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东近现代崛起的文化艺术新形态王启忠在《简论关东古代文化的艺术形态》①的小文中,笔者简要论述了关东古代文化艺术的形态,还有必要从发展流变的角度谈谈关东近现代崛起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如果说关东的“雄族”鲜卑、辽、金、满清“入主中原”是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日俄战争日本在辽东半岛租借地设立的关东都督府为研究对象,以档案文献资料中记录的关东都督府对东北调查文献为研究中心,探讨了关东都督府对中国东北军事、农业、工业、矿山、森林资源、交通、货币金融等方面的调查规模、范围及东北调查背景.  相似文献   

3.
东北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由于历史上民族隔离,封建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入侵等种种原因,致使东北的土地开发较晚,政治、经济、文化落后。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作关东、关外或北大荒。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有的人还将东北视为中国的“文化沙漠”地带。所有的中国文学史书几乎没有一家谈到东北地区的文学现象,好象这里从来就没有产生过文学似的。就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大家也只知在抗战时期中国文坛上出现一个“东北作家群”。至于其他作家作品大概都闻所未闻。为了使读者了解一点东北文学概貌,开拓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拟就近代东北小说的发展与趣味走向做一扼要概述,希望引起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高满堂 《今日辽宁》2014,(11):42-43
《闯关东前传》是我“闯关东系列作品”的第三部,也是收官之作。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中,这部作品连同我创作的《温州一家人》《大河儿女》三元连中。这是生活对我的回馈,观众对我的褒奖。  相似文献   

5.
《今日辽宁》2007,(5):9-12
2007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这份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中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地区性发展规划提出,未来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并首次提出振兴战略的总  相似文献   

6.
"一夕会"成立于1929年,是日本陆军中的秘密团体,核心人物为永田铁山。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就是由"一夕会"成员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关东军和"一夕会"派中坚幕僚紧密勾结,阴谋策划并付诸行动的军事侵略行动。在永田构想中认为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日本为此必须准备和实施国家总动员,同时为确保占有中国资源,必须确立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殊权益"。"一夕会"派在对华问题上与若槻内阁及陆军本部中宇垣派存在意见分歧,于是利用关东军占领中国东北的既成事实以及当时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国内困境,通过政治施压、陆军人事改革等手段,不断排挤宇垣派,最终实现权力转移完全掌握了陆军实权。迅即在"一夕会"派主导下,陆军制定了旨在侵吞中国东北的《时局处理纲要案》。1932年3月1日,在关东军扶植下"伪满洲国"成立,3月12日,日本内阁通过了《满蒙问题处理方针纲要》,12月25日,日本退出国联。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日本帝国主义再次挑起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7.
战略支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的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这是对大连城市功能的科学定位,更是实现东北振兴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8.
张岩 《今日辽宁》2014,(11):66-68
关于东北商人,有一部挺经典的电视剧,就是《闯关东》.这部剧里讲,曾经参加过义和团的朱开山和家人,先后逃亡到东北,先到老金沟淘金,又到放牛沟开荒,再到哈尔滨开菜馆、货栈、跑马帮,最后开煤矿……走一步是一步,这家人的产业是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9.
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讲述了一个寻找大清宝藏的故事,最后获得藏宝图的主人公韦小宝发现,宝藏在关外的大清龙脉所在地——鹿鼎山。金庸的小说常常有史实为依据,那么大清的龙脉在不在关外?关外到底有没有鹿鼎山和宝藏呢?  相似文献   

10.
张娟 《今日辽宁》2004,(1):10-13
自中共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战略决策之后,东北受到了世人的关注,辽宁受到了世人的关注。《今日中国》杂志的几位记者, 第一次走进辽宁……  相似文献   

11.
以日本遗孤为题材的《大地之子》是山崎丰子"战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在中日都产生很大社会影响的作品之一。作品取材于中国东北,故事置于二战后至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大背景下。山崎丰子从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战争遗孤陆一心的视角解读"二战后遗症"——日本遗孤问题,并描写了冬季严寒,土地广袤的东北自然风貌特点,塑造了大爱、宽容的东北人形象。《大地之子》将中国东北描写得鲜活、生动,比较客观地展现了当时中国东北的风貌。但是对战争的描写具有一定的民族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正>赵英兰教授所著《清代东北人口社会研究》一书,作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之一,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1年1月出版,全书分为九章,共计31万4千字。众所周知,人口暴增是清代社会历史的突出问题,而清代东北又是内地大量人口的迁入地,以至东北地区形成了移民社会。因此探讨清代东北的人口问题,对于清史、东北区域史以及人口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由于东北移民社会主要形成于清代中后期,距离现在很近,对于今天认识东北的社会也很有现实意义。有关清代东北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人口社会史的研究相对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自 2 0世纪 80年代兴起后 ,一直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面。其中有关近代中国沿海、沿江地区城市历史的研究已是成果累累。与之相比 ,关于近代东北地区城市史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特别是整体性的专门研究尚不多见。近日出版的曲晓范所著《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1 1月出版 )可称这一领域的一部力作 ,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 ,体系科学 ,结构缜密。东北地区地域广阔 ,城市星罗棋布 ,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住近代东北地区城市发展与变迁的趋势和特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者不是简单…  相似文献   

