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肖峰 《东西南北》2010,(11):77-77
凤姐,是一位被大众严重低估了的人物。 凤姐搅动了大众的是精心制造的一个“强烈反差”——一个“应该自卑”、“应该羞愧”的丑女,居然自信、自恋!居然反传统、反习俗地如此张扬!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科学活动是受我们所持目的和优先考虑的事项所限制的。我们作为科学工作者所关心的东西决定了我们寻找什么及我们看问题的种种视角。因此,一位人类遗传学家在观察一个社区时,他所看到的将与一位政治人类学家所看到的不同。当一个研究者的视角是由一个高度发展的取向组织起来的时候,我们便把被看到的东西当作一个系统来讨论,结果是取  相似文献   

3.
这本著作的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主题在于论证胡塞尔的“回到‘事物本身’意愿”,是追求哲学理论这一意愿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哲学理论先是被描述为“现象学的预期与承诺”,但最终却被认为是对现象学的超越,就象一位故事叙述者尽管作为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却想超越这一故事。坎斯特所揭示的这一及其他一些矛盾情形,被认为不仅表明现象学为了让其方法得到认可必须转向哲学,而且表明现象学的重要作用与其说在于对问题的解决,不如说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1937年4月27日,一颗顽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个聪慧的大脑停止了思考,一位身体羸弱、精神强大的男人离开了那个令人恐惧的世界——他就是葛兰西!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一个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但身残志坚、愈挫愈勇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一个身陷囹圄、不屈不挠,但被边缘化、被"抛弃"的意共中央总书记;一个思想虽然片断化,但丰富深刻、可进行多种诠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个痛苦地挣扎于情感与理智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微尘,是青岛的一位普通的市民,她数次不留名向灾区大额捐款;微尘,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频繁出现在青岛市各种公益活动中;微尘,是一个关爱他人的符号,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岛城的大街小巷;微尘,是一段记录城市文明的历史,它的所有资料被青岛市档案局永久收藏……如今"微尘"的影像即将诞生,目前,电影<寻找微尘>在青摄制完成.  相似文献   

6.
1998年10月19日,北京的一次遗体告别会上,死者家属发现,死者的眼球被人取走了。这是一起“眼球偷盗”案。因为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发现的第一个案例,各地传媒竞相转载。死者是位中年女性,眼球是被她生前所住的医院的一个医生摘走的。医生没有事先征得死者家属同意而摘取眼球,是违法的。死者家属提出索赔,要价50万元。摘眼球的医生是一位医学博士,很有敬业精神。之所以要“偷盗”眼球,据报道是出于白衣天使的人道精神。他在这个医院工作3年,包揽了院内所有角膜移植手术。这次碰到的一个病人,情况很紧急。患者被氨水烧伤,角膜斑痕处…  相似文献   

7.
韩洪昌  王丽 《东西南北》2008,(11):28-28
除了一颗惧怕失败的心,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奔向成功的脚步。华天出生在一个不平凡的家庭:爷爷华龙毅是我国空战史上第一位特等功获得者,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毛主席亲自授予"孤胆英雄"的称号;父亲华山从事航空工业,业绩突出。母亲  相似文献   

8.
周年悼翰老     
百岁落尘万巷悼,革命学业不乏陈;通古博今书浩瀚,赢得神州漫笛笙。2004年,一位108岁的老人离开了人世。他是一位大学问家,他涉足的领域很广,著述甚多;他是一位科学家,1955年被选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他是一位革命家,他为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从事“地下工作”二十余年,1951年奉周总理之召,回国工作,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为党和国家奉献身心;他是一位教育家,曾在桂林师范学院、北京大学等任教,他赞成蔡元培的教育方针,特别重视外国语的教育,晚年还组织中国国际文化学院;他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曾在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大同盟”工作…  相似文献   

9.
苏联科学院院士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德鲁日宁,是当今苏联史学界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历史学家,现年九十四岁。三十年代初期,他就在苏联史学界享有声誉,可以说是苏联史坛的前辈。他很早就被认为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在研究工作中重视史料,  相似文献   

