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达 《东西南北》2009,(6):22-22
黄宏是我在小品界里最大的“绊脚石”和“隐患”,各方面都压我一头,我除了年龄比他大,其他什么都比不上他。他1973年入伍,我1994年参军;他是文职6级,我是文职7级;他住的是复式结构的四室两厅大房,我住的是三间一过道的老式小房;他曾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6次,军功章多得没地方挂,可怜我就一枚三等功奖章孤独地在宽阔的胸前晃荡;他当着总政小品喜剧艺术团副团长,我是团员;  相似文献   

2.
王锺陵 《求是学刊》2006,33(5):107-116
文章以为,处在社会政治学模式兴起并确立的历史时期,夏衍20世纪30-40年代的话剧创作,从总体上,呈现出一个大的回旋。他的话剧创作,两次受到尖锐的批判,一次促使了他创作的新生,一次却使得他从话剧创作中淡出。通过对夏衍20世纪30-40年代话剧创作历程的详细剖析,文章不仅揭示了夏衍剧作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对于这一时期中国文艺发展的具体情状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3.
老破烂     
在北京,我的第一个老板是老破烂。老破烂没有姓名,老破烂也没有老家。他的据南腔北调,是一种我从来没听说过的怪话。老破烂也没有年龄,不过这可以猜测:他的脸布满皱纹,他的半秀头已花白,应该是60多岁,或者70多岁,总之是个老年人。老破烂却爱做小。他做我的老板之前,我们就是邻居,也可以说是同室。我俩的屋子原是一间小屋,房东马嫂在屋中间立了一块五合板变成了两间小小屋,我的小小屋门开在院内,他的小小屋门开在院外。他先我半年住在这儿,算是老房客。我来时,他殷勤地一个劲地喊我大哥大哥。我觉得不妥,因为我估计他的年龄…  相似文献   

4.
兄妹     
他是比我早一分钟来到这繁华世界的孪生哥哥。 他的脾气倔,认准了一条理,便总也转不过弯;我任性、要强。他疼我。我从懂事起就知道。从出生至小学、中学,我俩形影不离。我10岁那年,有一次,我们一起去上学,几个高年级的男同学来抢我的书包,他和他们打起来,最后,他被打得鼻青脸肿。回家后,面对爸妈的质问,他指着我说:“我在保护妹妹!准敢欺负她,我就揍他!”  相似文献   

5.
魔衣     
尽管我看重服饰的优雅,然而平时却很少注意人们的衣着是否剪裁得至臻完美。一天晚上,在米兰,一次招待会上,我遇见了一位男子。看来,他四十上下,由于衣服线条完全、绝对的优美,显得特别精神,容光焕发。我不知道他是谁,我是在介绍客人时第一次见到他,所以叫不出他的名字。不过,晚会进程中,当我走近他时,我们便攀谈起来。他显得彬彬有礼,而且极有教养,只是神情似乎有点儿忧郁。说话也许过分随便了些——上帝保佑,我可没有这样的毛病!我对他的风雅进行了一番恭维,接着又斗胆询问了他的裁缝是谁。  相似文献   

6.
竖在北京北三环中路的那红色字牌很高,耀目刺眼。字牌单个独立:“北京观赏动物总医院”。望着、想着,有点心律不齐,脑部供血不足,但我不能错过这一处耐人寻味的都市新风景。挂号。专家号每个动物收费5元、普通号收1元。病历、处方、划价、付款、取药……与我们平日去的医院就诊一样手续繁多。门诊厅内三三两两进出着卷毛、黄毛、杂色或大或小的犬类、猫类,还有鸟、虫、鱼、龟之类。毫无疑问,它们都是由人携带而来。有一条狼狗,凶悍地竖着耳杂,吐出长舌。其喘息声在走廊里极阴森恐怖地回旋。套在狗脖子上的铁链握在一位意气风发而骠悍的年青人手中,他数着一摞人民币正在交费。  相似文献   

7.
个性差异是人类得以进步的基础,正如老虎都是一只一只的,豺狼才是一群一群的。我的一位小读者长大后,开了一家餐馆。他让我给他的餐馆取名,我笑着说,你是不是想用"皮皮鲁"。他说,当然想,但是不能。我问为什么。他说,皮皮鲁是中国几代孩子的童年象征,用"皮皮鲁"作为餐馆的名称,  相似文献   

8.
堕落     
一在我的办公室里有四个听差,其中一个叫迦里布,他是一个非常正直和非常守规矩的人。他在工作中小心翼翼,即使挨骂也不吭一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人。我是一年到头都坐办公室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他缺勤过一天。每天上午九点钟,我总是看到他坐在办公室的一张破线毯上,好像他就是这座楼房的一个组成部分似的。他是那么单纯,连什么叫做推诿都不懂得。另一个听差是回教徒,不知道为什么,整个办公室的人都有点怕他。我除了知道他会吹牛说大话外,其他一无所知。听他自己说,他的一个叔伯兄弟是拉姆普尔土邦的一个法官;他的姑父是桐格土邦的警察局长,于是大家给他起了个“法官先生”的外号,其余两个是婆罗门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证明,一个心系民众、公道廉洁的法官,即使在司法环境恶劣的社会生态中,也能够公正司法,不办冤假错案。几年前,美国联邦某法院有一位叫斯坎南的法官到北京访问,他要求接待单位能够安排他与我见一面,理由是他上次来北京时,我们之间的一次交谈令他印象深刻。接待单位便邀请我与他共进一次午餐。在餐叙中,斯坎南法官送给我一个已经译成中文的稿子,题目是"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并告诉我这是他将要在北京几所大学演讲的稿件。我当时想,这个年迈的美国法官准备在中国年轻的大学生中宣传美国的司法独立或三权分立之类的理论了。  相似文献   