14.
东明 《今日辽宁》2007,(4):8-10
近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经省政府研究通过,这预示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进一步开发开放的新乐章已经奏响。辽宁是东北地区惟一沿海省份。从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看,沿海地区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前沿地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发开放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途径。《规划》是统筹辽宁沿海经济带内各项开发建设的政策纲领,是区域内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共三章。本文则是从国家意义、发展条件、发展目标、政策区划方面加以解读,以便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15.
关东军自治指导部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在辽宁省设立了以日本人为主体的自治指导部。自1931年11月至1932年4月,自治指导部统辖关东军占领区辽宁各市县伪政权,为建立伪满洲国作了准备,伪满洲国成立之后,这种控制殖民地政权方式推行到整个东北,成为东北殖民地十四年政治统治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6.
日本关东军和满铁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两个最重要的角色。关东军挥舞军刀,以武力和阴谋成为日本帝国义侵华的急先锋,满铁则以“文装”的面孔推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主要从经济方面进行殖民侵略和资源掠夺。两者在侵华的总目标上完全一致,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但在“权力的统一”上又有所矛盾,相互争夺。本文拟以“九·一八”事迹前后为历史时期,揭露关东军和满铁相互勾结的侵华罪行,并阐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一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设立了若干侵略机关。主要有关东都督府(前身为关东总督府)、南…  相似文献   

17.
正大连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胶辽官话部分,但与东北方言有很大差别,反而与一海之隔的烟台方言十分相似。大连方言没有一声调且带有较重的鼻音的发音特点,被大家戏称为"海蛎子味儿",并因此在东北方言中独树一帜。大连方言的第一大特点是"土",闯关东移民带来的满溢泥土气息的语言在  相似文献   

18.
迁界,也叫迁海或内徙,是清顺治、康熙间政府强迫沿海居民迁居内地,以坚壁清野来对付郑成功抗清的斗争策略。其时间之长,地区之广,祸害之深,影响之大,实为清代前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迁界又是满清贵族统治出于民族歧视对沿海汉族人民的压迫措施,故清代史书讳言其事。经后世删改过的顺、康两朝《实录》,只在诏谕及臣工奏折中透露一些情况;至于《清史稿》的《世祖·圣祖本纪》,都只字不提,仅于《兵志》九《海防》及郑成功等传中以片语涉及①。因而,迁界始末及有关情况诸多未详。本文兹就所见文献资料,以浙江温州为重点,对迁界一事,概括为几个问题,略加论述如次。  相似文献   

19.
把握历史机遇构筑丹东开放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丹东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优势,开拓进取,拼搏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时机,以开放促改革、促改造、促调整、促振兴,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最近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实施意见》,这又为我们提供了加快发展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东北振兴和扩大开放双重机遇,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在开放中崛起。发挥自身优势,以开放的目光拓宽发展思路丹东是东北地区惟一一个既沿海又沿…  相似文献   

20.
1910年代初《盛京时报》的连载小说呈现了东北文学的新空间,营造了欧美国家的叙事空间并使之日常生活化,这使得当时的东北文学奉献出中、西两个文学空间.西式空间中有中式空间的叠合,中西文化元素在这一空间中交汇并且提供给文学创作以广阔的、超越现实社会的活动空间.借助西式空间,呈现了西方文化的观念层、制度层以及器物层的内容,曲折地表现出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的接受,但叙事细节仍有众多的中国尤其东北地区的元素,透露出其东北文化背景.而在中式空间里,则显示了中国社会内生性的变化,主要是婚恋观念和社会阶层观念的变化.与此相关,叙事追求上也发生了视角、语言等方面的丰富的变化.这一文学空间为当时向现代性发展的东北文学提供了宽阔的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