10.
仰海峰 《求是学刊》2003,30(3):14-19
20世纪40年代之后,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构成当时欧洲思想界的一个重要主题,巴特是其中一位重要代表.与法兰克福学派从思辨角度批判大众文化不同,巴特主要从索绪尔结构语言学方法入手,揭示经过大众传媒这一中介后,大众文化如何将自己建构为一种符号机制,并在日常生活中将人们吸收到这个体制的过程.巴特认为,这不再是人直接被物所支配,而是人被符号创造出来的虚像所支配,这是现代意识形态的重要特征.<流行体系>是巴特结合结构语言学方法分析大众文化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1.
锐新闻     
正@俄罗斯警察逮捕了一个机器人俄罗斯警方逮捕了一个在街头做民意调查的机器人,而且它还有前科。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这个机器人在街上帮俄罗斯一位议员进行民意调查,被群众举报后,被莫斯科警方当众带走。警察还曾试图给它戴上手铐,但机器人的身形,让它手腕合到一起恐怕是困难的,遂未果。有意思的是,这台机器人恰恰是此前曾经两次试图逃离自  相似文献   

12.
三分钟阅读     
意大利被偷被抢者成立“联合会”最近,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市成立一个非同一般的组织,全称是“忧伤的被偷被抢者联合会”。25岁的姑娘克里斯季安·索基是创始人。她曾在马路上遭受抢劫。去年夏天,姑娘目睹强盗袭击一位从邮局出来的老妪后,遂产生建立防卫组织的想法。据索基解释,“之所以取这个名称,是因为我们都是受害者。心理上受到很大剌激。”联合会现有成员约2000人——都是受害者。他们每周一次聚在一起进行军事技能操练,为了以后能抓住小偷强盗。(丁永明)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演戏,"全身都曾经骨折过"的这位老艺术家不只是个老戏骨,简直是个"戏疯子"。都说爱戏如命,但在他眼里,戏比命重。他是一位赢得了中国几代观众共同喜爱的电影演员,是一位11岁走上影坛、80多岁还活跃在荧幕上的追梦人;他是一位饰演了一辈子小角色,却被观众称为大艺术家的探路者,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铺路石与见证人。他就是牛犇。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结识了一位年纪轻轻却已身价数百万的企业家,一身素装的他被请来给几十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讲如何挖到第一桶金。这位青年企业家有些腼腆,脸上还冒着汗。他说:“大学毕业后,我看准了一个新项目,就决心自己创业。没有背景,没有社会关系,没钱买厂房,借钱租了一个二百多平方米的作坊当厂房。每天跟员工们一起干活,  相似文献   

15.
正一批卓越女性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奖事件回顾:2019年国庆前夕,一批卓越女性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奖。其中,申纪兰、屠呦呦2位女性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于漪、布茹玛汗·毛勒朵、秦怡、都贵玛、郭兰英、樊锦诗等6位女性被授予"人民教育家"等国家荣誉称号;有56位来自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一线群众模范女性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事件标签:女性社会参与和贡献点评: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批卓越女性代表被表彰,既是对女性功勋模范人物的认可,也是对女性集体力量和贡献的一种礼赞。  相似文献   

16.
韩渝 《东西南北》2008,(11):16-16
湮没在历史中的不只是真相,还有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在中国,杨家将的一门忠烈深入人心,而潘仁美则是一个大奸大佞的小人。这个遭人痛恨的潘仁美在历史中真有其人,只是名字中间少了那个仁字,名叫潘美。只不过,这个历史中真实的潘美,却是一位足以被后人敬仰的正面人物。  相似文献   

17.
略论明茨     
俄罗斯联邦"知识协会"副主席、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十月革命史学术委员会主席伊萨克·伊兹拉伊列维奇·明茨,是当今苏联史学界一位重要人物.他在苏联所担任的学术领导职务,虽不及茹科夫那么引人注目,然而就他的资历来说却胜过茹科夫,是当今苏联任何一个历史学家都比不上的,他被人们称为"第一代苏联史学家代表".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06,(12):44-46
他是一位刚强的男子汉,但他却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温暖和滋润着流浪儿童受伤的心灵,为他们营造着温馨的家园;他是一位丈夫和父亲,但他却用宽厚博大的胸怀呵护和救助着一个个需要救助的人,为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9.
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1932年诞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是这个家庭的独生子。他母亲是一位技艺高超而又循循善诱的钢琴教师,从小对他精心栽培。拉兹洛9岁初次登台担任布达佩斯乐团的钢琴独奏,很快他就成了匈牙利和全欧洲闻名的音乐神童。他14岁获得李斯特·弗兰兹学院的硕士学位(这个学院的最高学位)。一年以后(1947年)他被授予李斯特·弗兰兹奖金,并且当年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音乐比赛中荣获第二名——  相似文献   

20.
张伟 《社会工作》2009,(1):59-60
她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只因18年前在寒风中抱回一名被父母抛弃路边的小生命之后,彻底改变了她的家庭和人生。18年来,她以博大无私的胸怀和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收养了一百多个聋哑智障儿童,为这些可怜的孩子建造了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走出无声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