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东西南北》2014,(14):71-71
迪拜豪车多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最近豪车多到随手乱扔,也只有这个世界头号土豪之地才有。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迪拜街头停着大量落满黄土的豪车、无人认领,一些车主还"贴心"地把车钥匙留下。看着法拉利、保时捷等豪车停在路边,网友们大呼暴殄天物。本着环保节约的良好意愿,众多网友表示想组团去迪拜捡车。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东西南北》2012,(5):11-11
上海一汽车研究公司预计,2012年中国豪华车销量将增加39%,达到93.9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豪车市场。  相似文献   

3.
年轻时,开一辆经济型小车忙忙碌碌,车的主要作用是代步;等到事业成功、步入中年后,有了足够的实力享受豪车的舒适和奔放,生活的节奏却明显放慢了。这是城市女性汽车生涯常见的两种状态。开豪华车需要更多MONEY,能满足心理需求,开小车其实也完全可以满足代步要求。人生就是如此,唯有享受当下才会快乐。  相似文献   

4.
《东西南北》2012,(3):12-19
历史残酷。 每一代都常常认为下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社会对当前的“富二代”,似乎尤其如此——开豪车、比阔气,躺在父辈半生辛劳所创下的家业上混日子,或者干脆躲在国外不肯回来,除此之外,“富二代”还会做什么?  相似文献   

5.
贺莉 《唐都学刊》2006,22(5):149-153
寒山,中国唐代著名隐逸诗人;加里·斯奈德,美国当代著名生态诗人。20世纪50年代,斯奈德翻译的24首寒山诗在美国出版后,影响极大,为寒山诗在美国的流传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斯奈德在生活方式、诗歌创作理念、艺术手法乃至精神境界等诸多方面与寒山不谋而合,或者可以说是寒山的忠实追随者,但二者毕竟生活于不同的时代,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熏陶,因而也必然在隐逸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进而表露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6.
万绍红 《浙江学刊》2006,(5):114-117
通过对美国宪法制宪意图的解析,可以看出自由主义、民主政治是美国制宪者所批评的对象,在宪法上并不具有合法性。“共和”是制宪者们为美国人民选择通达自由与幸福的生活方式和宪法框架,这种“共和”的思想与模板来自遥远的古罗马共和国。对罗马的古典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中的共和主义内涵的比较,显示出当代新罗马共和派的理论启示,也可辨别出它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闻达 《今日辽宁》2015,(2):65-67
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大街,车来车往,大小车辆飞驰如电。约定见面时间到了,木头电动车鸣响着笛声由远及近。车停稳后,刘福龙从车上跳下来,很绅士地为我打开车门。"上车吧,把门锁插好!"他笑着对我说。2014年10月末,沈北农民刘福龙造木头电动车的故事通过媒体报道广为人知,配合着新闻图片,一时间传遍全国,秒杀了奔驰宝马等所有豪车。从那时起,我就一直  相似文献   

8.
近来,“富二代”、“穷二代”、“官二代”被舆论炒得沸沸扬扬。从成都富家子弟“豪车聚会”,到网络的“贫二代18条标准”,再到河南省固始县的“选举门”,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当前中国存在一个待破解的“传承怪圈”。同时,“X二代”的不同生存状态、不同的社会境遇,也折射出当前的一种社会生态,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9.
2008第十届北京国际车展已于4月30日在位于北京顺义区的新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本届车展展览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成为北京车展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届。人们意犹未尽,依然津津乐道于那些香车美女、豪车大汇展以及先睹为快的新车,怎一个"爽"字了得!  相似文献   

10.
雅皮士变了     
“雅皮士”一词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它的原文为Yupies(TheY0ungUforProfesiohals)即都市中的年轻专业人员,被简泽为“雅皮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的中青年白领。他们是美国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那一代人中的娇娇者,如今年龄大约在25-45岁之间。他们不仅有令人羡慕的学历、职业和社会地位,而且精力充沛、富于进取,是当今美国繁荣与发展的“助推器”,是政治与社会思潮的“晴雨表”。不仅如此,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坚,他们的消费与休闲方式又是美国人生活模式的“导航仪”,它的取向、变化会影响一代乃至几代美国人的生…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流行女歌手Lady Gaga被爆将邀请达赖喇嘛主持她与美国男星泰勒·金尼的婚礼,达赖已"接受邀请"。此事引发中国网民强烈批评。美国《生活与生活方式》杂志近日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话称,为配合达赖的日程,Lady Gaga把婚期调整到秋天,婚礼举办地可能在印度或泰国。该人士还  相似文献   

