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小丽 《社科纵横》2012,(7):125-127
在甘肃丰富多彩的地方饮食文化中,最受各族群众欢迎、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就是兰州牛肉面。对兰州牛肉面的研究需要超越技术和经营层面,站到文化层面的高度,通过深入探索兰州牛肉面饮食文化的挖掘、保护、弘扬问题,丰富和拓展兰州牛肉面文化,进而推动建设甘肃"文化大省"。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7,(11):49-52
甘肃旅游业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发展方式粗放。推动旅游"二次创业",是甘肃旅游业发展现阶段的必然战略选择。本文介绍了旅游"二次创业"的概念,对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基础与条件做了研究,进而提出甘肃旅游"二次创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他们相识于微时,一起携手走过懵懂的青葱岁月,在各自的事业版图里笑傲江湖。从前看武侠小说,最喜欢看两大侠客因为性情相投而结为莫逆之交的江湖轶事。譬如李寻欢和阿飞,曲洋和刘正风,令狐冲与风清扬……在香港娱乐圈,也有这样两位高手,他们相识于微时,一起携手走过懵懂的青葱岁月,在各自的事业版图里笑傲江湖。一个是有着"怪才"之名的喜剧之王周星驰,另一个是具有"电眼"之称的男神影帝梁朝伟。  相似文献   

4.
每次我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去吃牛肉面,大概是应了那句话"胃识乡愁"。一次遇到英国人搭乘从拉面之乡开往青岛的火车,他不像其他乘客来一桶方便面充饥,而是取出好吃点的核桃酥与中国旅伴分享,我想那很像他家乡的"hot cake"吧。从这个角度讲,我所吃过的意大利面和意大利人经常吃的意大利面一定差之千里。  相似文献   

5.
甘肃中小企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甘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融资问题已成为甘肃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难是甘肃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中小板市场与甘肃中小企业融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6,(1):108-111
甘肃是文化资源大省,而历史文献是其重要的支撑。本文兼取广义的历史区域概念,通过对甘肃历代文献遗存时代与区域分布特点的条理性分析,认为明代以前文献遗存具有明显的两极趋势。一是"安史之乱"之后,"唐失河湟,宋弃凉蜜",甘肃大部分地区被吐蕃及其他少民族轮番统治,传世文献稀如凤麟。二是"安史之乱"以前,尤其是两汉及唐初时期,甘肃长期受中原控驭,经济文化繁荣,今天出土的大量早期文献,是甘肃造就"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的基石之一。因此,正确分析和理解甘肃文献遗存的历史、范围和内容,是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甘肃历史文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11):151-153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对甘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路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新常态背景下,甘肃如何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瓶颈和实现转型升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5,(12):50-53
本文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理论研讨会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牟慧芬 《社科纵横》2008,23(3):37-40
本文回顾了"一五"时期甘肃重点工程建设,并阐述了这一建设作为甘肃工业的奠基之举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吴晓军 《社科纵横》2010,25(9):107-110,114
近代甘肃人口流动对甘肃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解放、开化风气、振兴教育、传播和应用科学技术方面。在近代甘肃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又出现了外籍人士大量进入甘肃政坛中上层,垄断甘肃政治的情况。他们形成了甘肃主流社会特殊的利益集团,缺乏报效甘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受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流入人口又难以融入本地社会,造成甘肃财富的外流,堵塞了本籍人士上升流动的渠道等等。这一现象在本质上反映了近代甘肃与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1.
甘肃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关于"本真性"保护的种种争议。从理论上讲,甘肃传统表演艺术的诞生与延续是基于特定的社会秩序与文化生态之上,一旦与之分离,其外延与内涵必然会发生质变。然而,作为甘肃表演艺术子集的民族音乐、民族歌舞,它有着本地区人民意识形态领域的智慧和动态载体特点,如何能够将动态载体"定而能静"长久保存,这本来便是一个难题。毋庸置疑,鼓励文化原生地的社会群体,找回在外来文化日益渗透的时代大背景下逐渐缺失的文化自觉,从而主观能动地将凝结着先祖智慧的、底蕴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下去,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9,(2):18-20
甘肃是华夏文明名副其实的源头地区。由于甘肃地理位置特殊,这里还形成了富藏活态的藏传佛教文化、华夏民族秦汉民俗文化、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国境内的回族文化,它们交相辉映,相映成趣,与当代汉民族文化一道反映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变迁,它们都统摄于华夏民族的祖源地文化——华夏文明文化。新时代,为了更好地构建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价值符号,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诠释好中国智慧。重视甘肃的历史文化宝藏,为构筑"华夏文明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21,(1):69-72
甘肃位于黄河流域上游,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地位重要,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黄河文化保护弘扬示范区、生态经济带建设的试验区。面对黄河流域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挑战,甘肃要把握好新时代、新格局中的新环境、新任务,处理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抓好水源涵养、生态产业、城乡融合、文化传承和法治保障五个着力点,奏响黄河大合唱的"甘肃乐章"。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甘肃省委结合其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历史赋予甘肃的神圣使命,提出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21,(1):154-160
区域形象,是某个区域给人们的总体印象和整体感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河陇地区既见证过汉唐的繁荣,也经历了清代以来的衰落。宋人颂"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清代则体现出"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直至今天,甘肃仍是贫穷落后的指代。这些描述,是不同身份的人对甘肃在不同时期地域形象的表达。形象的变迁,表面是经济、社会的变迁,体现的是甘肃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动,是不同时期国家边疆经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6,(11):158-159
运用好电视传播媒体的传播作用,借力"一带一路"战略,依托甘肃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厚重的药膳文化,促进甘肃中医药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日益恶化,甘肃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精神,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作为促进甘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目标。本文从消费层次、消费增长率、消费模式及宗教对消费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就甘肃相对落后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从根本上拉动甘肃民族地区居民需求水平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8,(6):51-5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十三五"时期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也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本文在分析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康红英 《社科纵横》2007,22(5):98-99
洮岷花儿是流行在甘肃洮河流域的一种民歌形式,又叫"野曲"、"野花儿",本文从花儿的演唱地点、歌词内容以及"花儿会"中的某些风俗等方面论述了花儿的"野".  相似文献   

20.
郗永勤 《社科纵横》2002,17(3):9-10
本文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出发 ,在分析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对制约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甘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