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资讯     
●近年来,南充市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就业服务手段,强化了社区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能,推动全市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在落实再就业政策、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组织实施劳务派遣和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各县(市)区劳动就业部门和街道、社区,以实现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和再就业为目标,成功创建了30个“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最近,南充召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暨“充分就业示范区”命名会,全市9个县(市)区的30个社区被命名为“充分就业示范区”,并分别获得了5000至1万元的奖…  相似文献   

2.
为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劳动就业工作,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于日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此项活动要求各街道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定期对本辖区失业人员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准确掌  相似文献   

3.
最近,省劳动保障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副厅长刘家强在会上通报了我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情况,并指出社区已经成为我省就业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积极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一项重大举措,我省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普遍组织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各地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高度重视,党政领导亲自抓,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了目标责任。在创建活动中,各社区采取逐户走访、…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对242个社区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的称号。[编按]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锦江区为切实帮助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率先提出了健全就业管理责任、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就业维权保障的“四大工作体系”,并组织全区街道(乡)、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示范区”活动: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大初级就业扶持力度的工作目标.创建了成都市乃至全国首个“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八五二农场党委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平台建设为保障,以就业再就业援助为重点,以开发岗位为核心,以完善服务为手段,大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有效畅通了社区居民就业渠道,拓展了就业空间,实现了充分就业再就业社区的创建目标。  相似文献   

7.
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以来,确立了“以就业为前提,带动扶贫降低保,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工作方针,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突出抓好就业岗位开发,推进社区就业“人本”服务,走出了一条抓就业、促发展、保稳定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05年底,社区共有29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就业率达97%,其中“4050”人员73名,就业率为91%。今年初,东街社区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社区平台托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南江县南江镇沙溪坝社区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服务理念,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工作目标,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服务平台,帮助辖区内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今年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88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50人,扶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1100人。社区就业率达98.5%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该社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2013年全省就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社区居民充分就业,近年来,珙县巡场镇龙祥社区创新思路引领,实施就业先导,以四大举措,切实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目前,社区有居民住户3147户,1.2万余人,有劳动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2600名,其中2553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8.2%,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98.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7%,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2007年,龙祥社区被授予"宜宾市充分就业社区"荣誉称号,并连续五年达到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标准.2013年1月创建成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新疆全区各地采取多种措施,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依托,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1668个社区中有80%的社区已启动了创建工作,40%的社区已创建了县级充分就业社区,21%的社区创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15%的社区创建自治区级充分就业社区工作.  相似文献   

11.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6,(5):F0002-F0002
近两年来,江油市劳动保障局把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作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工作重点,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变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变业再变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为推动巩固和深化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浙江省金华市劳动保障局修订下发了《金华市充分就业社区评审办法》。新《办法》在原有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工作落实、就业充分等基础上进行了完善,重点凸现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工作,内容更翔实,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和社会稳定之基.一直以来,我省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深入推进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把就业创业服务做实做细做优,促进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何理解充分就业社区建设这项工作的意义?如何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将充分就业社区...  相似文献   

14.
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突出抓好就业岗位开发、推进社区就业“人本”服务,走出了一条抓就业、促发展、得稳定的新路子。截止去年底社区登记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303人,已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295人,就业率97%,“4050”人员就业率91%,被省劳动保障厅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称号。送扶贫款、发低保不如送就业岗位。东街社区提出,在摸清就业家庭,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以开辟就业岗位为重点,大力兴办社区就业实体;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打通就业绿色通道,推动政策落实,促进社区居民脱贫,降低低保数,争创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谢新吾  秦超 《中国劳动》2005,(12):58-59
两年前,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午致信天心区八角厅社区,对社区率先成为全省第一家“最充分就业”社区表示热烈祝贺,并赞扬该社区是“全省社区就业工作的典范”。副省长郑茂清亲临社区并授予“湖南省首家最充分就业社区”荣誉牌匾。两年后的2005年10月底,该区实现最充分就业社区40多个。天心区是长沙市传统的中心商业区和工业老区,人口39万,辖68个社区,13个行政村,下岗、失业和新生劳动力4.2万人。2002年以来,区劳动保障部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创建了八角亭全省首家最充分就业社区、坡子街全省首…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为契机.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为突破口.树立“就业是第一责任”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区促进就业、帮扶闲难群体再就业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就业帮扶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为帮助社区部分下岗职工打开在就业、家庭矛盾中的心结,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在区就业局、东城街道的指导和鼓励下,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社区心理咨询室——“聆听话廊”。咨询室开设服务以来。已免费为2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帮他们树立起面对现实、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一创新举措,促进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东街社区还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窗口”,为前来社区寻求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介、培训等服务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加便捷、周到、公开的就业服务,使他们在社区平台服务中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相似文献   

18.
为强力推进就业工作,努力提高就业率,泸州市龙马潭区早在2009年就提出率先将红星街道创建成全市第一个"充分就业街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红星街道地处城北新区,辖8个社区,人口4.3万人,其中在劳动年龄内有1.9万人.近年来,该区在打造充分就业街道,确保人人都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实践中,创建了一系列工作举措,有效促进了全区就业工作向纵深开展.截至去年10月底,红星街道从业人员18986人,其中有1982名失业人员通过就业政策扶持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8.3%,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8月南充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以来.全市已成功创建65个“充分就业社区”,其中有10个社区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全省“充分就业社区”.今年南充再次规划新建35个.力争使全市“充分就业社区”达到100个.并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手段.强化基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对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广汉市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工作主线,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带动就业、劳动维权和规范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等就业促进工作,确保了就业局势平稳,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和谐发展氛围.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在全市18个乡镇、183个行政村、18个社区设立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落实专项经费和专职人员,实现了市、乡(镇)、村(社区)三级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平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指导基层平台再次规范工作职能,理顺工作流程,健全工作台账,确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监察仲裁全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