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举措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载体等方面浅谈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同时说明了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应当坚持的几个原则及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1.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四是有利于促进环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将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乡村旅游发展则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并以中国鄢陵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例,分析了鄢陵发展乡村旅游的比较优势,并归纳出鄢陵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汤雯喻 《经营管理者》2013,(5X):271-271
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乡村旅游业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乡村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路: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开展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注重人才培养,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新阶段,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时尚的旅游形式,而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南鄢陵县为调查研究对象,结合鄢陵县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通过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总结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经济收入、剩余劳动力就业、农村基础建设的提高、农村文化水平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同时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基础、政策支持、法律保障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并归纳出鄢陵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任务,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又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这一任务告诉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必须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更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新农村的“新”丰兽伙掘存.一县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强化产业支撑,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倡导并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作出部署时特别强调要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中央领导在全国县委书记、县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既是中央统筹发展全局、遵循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中央对新阶段“三农”工作发展思路的深化和升华,它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既快又好地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并对主城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在全市走在前列,要在全国瞄准东部,要在近期赶超成都”的目标,我们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为此,我们必须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全区“三农”工作全局,做到“四个必须”:必须把握新农村建设“五个新”的精髓实质,即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文明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必须明确我国“新三农”的基本定位,即要着力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和谐农村、造就新型农民;必须坚持新农村建设的地位要特别凸显,投入要大幅攀升、思路要全面创新、举措要坚强有力;必须使各方面的“三农”工作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旋律来展开、来推进、来深化。  相似文献   

9.
培育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实现这一美好图景的关键则是人,尤其是新型农民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全会提倡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那么,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使他们能够发挥主力军作用呢?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造就新农民农民是农村、农业的主人,两亿四千万农户、八亿农民无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核心的一种生态旅游活动,具有重新配置乡村资源、整合乡村功能的重要作用。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近几年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功能拓宽、游客目盛。目前,乡村旅游已涵盖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农、林、牧、副、渔、种植、养殖和加工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城乡交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鸿 《管理科学文摘》2009,(13):166-167
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职业教育由于其特点和功能成为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闽西革命老区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互动关系,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模式是促进闽西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新时期关于农村发展的伟大战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能否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要从思想教育、培养新型示范性农民等方面激励和引导农民,使农民充分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嬗变,培育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关键。在青年农民成为新型农民中坚力量的今天,注重对青年农民素质的培育则是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的首要环节。在青年农民物质富足当下,对其精神文化生活的关照已成必须。青年富有个性的特征,使得青年农民精神文化的属性应根据时代需求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乐"是我国乡村旅游的的主要模式,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乐"旅游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本文在对乌鲁木齐县南山农家乐发展现状、客源市场、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一直以来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远远大于城市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迅猛发展难掩农村的衰败,如今有些农村地区非常落后,城乡差异较大,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是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乡村旅游可以适时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沈阳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相天东 《决策探索》2008,(10):37-3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民,主体是农民,内在动力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出现了诸多不规范形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因此分析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逐步将农民引入制度化政治参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教育,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一、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有效开展,卓有成效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良好的优势,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从农民的生产实际和切身利益出发,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快农村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一种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农村生活.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本文拟结合武隆实际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