10.
我问他人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他说是将来能找一座山,有一片自己的庄园.盖三间小木屋.他可以在里面安安静静地看书…我忍不住嘲笑他.这是多么幼稚的世外桃源梦想啊。他却很认真地说。只有做不到的人才不敢去想。对我来说.只要去做了.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喻欢 《社会工作》2009,(1):49-49
当我第一次见到阿诚时,他对我笑、拍手、跺脚,还握住我的手拍手。他妈妈说他一直是这个样子,不会说话,就是不停的在拍手、跺脚。我说,这也是阿诚的一种表达方式呢。我笑着对阿诚说:“你是在说你喜欢姐姐对不对。”  相似文献   

12.
林特别爱我,而我总是保持一种矜持考验他。但他那种求爱的方式把我的防线彻底摧垮了。有一个周末,林约我到荔枝公园见面。我赶过去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林站在一棵大榕树下,等我走过去,他突然拿出一束红玫瑰:静,嫁给我吧!让地王大厦作证,我们生生死死……没等他说完,我已幸福得泪流满脸。那一夜,在林租住的小屋,我忘情地扑在他怀里,拼足了女人的柔情,像一个爱情疯子,一遍又一遍地对他说“我爱你”。等我准备把一切交给他的时候,林却恳求:让我们的第一次留给新婚之夜。林的认真和正派,让我更有安全感。更爱他。于是,我们约定,春节的时候我们回家结婚。  相似文献   

13.
《东西南北》2008,(4):75-75
我的面前摆着一张读者评刊表。每天有近百张评刊表从全国各地寄到这里,但这张有些特别:黑色楷体,笔画工整,没有一处涂改,透着十分的认真。上面赫然写着:"我是一名服刑人员。"透过这张纸,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本质不错的青年,不慎触犯了法律,但他好学,喜欢读书;他稳重,待人真诚;他上进,拥有理想。这是他对本刊的意见和建议。也许,他也需要我们的帮助。这个下午,这张评刊表在每个编辑手中传阅着:他最喜欢的杂志是  相似文献   

14.
小记孙熙春     
冯其庸 《今日辽宁》2014,(10):90-91
我与孙熙春弟认识,一转眼已经十六七年了。记得20世纪90年代我到沈阳,得识孙治安先生,他给我看一方印章,问我刻得怎么样,我说刻得不错.是学汉印的。他听了很高兴,就说是他儿子刻的,希望我以后多教导他。这以后,熙春就经常与我见面。但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见面,我看的却不是熙春的篆刻而是书法。他写了一批魏晋简牍风格的书法,很有书卷气,很有功力,也很洒脱。  相似文献   

15.
正从出生开始,他就患上了渐冻症,身体没法带他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一张床,一台电视,一台电脑,搭建了他20岁之前的全部世界。20岁之后,试着写影评,3年过去,他成为职业影评人。12019年初,我差点死于窒息。那本来是一个愉快的夜晚。我写的一封信,将要出现在综艺节目《见字如面》里,那封信的内容是我向全国的女孩征友。我的母亲非常高兴,喝了一些酒,睡得沉,翻身的时候,她不小心把被子糊在了我的脸上。对一个23岁的小伙子来说,这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儿;可对我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6.
我有一位残疾朋友,叫胡胜。他是一位造纸厂下岗工人,老婆在外面打零工,家里还有一位读初中的儿子。胡胜靠下岗基本生活费与低保金近500元为生。这样的收入只能解决温饱。我认识他,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那天朋友邀我出来打扑克,打输了请吃夜宵。他是那种一看就觉得异样的人,我朋友悄悄对我说,他靠赌博为生,职业赌徒,打十回最少赢八九次,外号“飞天拐子”,在他家附近小有名气,他不论玩扑克、麻将,还是其他‘赌’玩意儿,样样精通。他本来家庭较困难,怎么能靠赌博为职业呢?俗话说得好,十赌九输。报刊杂志不是经常刊登很多赌‘圣’到澳门、缅甸等  相似文献   

17.
赵峰印象     
正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赵峰应该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大男孩。刚上大学那阵,他长得又高又瘦,一脸的稚气,整个一个阳光下的少年。我给他上过素描和白描课,给我的印象他对艺术的敏感性特强,一点就透,是个天生搞艺术的料。赵峰在学生时期就显得比其他人有思想、有胆识。记得他在一年级下学期就已经开始在画室的墙上裱  相似文献   

18.
宽大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的。”不过儿子又继续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臂和一只脚,他现在走投无路,  相似文献   

19.
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年龄上,胡绳同志都是我的长辈。胡绳同志是我的领导和老师。按照胡绳同志自己的说法,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同学”。70年代末,有一次去看望胡绳同志,谈话间有一位我不相识的朋友来访,胡绳同志向他介绍说:这是王梦奎同志,我的同学。看到来客不解的神情,我接着说:“五七干校”的“同学”。 我从中学时代起,几十年来一直是胡绳同志著作的热心读者。我从他的著作中得益不少,在治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文字表达技巧方面,一直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0.
本性的绘画     
<正>离画布几步远,坐在椅子上。凝视,一动不动面对画面,许久。我看到画室里的张祖英常态中的凝视。不知在静止中他脑海中流动的思绪,也不知他在审视中如何判断他的画面结构和色彩布局。我看到的是他眼中的专注和游离。我理解,这是一种理性的分析和素养的组合,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