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民政史新编》,会给人一种新颖、别致,耳目一新的感觉。读过一遍还想再读,不会有厌倦感。这本书,确有不同于其它史书,而能吸引读者的吸引力。那么,它的吸引力在哪儿,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自然是唯有亲自阅读,才能知其究竟,得出准确答案。这里,略作粗浅评介,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研究所和东北烈士纪念馆主编的《东北抗日烈士传》,共三辑。最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辑,并将陆续出版第二、第三辑。每辑约十五万字至二十万字。全书共选撰了一百多位烈士的事迹。《东北抗日烈士传》是一部反映东北抗日烈士的生平事迹比较充分,内容丰富,史实准确,评价恰当的传记。这里撰选的烈士事迹,以其历史的真实性和烈士的英雄业绩,给人以感动和教育。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广大群众和青年认真一读的。阅读《东北抗日烈士传》,将可以使我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是全国社会科学领域首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机构之一,自1993年设站至今,招收了九批共14名博士后进站从事研究工作。目前在站的博士后有5名,9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其中,有3名留所从事研究工作。十年来,我所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回顾总结十年来的博士后流动站的管理工作,我们感到做好博士后的招收、考核和培养工作,对出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1 这本书选编的有关毛泽东读书方面的文章比较有份量。篇篇都是严谨的史实分析与可读性并重。关于毛泽东读马列著作,从书中可确知他读第一本马恩著作是在1920年,那年他27岁,读的是《共产党宣言》,从此,他毕生坚持不懈。毛泽东是为革命、为事业而读马列终生不倦的,而且他读马列重在运用,必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读之。那么,为什么他晚年却犯了严重的错误呢?不妨一阅。关于毛泽东读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书中展示了他作为一个革命领袖在宏观上对自然科学表现出的特殊关注,提供了许多史实  相似文献   

5.
民政哨鸽     
永修县从1993年开始对符合安置条件的退伍兵实行立功人员优先,烈士后代优先,同等条件下超期服役和特种兵优先的原则。两年来,妥善安置城镇退伍兵251人,荣记三等功的23人,烈士后代5名,超期服役和特种兵退伍军人10人。  相似文献   

6.
周孜正 《社科纵横》2013,(3):113-115
1937-1945年日本侵华期间,中国留日学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群体,他们虽身在敌国,却依然怀着中国心。在日本警察的严密监视和检查下,他们不仅未受奴化,且爱国之心愈增。他们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爱国反抗活动呢?亲眼见证日本战败的那刻做何感慨呢?本文以历史档案为基础再现了国耻时期这些被忽视的特殊"爱国青年"们在敌国艰难奋斗的尘封往事。  相似文献   

7.
博士后工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年轻科研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院已走过十年历程。对十年来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展望,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找准问题、明确方向、不断完善,将博士后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状况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的基本情况 “文革”结束之后,中国的人才培养制度逐渐步入了正常轨道。1983年3月和1984年5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两次致信国家领导人,提议在中国建立  相似文献   