12.
过程哲学主张世界即是过程,中国禅学旨在明心见性。两者一方面是具有哲学意义的精神内核,一方面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在思维方式上息息相通,这是进行对话的基础。2013年6月4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美国汉瑞克斯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与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共同举办了“过程禅学学术交流研讨会”,过程哲学与中国禅学进行了国际视野下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13.
正虽然许多国人进入新富或者中产阶层,浑身名牌,出入豪车,可是体态上却暴露了一切。整个社会经过漫长的60多年建设,都没有在公共卫生、垃圾处理、体态维持和公共秩序上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的认知标准。当里约奥运赛场上各种美好健康肉体在电视机画面上喷薄而出,中国公众终于在民族主义的金牌榜和各种肤色小鲜肉的身体上找到安慰,暂时忘记了,在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正在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认真研究生活方式与道德观念的相互关系,探讨道德因素在生活方式变革中的作用,是伦理学研究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生活方式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稳定形式,它涉及人们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价值目标,也涉及人们的行为、品德和思想方式。个人的生活方式之间尽管有着巨大的差别,但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典型化的东西,它与个人的生活方式处于多样性的统一之中。为了阐明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必须透过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把握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方式的内容和演变。在我们社会里,经济体制的改革,给了经济、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工作以极大的推动。在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显著变化面前,原有生活方式的许多方面已与社会生活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改变原  相似文献   

15.
韩扑 《今日辽宁》2014,(4):78-79
正1930年,湄公河畔;黑色豪车,白色西装,红色皮鞋,富贵公子李云泰,就这样走向芳龄十五的贫家少女玛格丽特·陶拉迪欧(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原名)。当时,他刚从法国归来奔丧;她,则从小在印度支那长大,还在寄宿学校上课……传奇女子杜拉斯代表作《情人》中的女人,就是她自己;而其中的男人,则是辽宁抚顺富商之子李云泰。两人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众外交与美国对外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外交是美国外交的重要工具 ,已经成为美国对外政策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美国公众外交受到了美国各届政府的重视。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公众外交的特点、发展演变、主要活动及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所起的作用。美国公众外交的实质是进行意识形态的对抗和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曹劼 《东西南北》2014,(10):80-80
面对商店橱窗里的各款名牌包包,肉身凡胎的英国人不可能不动心。但你要在这个国家的街头,车厢里仔细留意,不少英国绅士打扮的当地人手中的公文包都是破旧得不行。这些抽得起雪茄,开得起豪车的英国人为什么在换一个公文包上这么"抠门"?其实和英国当地社会文化非常有关系。越是社会地位高的人,越不经常换公文.  相似文献   

18.
试析十月革命后美国资产阶级对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莉华 《学术交流》2006,35(4):185-187
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它的成功实践也给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活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美国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制与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和矛盾。因此,美国资产阶级对布尔什维克党企业国有化政策及其暴力革命的方式无比仇视。美国资产阶级的天定命运观和企图充当世界领袖的梦想,与布尔什维克党世界革命思想发生尖锐矛盾。美国资产阶级多信奉基督教,而布尔什维克党是无神论者,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这些难以调和的分歧和矛盾,是美国资产阶级敌视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们将在线活动与生活方式纳入到嵌入在线活动后的社会整体系统之中来剖析,则这一互动问题可分化为:作为一般社会行动的日常活动与日常生活方式的互动;作为特殊社会行动的在线活动与网络生活方式的互动。在线活动的新质特征使其具有要求生活方式转型的推动力;反之,生活方式作为在线活动的社会保障系统、目标导向系统和动力资源系统对其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样,上述两对互动体经过无数次的分化与整合,最终使得原有的社会行动体系与生活方式体系重构成为“新质的社会行动”和“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从而宣告工业社会的终结,信息社会的到来。其中,在线活动对网民生活方式的作用过程既包括其网络生活方式的形成过程,也包括其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匈牙利移民的美国化进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处于盛世的熔炉论在实践上作为神话的破灭过程。就其促成因素而言,其中既有美国白人的民族偏见与排斥,也有匈牙利移民对本民族文化难以割舍的情结,还有匈牙利政府为动员移民回国的努力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使匈牙利移民和其他外来移民群体一样,在适应美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保留着本民族的特征,由此奠定了美利坚民族多元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