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专题3篇论文从功能和演化两个方面对副词进行了深入探讨。张谊生从构式化角度对“你少X”的构成方式、语义特征、句类归属及语用语境加以描写,揭示了这组构式的提醒与建议、规劝与告诫、贬抑与调侃、反对与指责等语用倾向;还指出了“少”与“别”在可替换使用时细微的倾向性差异。胡丽珍等分析了副词“想”作为话语标记的性质和功能,其功能包括篇章连接功能和信息凸显功能,前者包括话题引入、话题深化和话题转换功能,后者包括凸显人称信息和已然、惯常信息的功能。罗美君、雷冬平则揭示了“好道”从名词短语演化到肯定语气副词,再演变成测度语气副词,最后形成反诘语气副词的用法;认为“好道”由核心成分演化成非核心成分的语法化过程与反诘副词“难道”的演化路径相似,符合一般的语言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人类系统的发展是纵向层次更替与横向融合一体化之统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系统纵横向统一发展的根源。物质生产的结构及其功能揭示人类系统纵横向统一发展的客观性,物质生产自身的发展亦源于纵向传承积累与横向分工合作的相互促进。物质生产的历史演变推动人类系统纵横向统一发展的时空转换,以工业文明和世界历史的产生为标志,人类系统从封闭、孤立和分散开始走向开放、联系和一体。 相似文献
3.
丁海燕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好”可以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好”表达的是一种现实的(realis)情态,其主观化程度介乎“太”和“很”之间;“好不+形”的解读涉及说话人心理上的正负期待.程度副词“好”来源于并列式“好+形”的重新分析,其动因是转喻;通过类推机制,“好”从最初修饰形容词扩展到修饰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 相似文献
4.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71-75
"到底"在现代汉语中有三个副词义项,但其最初用作动宾短语,释义为"到达底部"。为探究"到底"由短语语法化为副词的动因与机制,从历时角度对"到底"进行全面考察。研究表明:动宾短语"到底"在韵律制约、句法位置改变、主观性增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唐代发展出表"毕竟"义的评注副词用法和表"究竟"义的疑问副词用法;宋代时,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到底"又进一步发展出表"最终"义的时间副词用法;随着使用频率的不断上升,副词"到底"在清代发展成熟,完成语法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人类社会系统跳跃转型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系统跳跃转型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基础,但尚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十分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主要表现在人类社会系统跳跃转型的普遍性、人类社会系统跳跃转型的内在逻辑源于文明发展的纵横向统一性、世界历史条件下落后民族实现跳跃转型的可能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金颖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4):73-77
语气副词"不免"由表示"不能避免"的动词词组语法化而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语气类型。"不免1"始见于先秦,表示"免不了",与动词短语"不免"语义最为接近。"不免2"始见于魏晋,表示"只好"、"不得不",其语义比"不免1"更为虚化。"不免3"始见于唐宋,其VP与心理活动有关。"不免4"始见于宋元,重在强调事件发生的自然而然,带有关联的意味。这四种"不免"的先后产生体现了语法化的层层深入。 相似文献
7.
张秀松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1):98-102
阜宁方言程度副词“象话”存在着与普通话形容词“象话”截然对立的句法、语义特点。它经历了如下语法化历程:补状句法移位、从突显摹状到突显锚程的认知侧重转向、“话”的语义虚化和语音弱化、“象”与“话”的边界消失、短语词化。在这个语法化过程中类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明的纵向层次演进与横向融合一体化的统一性是深化对国家问题认识的新视角,彰显出国家的文明共同体性。国家的文明共同体性源于其产生的内因与外源的复合性,国家文明共同体形态的时空嬗变体现出阶级性、公共性与人类性的此消彼长,不断促进着人类文明的整体化和人类共同的善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陈昌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3):120-125
"一直"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副词。"一"和"直"在古汉语中有多种相邻使用形式,但直到唐五代时期才成词,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拐弯(一直1)。成词后又继续语法化,宋元以后产生了表示动作持续不断或状态持续不变的"一直2";到清代又产生了表示事物范围或界限的"一直3"。在现代汉语中,"一直1""一直2""一直3"同时共存,但从来源上是有先后历时引申关系的,现代汉语的"一直"是"一直"在历时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沉积。 相似文献
10.
