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知识荟萃     
《蒙古秘史》是蒙古族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历史、文学巨著,其地位堪与汉族的《史记》相比。这部作者不明的珍贵文献能够保存下来,与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有相当大的关系。《蒙古秘史》写作于蒙古立国之初,蒙文原名为《忙豁仑·纽察·脱卜赤颜》。它记载了自成吉思汗第22代祖先至成吉思汗儿子窝阔台统治时期的蒙古族历史,着重叙述的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征伐四方的业绩。由于元朝统治者把《蒙古秘史》做为重大机密文件藏于翰林国史院,故而连参予修史的朝廷重臣也无缘得见。元亡后,《蒙古秘史》被明朝官员从深宫库房中发现,遂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高度重视。他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命侍讲火原洁、  相似文献   

2.
《元朝秘史》中的阿阑·豁阿感生神话,究竟是感天狼而生还是感光而生。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新的探讨。 《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简称《秘史》,下同)第26节写道: [孛端察儿]在没食物可吃的时候,就窥视着在崖谷中被狼所困住的野物,把[它]射杀来吃,[有时]拣狼吃[剩下]的东西养活自己,也养活了自己的黄鹰。[就这样]过了那一  相似文献   

3.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继承了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它的基础上使蒙古文学向前推进了一步.《秘史》的产生是整个蒙古文学史的一大转折,从此蒙古民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秘史》虽然从民间创作中吸取了很多的营养,但它作为蒙古书面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作品,其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它的书面创作.《秘史》翻开了蒙古书面文学的第一页,从此蒙古族书面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优良传统.它是一部文史不分的历史文学作品.用文学的手法描写了蒙古社会封建化的整个过程.《秘史》奠定了蒙古族历  相似文献   

4.
1983年至1985年,用了3年的时间我出版了《元朝秘史全释》(上、中、下卷)。对从事历史学、民族学、特别是东方历史研究的人来说,《元朝秘史》早就是一部有名的文献资料。我国的那珂通世博士曾把它称为“蒙古古事记”。它是一部蒙古民族留下来的最古老而又最大部头的古典著作。本世纪前半叶,著名的东方学家巴里托利多曾经把这部巨著称为“雄伟的传说式的叙事诗”。然而,俄罗斯伟大的蒙古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认为,  相似文献   

5.
蒙古汗国时期蒙古左、右翼军千户沿袭归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斯史家拉施特在《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中专节记载了蒙古军队的情况(以下简称《史集·军队节》),其中的左、右翼军为蒙古军的主力。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集辑资料,参照《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部族志》。对两翼军千户的沿袭繁衍进行考述,不仅能够澄清一些史实,还可以进而探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后蒙古军的归属及其对政局和以后元朝军事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蒙古秘史》是蒙古学、蒙元史研究必不可少的第一手史料。正是其所处的位置与自身拥有的价值意义,促成自上世纪以来研究、考证、笺注、释对等一系列工作的繁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有人对《秘史》的文化蕴层有所意见,但却是零星和不够全面的。①本文从物质文化蕴层、精神文化蕴层及其史诗性文学和语言价值几个方面考察《秘史》,以期对《秘史》的文化蕴层给予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述胪列。  相似文献   

7.
《蒙古秘史》是研究蒙古族历史的第一手史料,也是研究古代北方其他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是一部文学、军事学、民族学等方面的著作,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从道德层面分析其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涉及蒙古祖先传说的前人研究成果颇丰,其中以陈寅恪《〈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及韩儒林《突厥蒙古之祖先传说》两篇文章尤为精要。14世纪伊利汗国官修《史集》作为元史主要文献之一,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史集》依据蒙古祖先传说交代了其诸部分类,尤其是其记载保留了大量可与《元秘史》《元史》等东方文献记载对勘的部族源流传说;同时《史集》为蒙古祖先传说提供了完整的解说构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爬梳《史集》成书以前涉及蒙古、突厥祖先传说的波斯及希伯来文献,试探《史集》所提供的文献、口传信息以外的线索,从另一层面进一步补充《史集》成书的背景轮廓。  相似文献   

9.
乌兰 《民族研究》2012,(1):61-70,109
《元朝秘史》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学文献,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长期以来研究成果不计其数,涉及历史、语言、文学、宗教、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其中,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开始得最早,取得的成绩较大,受关注的程度也较高。然而《元朝秘史》文献学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继续扩展和深入的空间。例如在《元朝秘史》版本流传的考订方面,随着客观环境的逐步改善,某些方面已经有条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前进和完善,有必要对以往的研究做些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从译学价值谈《蒙古秘史》杨才铭(一)我们能不能断然地说,没有翻译,就没有《蒙古秘史》的现在?或者说,没有奶译,就没有风靡当今世界的“秘史学”热潮?我觉得完全可以这样说,因为这是事实。《蒙古秘史》(以下称《秘史》),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足以值得矜夸的神...  相似文献   

