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的文艺的艺术方法,现在一般称为革命现实主义。我觉得这个称谓不十分确切,缺乏社会主义时代的规定性。也就是说,未能充分地体现我们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的色彩和特点。它不仅缺乏社会主义时代的规定性,而且具有概念上的广泛性。欧洲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艺上的现实主义,未尝不可以叫做革命现实主义。这个革命,是指上升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亦叫做第三等级的革命。当时他们是以代表全民的姿态出现的。它的革命对象是封建皇权统治。例如法国的狄德罗,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最先进的思想家。他在《论戏剧艺术》中,就说过“剧本是为人民而写的。”他甚至呼吁作家艺术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戏剧,认为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改革、过渡和民族戏剧形成这样三个阶段。作者对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高特舍特、盖勒特和史雷格尔、莱辛,进行了概略的评介,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在戏剧理论方面突破了古典主义以来悲喜剧间的严格界限,创立了严肃喜剧———市民剧。市民剧要求表现自然、接近真实生活,"情境"说成为市民剧的核心美学概念。狄德罗市民剧理论具有深刻的美学意蕴,对后来戏剧理论和实践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十八世纪是法国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的中期法国启蒙运动中涌现了最坚决、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拉梅特利(1709—1751),狄德罗(1713—1784),霍尔巴赫(1723—1789),爱尔维修(1716—1771)。他们不仅形成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而且构成了法国战斗的无神论,“使十八世纪成为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①,在欧洲哲学史上  相似文献   

5.
狄德罗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美学家。他通过《论戏剧体诗》、《与多华尔的谈话》、《关于演员的异见》等论著建立起来的启蒙主义戏剧理论,是欧洲戏剧美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转折,不仅对近代欧洲戏剧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文学潮流开辟了航道。  相似文献   

6.
伏尔泰文化史观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首次把人类精神的进步作为历史发展的衡量尺度,提出了与只注重政治、军事、外交的传统史学相异的崭新的文化史观,开创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史领域,体现其文化史思想的代表作《风俗论》和《路易十四时代》奠定了其文化史研究的基础,并提供了文化史范式。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这部不朽的古典文学作品曾被许多学者研究。它的主题、写作技巧、爱情以及复仇心理也曾被热烈地讨论过,但是一个侧面被忽略了,那就是《呼啸山庄》中大量的哥特式描写。关于这个问题,本文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哥特式小说的起源哥特式小说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当时,官方文学与人们切实的体验有着强烈的矛盾。十八世纪是启蒙运动的时代,它强调理性、科学,但是这种理世代替了神秘而放弃了情感。这样,一个新的文学体裁——感伤主义出现了。感伤主义小说强调人们良好的情感,仔细地追溯他们的感情,它是哥特式小说的萌…  相似文献   

8.
在法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反对封建社会制度最坚决的一个。他的长篇哲理小说《瑞丽》或《新爱洛伊思》,通过一贵族小姐的恋爱悲剧故事,发表他对当时社会的许多重大问题的启蒙主义者的见解,尤其对人类的重要感情—爱情问题,作为主要讨论内容,发表他的爱情道德观.  相似文献   

9.
一十八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通过反封建的启蒙运动,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建立了机械唯物主义和战斗的无神论。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旗帜,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峰。拉·美特利(1709—1751)是法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最早的代表之一,他把当时在启蒙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十八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成就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教士开始到中国传教。他们在信件和出版的书籍中对中国的介绍,使法国人“发现”了这个遥远的中华帝国的古老文明,从而在法国兴起了“汉学”和出版了许多有关中国的史书和以中国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这种对中国的介绍在法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人甚至认为它“部分地陶冶了十八世纪人们的思想”。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卢梭在他们的著作中都谈到中国,虽然或褒或贬,各有不同,但对中国感到兴趣则是一致的。在所有这些思想家中,始终以赞扬的态度来评述中国的,是公认的启蒙运动领袖人物伏尔泰。伏尔泰把欧洲人“发现”中  相似文献   