蒋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7-71
《儿女英雄传》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通过它可以了解汉语在19世纪中期的基本面貌。当时,副词"都"已具备表示范围和表示语气等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中有一类兼表已然义。根据《儿女英雄传》中反映的语言事实和语法化的一般规律,副词"都"的语法化路径应该为"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兼表已然义的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1.
冷树青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1-65
人类系统的整体性彰显其基本单元与结构为国家及其关系;区别于国家层次的社会基本矛盾结构,可将国家关系结构视为人类系统的宏观结构。体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生产既是国家亦是国家关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前提,由此成为人类系统形成与演变的微观基础。人类系统纵横向统一发展的微观基础与宏观结构的提出是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2.
肖治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117-119
“不由”本是一个表否定的动词性结构,后来语法化为一个表情态的副词,这一过程经历了语义的诱发,结构的重新分析,羡余词的脱落等一系列变化,既体现了语法化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雷冬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6-59
语气助词“也好”是从宋代开始,因假设句“若(如)……也好”对举,假设连词脱落而形成“……也好,……也好”连用,表示事情的结果不会因为出现的情况而改变,相当于“无论……也……”或者“不管……都……”句式所表达的句法语义,是整个句式省略融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封传兵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3):66-68
作为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的虚词,即主要充当副词和连词功能。动词即的本义是就食也,后来引申为接近、靠近义。即经历了两次语法化,从动词到副词再到连词,由动词的表示空间上的接近演变为副词的表示时间上的接近,再演变为连词的表示事理上的逻辑关系,其中语义扩展、语序变化和重新分析等是推动即语法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建荣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54-57
语法化单向性的问题近十几年来吸引了相当多的注意,但大部分人仅采用了Elizabeth Traugott 的历时观而没有加以多少修正.本文以程度副词“大为”和“广为”为例,阐述语法化过程中单向性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林颂育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738-740
前人关于"著"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讨其作为持续体标记的演化过程的探讨。动词后的方位介词"著"的讨论多只是附带说明。鉴于动词后的方位介词"著"的演化与持续体标记"著"的来源有密切关系,而前人研究又有待深入,本文通过对先秦、汉代、六朝文献材料的考察和梳理,尝试对中古动词后的方位介词"著"的语法化路径作出重释。 相似文献
17.
张宇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4)
本文从历时的角度,通过语料分析,探析副词"偏"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动因,认为副词"偏"的语法化是以词义变化为基础,同时受到认知变化、句法位置、语义预设、主观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68-70
"看即"是唐宋时代常用的时间副词,词义较为费解,辞书又未立目."看"由动词虚化为副词,表示"随即"、"随后"之义,是由动词的隐喻机制造成的."看即"属于同义连文,唐诗宋词的形象性促成了"看即、转面、转转"等一系列时间副词的产生,同时又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元明以后基本未见其副词用法. 相似文献
19.
谢桌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很”原作动词或形容词用,《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不听从也;一曰行难也”。《玉篇》的解释是“戾也;诤讼也”。《广雅》说“俗作‘狠’”。《孟子》里的“好勇斗狠”中的“狠”,就是“诤讼”的意思。但《说文解字》对“狠”的解释是“犬斗声”。新编《辞源》在“很”字条下列了四个义项:一、违,逆,不听从;二、凶暴;三、争讼;四、甚。《中文大辞典》据《元 相似文献
20.
祁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8(5):57-61
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个”依据其语法化程度的高低可分为“个1”、“个2”、“个3”三小类,分别标示“个”的量词、半虚化、非量词用法。“个”在经历语法化的同时也在发生着主观化,随着其语法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主观性亦日渐增强,“个”的主观性强弱与其语法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