11.
《元史新编》《元史新编》为清代魏源所撰,共九十五卷。内本纪十四卷,列传四十二卷,表七卷,志三十二卷。《群盗》、《杆老》、们自逸》有目无文。史料据《元史》,兼采《元朝秘史》、《元典章》、《元文类》和元人文集,对太祖至宪宗四朝的史实和元代西北地理沿革,作...  相似文献   

12.
1 在12世纪以前,蒙古族实行以男系为主的个体家庭和族外婚制。《史集》、《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等书均有记载。 古代蒙古人的婚姻习俗特点: 1.古代蒙古人,氏族成员之间不许结婚。因为每个氏族的成员都是一个共同父系祖先(额卜格)的子孙,即便是氏族发展了而且有了分支,分为若干氏族(斡孛黑),也仍然是  相似文献   

13.
探马赤军是蒙元时期诸军种之一。其性质和作用,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那么,它在蒙古国初期的职司或原本作用是什么呢?对此,国内外史家看法不一。国内杨志玖先生和已故贾敬颜先生的见解,因影响较大,故为许多学者所接受。 杨先生的观点,按笔者理解有二:其一,在《元朝秘史》(简称《秘史》)中阿勒斤赤  相似文献   

14.
赵璧是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史称蒙哥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的股肱之臣,蒙元著名的政治人物。赵璧出身贫寒,少有大志,一生经历曲折复杂;虽然屡经党争,但他靠自己过人智慧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赵璧仕途并不平坦,但却是元朝建国功勋,也是元廷精通汉蒙两种语言第一人。因元朝史料贫乏,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被历史风尘所淹没。笔者历时四年,专注于研究蒙元历史,竭力还原一代名臣赵璧。研究赵璧事迹对了解元朝宪宗、世祖朝的政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240年用回纥蒙古文撰写的蒙古族历史文献、文学巨著《蒙古秘史》,不仅记载了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太宗窝阔台汗的伟大业迹,而且还记述了蒙古民族的起源传说及8—13世纪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民俗状况。苏联蒙古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说“任何一个游牧民族都未能留存下如《蒙古秘史》那样生动而详细的记述自己历史生活的伟大作品。”的确,《蒙古  相似文献   

16.
探马赤军是在蒙古帝国、元朝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军队。探马赤军问题中,特别重要的是探马赤军的构成情况以及探马赤军的归属问题。本稿的目的在于弄清楚这些问题的实质。一、关于探马赤军构成情况的各种观点《经世大典》序录(《元文类》卷四一)军制之条以及《元史》卷九八《兵志》中记载:“军士则初有蒙古军探马赤军。蒙古军皆国人,探马赤(军)则诸部族也。”这是说明探马赤军构成情况的唯一史料。在综合其他有关史料研究探马赤军的构成情况时,一定不要离开这唯一的史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诸部族”的解释。那珂通世先生认为:探马赤是镇守兵;《元史·兵志》记载的“探马赤军则诸部族也”是把诸  相似文献   

17.
“孛儿只斤”──天狼种的标志──关于《元朝秘史》中阿阑豁阿感生神话传说新探之三阿尔丁夫在《新探之一》文中,我证明阿阑豁阿所感不是“光”而是“天狼”①。在《新探之二》一文中,我进一步证明:阿阑豁阿所感的“天狼”不是也不可能是蒙古的图腾,而是后人所搞的“...  相似文献   

18.
赵璧是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史称蒙哥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的股肱之臣,蒙元著名的政治人物.赵璧出身贫寒,少有大志,一生经历曲折复杂;虽然屡经党争,但他靠自己过人智慧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赵璧仕途并不平坦,但却是元朝建国功勋,也是元廷精通汉蒙两种语言第一人.因元朝史料贫乏,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被历史风尘所淹没.笔者历时四年,专注于研究蒙元历史,竭力还原一代名臣赵璧.研究赵璧事迹对了解元朝宪宗、世祖朝的政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法典》——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是蒙古封建法的卓越文献与喀尔喀(北蒙古)和准噶尔(西蒙古)史的珍贵史料。符拉基米尔佐夫院士在分析各种阐明蒙古封建社会的史料时写道:“作为史料的蒙古法令汇编即蒙古‘法典’,对于研究蒙古社会制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往,蒙古法规文献的许多研究者,诸如雅金夫·比丘林、戈尔斯通斯基、列昂托维奇、里亚扎诺夫斯基等,都认为《大法典》也同十八世纪的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上讲,蒙古民间文艺学自然是一个整体系统。它应是包含在系统的综合性学科—蒙古学下的一个子系统。但鉴于蒙古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与现实存在的政治的、社会的、地理的诸多因素;并从微观的深化出发,提出西蒙古—卫拉特民间文艺学的论题,是有其历史的、现实的依据。为此,本文有必要首先重温有关背景材料。 背景 1.1,众所周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而且也以他显赫一时的武功而成为名扬全球的人物。 1.2,从大蒙古国诞生(1206)的次年始,被《蒙古秘史》称为“林木中百姓”之一的西蒙古祖先—斡亦剌惕部即与黄金家族建立了世袭姻亲关系,继而成为蒙古大家族的有机体之一和成吉思汗事业的一支基本力量。到元代,又自然成为元朝政治舞台上一支活跃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