11.
在法国十八世纪早期启蒙运动中起过领袖和导师作用的伏尔泰,对高乃依的《熙德》曾给予过极高的评价:“人们为之倾倒。……在这种令人心碎的激荡感情的斗争面前,其它一切艺术的美都只不过是一些无生命的东西而己”。的确,法国人民喜爱有诗意美的《熙德》,十分赞赏剧本中严谨庄重而又热情奔放的诗句和主人公真切感人的高贵品质。法国民间有一句口头禅,叫做“美得象熙德那样,”这足以表明作者和他的理想英雄人物世世代代以来一直活在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为始端,重点阐述了19世纪以来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体系的建构过程和核心内容.黑格尔是比较完整、系统地提出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第一人.他明确了市民社会的具体内容,《法哲学原理》是其代表文本.马克思则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经典著作中批判地完善和发展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他们的思想理论代表了近代欧洲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欧洲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为推进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服务的,是为资产阶级夺取统治权作广泛舆论准备的。参与这一运动的思想家们为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他们被公认为是处于革命阶段的资产阶级的“响导”。然而,“四人帮”完全  相似文献   

14.
在法国十八世纪早期启蒙运动中起过领袖和导师作用的伏尔泰①,对高乃依的《熙德》曾给予过极高的评价:“人们为之倾倒。……在这种令人心碎的激荡感情的斗争面前,其它一切艺术的美都只不过是一些无生命的东西而己”。②的确,法国人民喜爱有诗意美的《熙德》,十分赞赏剧本中严谨庄重而又热情奔放的诗句和主人公真切感人的高贵品质。法国民间有一句口头禅,叫做“美得象熙德那样,”这足以表明作者和他的理想英雄人物世世代代以来一直活在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是由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与“百科全书派”的思想组成。它们是同一思潮的两种形式和两个发展阶段,从一方面说,唯物主义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从另一方面说,启蒙思想家都是《百科全书》的积极支持者和撰稿人。虽然启蒙学者在18世纪前半期基本上都是自然神论者,但他们都是唯物主义者。所以,恩格斯说:“唯物主  相似文献   

16.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与“五·四”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虽然相隔一个多世纪,但都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本文试图对其同异,进行一点探讨。 一、内容相同但揭示的程度不同 纵观两国的启蒙运动,二者虽处不同时代,程度和规模有所不同,但在具体内容上,大体相同。 首先,从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自由平等,憧憬新体制看。  相似文献   

17.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与法、德等欧陆启蒙运动不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一场政治转型已然完成的后革命启蒙,它的主要关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再是政治社会的建立而是市民社会的运行。在这一共同的思想主题下,休谟、斯密、弗格森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明确界分了市民社会与国家,并对市民社会中的人性、道德规范、社会化机制、经济行为、政治法律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思想启蒙与理论思考,形成了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8.
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对市民生活、市民性格的艺术表现 ,对老舍的研究多以他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为主。而在老舍短篇小说中也塑造了多种多样的小市民形象 ,他们构成了老舍作品中“市民阶层”独特的人物画廊 ,从而大大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9.
莱辛是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他在十八世纪德国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度评价了他的文学活动,说:“就是腓德烈二世对德国人民的发展,也并不具有莱辛这样的强烈。”对古典主义的批判,是莱辛文学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份。不了解他的这一文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就不可能了解他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主义理论的价值。古典主义的文学样式主要是戏剧,古典主义理论也主要是戏剧理论,莱辛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以他的重要的美学著作《汉堡剧评》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借一斑而窥全豹,通过《汉堡剧评》我们完全可以了解莱辛批判古典主义的精神实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舞论》(Natyasastra)是印度最早的关于戏剧与表演艺术以及相关主题的一部著作,在印度的文化中相传为一位叫婆罗多(Bharata)或婆罗多牟尼(Bharatamuni)的人所作,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舞论》确切地应翻译为《剧论》或《戏剧论》。在梵语中,Natya一词原始意义指舞蹈,衍生义为戏剧,兼有舞蹈和戏剧的两重含义。该著作并非舞蹈学专著,只是部分涉及作为戏剧表演组成部分的舞蹈。《舞论》对戏剧艺术的起源、性质、功能、表演和观赏进行了全面论述,虽然说这部著作有戏剧百科全书之称,是东方戏剧学的经典,但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全译本,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创作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