8.
尽管日本女权运动中还有很多课题需要解决 ,但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这是有目共睹的。那么谁是日本通晓现代女性观的先驱者呢 ?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 ,最早提出主张维护女权的又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福泽谕吉。一、福泽谕吉女性观的分期  通览 2 1卷的《福泽谕吉全集》 ,其女性观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从幕末庆应 2年 ( 1 86 6 )出版的《西洋事情初编》、庆应 3年 ( 1 86 7)出版的《西洋事情外编》至明治 3年( 1 870 )的《中津留别书》、明治 9年 ( 1 876 )的《劝学篇》 ,共 5 0篇。但《西洋事情初编》及《…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有没有节假日?古人是如何休假的呢?汉朝至隋朝,官员每5日放假一日,谓"休沐",意即沐浴和休息。唐、宋时期实行"旬假"制度,即一旬(10天)休息一日。一年36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由此可见,"读"对于语文教学是何等的重要.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作好"读"的文章呢?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具体教材出发,抓住下列训练进点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1.
转折点     
我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是从乡下那绑在大树上的广播喇叭里。那时,我正在乡下蹲点,学大寨。已是深秋季节,庄稼已经收割完毕。空旷的田野感染得我心里空荡荡的。考还是不考?这可是个严肃的问题。考,当然愿意了。读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可像我这样年近30岁的人,能录取几个呢,考上的几率有多大呢?万一落榜,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也不是轻描淡写说说就可以了事的(那时我已经抽调到沈阳市于洪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创作组,每月工资38元,属国家干部),你得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好长时间。树还活一张皮呢,何况人乎?!况且,考不上的可能性非常大。文革前,我虽…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互联网用户在网上究竟都在搜索着什么?它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一些国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据中国最大最受欢迎的中文引擎百度网站统计,该网站"十大什么是"是: 1.什么是基金?2.什么是权证?3.什么是股指期货?4.什么是股票?5.什么是电子商务?6.什么是爱?7.什么是3g(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8.什么是企业文化?9.什么是科学发展观?10.什么是oem(原始设备制造)?  相似文献   

13.
白昊天 《生存》2020,(5):0225-0225
对于喜欢画画的人而言,如果会有梦想,那个梦想会是什么呢?那定然都是美好的东西吧!我的哥哥姐姐已经去实现她的梦想去了,而我还在织梦……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面前,摆着俞秀松烈士从1919年到1928年期间寄给他的父母和亲友的十九封信件。这些弥足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由烈士的亲属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几十年冒着危险保存了下来。这些信件对研究俞秀松烈士和我国第一代共产党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是十分难得的第一手材料,也是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这些书信是先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读后,不能不为烈士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所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15.
常理 《学术交流》2007,(1):125-127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使世界的注意力再次关注“东方”。是什么力量改变了中国?中国奇迹发生的根源是什么?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功之路对东方社会和世界现代化有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在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上笔者采访了社会学家  相似文献   

16.
翻开14年前的卷宗,这样一个案例耐人寻味:1984年9月11日,民政部在江苏省宿迁县召开授予韩余娟革命烈士称号大会。会上,民政部代表,优抚局的负责同志宣读了《民政部关于授予韩余娟革命烈士称号的决定》,并向烈士的亲属颁发了烈士证明书。这次大会,是建国以来由民政部召开的首次革命烈士命名大会。今天的人们也许会问:中国烈士万万千,为何惟独韩余娟烈士博得管理全国烈士褒扬工作  相似文献   

17.
笑话     
好坏消息医生:告诉你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病人:什么坏消息?医生:我们得截去你的双脚。病人:那好消息呢?医生:对面病室的一个病人要买你的全部鞋子。  相似文献   

18.
博士后制度是一种组织、培养高水平科研队伍的有效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自1992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到今天,已基本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博士后规章制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整合资源,群策群力,采取有利措施进一步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做悖论?我在《悖论研究八十年》(见本刊1980年第7期)一文中,曾介绍过一些著名的例子。例如“说谎者悖论”:“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如果这是真话,那它便是谎话;如果确是谎话呢,那这句话又说了真话。这叫做“语义悖论”。另一个重要悖论,叫做“罗素悖论”,这是罗素的一个重要发现。“集合”是一个数学概念。“桌子”的概念包含世界上所有的桌子,但“桌子”这个概念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张具体的、真的桌子,所以“桌子”这个集合中不能包含“桌子”这个集合。再假定把所有“不包含集合自身在内的集合”合在一起,于  相似文献   

20.
“对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庆祝是必要的吗?我们所要庆祝的是什么呢?”这是R.科布发表在1989年1月3日《电讯报》上一篇文章的开篇语。的确,发生于1789年至1799年之间的大革命及随后的拿破仑统治时期,使法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经历了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未曾有过的人类屠戮和物质毁灭的时期。只要考虑到在法国大革命中数百万的无辜受害者,以及这场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那就不难得出结论,法国官方提出把1789年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