散文在人物描写中所建立的“忧郁感伤”的艺术品格 ,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 ,它与其他形式的散文也有显著不同 :一是减弱故事叙述的完整曲折 ,强化作者对人物灵魂和命运的认知感受 ,使作者成为人物遭遇的代言人 ,留下人物未来拯救的意义空白。二是在散文创作中以小说体式的一定眼光、感受、心理描写人物事物 ,提倡削弱对人物的全知权 ,只缩小视角范围地客观描写 ,并追求“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三是在创作中共同布置一种“忧郁感伤”意识作为这一类型散文的艺术特质 ,并把“注情于人、融情于事”作为这一类型散文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老舍散文研究的寂寞的,谢昭新《老舍散文艺术欣赏》是仅见的一篇专论.虽然已有了16卷本《老舍文集》中的散文专卷——第14卷,较完备收入了老舍解放前后作品223篇40余万字,早已有了由冰心作序的《老舍散文选》和由吴组作序的《老舍幽默文集》等,但是,读完老舍这些散文,让人感到他与鲁讯、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郁达夫、梁实秋、林语堂、梁遇着等前辈或同辈以文为利器、以文为自娱、以文为清志、以文为诗、以文为情趣、以文为学识、以文为人生等等,都难得是一路,与中国现代化散文的悲哀、忧患、苦涩、愤懑和屈辱的诗性情感和悲剧情…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的散文有一种情趣美,于世俗中追求美的情趣,表现出率真、轻灵和闲适.她的散文充满了情趣和机智;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映衬着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用天才和智慧,营造了一篇篇充满活力的美文,体现了现代散文的审美趣味.张爱玲的作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审美观照,正是因为其透露出的信息显现着超越时空的美感,使过去和现代在审美趣味上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2.
台湾散文是我国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乡愁、故园情”的散文里,能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故国怀旧,实是现代都市精神寂寥者的一种寄托和追求。故人依恋,实乃不同生存形态中的同一文化意旨。怀人思归,还委婉倾吐了寂寞高手们的心音:渴望“小家”与“大家”合二为一。在“自然景、山水魂”的散文中,表现了懵懂时代先觉者的锐敏。这既是自然山水的人化,又是人向自然山水探究的延伸。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和深沉的哲理思考,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物我为一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3.
散文被称为文学轻骑兵,又多是见之于报刊的短篇散章,所以很少给人以恢宏的印象。但是,当我满怀兴奋的心情,匆匆读完《济南八十年代散文选》这部书稿的时候,眼前呈现的却是一幅洋溢着时代气息与动人之情的多彩画卷。这使我们看到了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散文作者们,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引下,于我们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中,立足泉城,面向全国,甚至放眼海外,所创作的许多精美之作。这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看,都不能不说是难得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荷塘月色>作为公认的现代散文名篇,因为自身具备的张力,给解读文本带来了较大的空间.本文就争论较多的"颇不宁静"的问题,提出不止于政治、社会和伦理等范畴的"个体价值张扬、美人幻梦意识盲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读余秋雨散文总能给人一种宁静与厚重之感,寻这种感觉的来源:自然背景下呈现出的厚重的人文气息,无限沧桑和慧悟,哲学背景下显露的审美情趣。本文作者通过再读《文化苦旅》,从以下四方面来探历史背景下突出的独特审美心理,人生背景下显出的  相似文献   

16.
浅论散文的节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需要有一定的节奏。一篇散文(主要指有别于小说、戏剧等狭义的散文),要是没有节奏美,就不能算是一篇好散文。一篇散文,有了好的内容,美的意境,巧妙的构思,还需要有鲜明的、与内容和意境合拍的节奏,才能使人越读越有味,不仅使人知其理,会其意,且亦情随之转,神随之移,身心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散文不讲究节奏,则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是以真挚而绵密的情感激荡人们的心弦,那么他的《威尼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则是以旖旎风光使人赏心悦目。《威尼斯》这篇游记式的散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于1931年访问和游览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五个国家时写的,后来收在1934年出版的《欧游杂记》散文集里。《威尼斯》这篇游记,以作者在意大利的水上名城——威尼斯访问、泛游的游踪为线索,描述了威尼斯城的风光、景致和古迹。作者以敏锐的观察,状物的工巧,绘景的逼真,勾勒了一幅幅精致的彩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8.
一、情趣视点的追求每当读过一篇好的文艺批评文章,我总是在想,这本来被认为是理论文章的文艺批评的写作,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吸引人,阅读中间的心理感受,与欣赏具有足够艺术美的诗歌、散文、小说等语言艺术作  相似文献   

19.
一、散文写作的移情内蕴散文是抒情艺术,从抒情中言志。因此,散文作品不论写什么和如何写,都必须集中抒发作者的感情,抒情成了散文写作的中心。刘勰认为:“情者文之经”。“情”既然作为散文作品的“经”,它象一条主线贯穿作品的始终,把作品所写的各种内容穿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的内容虽然是零散的,但从写“情”来看,又是凝聚的。“情”使散文成为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品。作者在散文作品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作品的灵魂。作品有了灵魂,就有了生气和灵性。王夫之曾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散文风格独树一帜,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荷塘月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朱纯深的英译本为例,从修辞手段对等角度探讨如何在汉语散文翻译中达到风格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