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的亲属法律制度,贯彻改造主义的方针,倡导个人主义、自由和平等,革新宗族及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近代全新的亲属关系。其近代化的步伐或可留给“人们不能急于推进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亲属关系在社会中极为普遍,且涉及面广。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亲属关系的法律调整却很少,也不系统。加强亲属立法,建立我国亲属制度势在必行。然而,如何进行亲属立法,笔者认为,仅对现行法律进行增缺补漏是不够的,而应对亲属法的法律地位,立法原则和内容体系加以明确。本文对此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所有现实的学科的建立、发展都以其明确或不明确的人性假设基础出发,管理学作为社会学科中发展迅速、影响积极的显学,它与人性及其假设的关系更为密切。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和实践属性相对应,管理学形成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以及现实人假设,以这些人性假设为基础又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论。纵观管理思想史,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片面到全面、由单一到丰富的理论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人性假设是一切社会科学的逻辑起点,从人性假设出发审视公共行政思想演变是阐释公共行政发展史的重要视角。以公共行政学科建立为界限,公共行政思想演进历程可分为前公共行政学时期和公共行政学时期。从人性假设出发,可以了解前公共行政学时期在性善论影响下的中国政治与行政思想的内控型特征,在性恶论影响下的西方政治与行政思想的外控型特征,以及公共行政学时期以性恶论为基础的经济人假设、以性善论为基础的社会人假设、以人性善恶二重性为基础的复杂人假设对公共行政思想中管理主义、宪政主义及其二者整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西人性假设理论,因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致使其人性理论也呈现出异同的态势。学界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假设理论有着各自的基点、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人性问题,又是管理的根本核心问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理论,必须对人性有科学地把握。本文认真梳理中西人性假设的畀同,对人性问题有个全面、正确地认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亲属容隐制度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一项代表性制度,也是中华法系伦理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它曾伴随中国传统法律发展的全过程。虽被新中国法律所摒弃,但其对人性伦理关怀的价值追求并不必然与现代刑律精神相违背。今天需要我们对这一制度重新认识,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探求分析其重构的法理依据并予以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7.
人的问题是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人性是法学研究的永恒对象。法律存在于人类社会,法律是为规制人的社会生活而诞生的,法律的精神和法律的实践也全方位地映射人性的内涵。人具有自然性,也具有社会性,法律关注和表达人性的这两个基本层面。不同的法律学科侧重于人性内涵的某个方面,以此作为本学科的基本人性假设。人性假设不仅仅是理论的前提预设、根系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同样也影响法律实践、对法律制度进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中关于“人”的本性假设经历了几次历史变迁 ,即从“自利人”的人性假设、“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到“后现代”的“经济人”假设。人性假设的每一次重大修正与发展都导致了经济学的重大突破。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作为一个历史和社会的范畴 ,不可避免地具有“非现实性” ,而且确实存在一定的科学限度 ;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变迁过程实际上是假设条件经过重新界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完善我国的亲属立法,关键是要转变长期以来占据我们思想的传统意识,给我国亲属立法在民法典和民法体系中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是亲属立法健全制度建设和条款设置的前置性问题,也是根本性问题.从亲属法的权利基础定位、内容定位及价值定位等方面分析论证,强调要树立权利本位思想,限制公力干预;要注重亲属、婚姻的自然性的权利;要增加亲属间的身份性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中外人性假设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立论基础。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管理学史上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管理方法理论,经济学上则把它作为分析经济现象的理论前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不断发生着的新变化正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在深化,人性假设理论在21世纪有了新的进展。笔者从时间跨度和中西方地理因素两方面将人性假设理论划分为西方人性假设观、中国古代人性论和21世纪的当代人性假设新观点,对至目前为止所形成的重要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了阐述,试图使读者对这一理论体系及其新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以及历史上哲学家们对人性问题的探讨都表达了人性由后天习得的思想。这一哲学思想和现实中存在的伦理缺失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任务,即建立关于人本身——人性的科学,创立一门科学的人性学,以指导人们自觉地按照合乎人性的方向塑造自己,使人人都尽可能地成为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12.
人性与人的本质二元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人性与人的本质的二元对立统一中出发,提出了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既是二元的,又是一元的,既对立又统一,是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问题。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和一系列其他属性的总和,它包括人的本质和其他属性两个方面。人的本质是人何以成为人的内在原因,二者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借鉴马克思哲学的系统论、整体观思想来理解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权根源于人性,即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人权的本原,这就是李步云先生在人权本原上的“人性”论。“人性”论的成因在于三个方面:对天赋人权理论合理成分的吸收,对各种人权本原理论的批判以及李步云先生的法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人性”论发端于四个方面:怎样从国家政治中证成人权?怎样从市场经济中证成人权?怎样从文化传统中证成人权?怎样从人性中证成人权?“人性”论充分表达了李步云先生平等、对抗、和谐与宽恕的人权精神。  相似文献   

14.
论荀子的“人性恶”及“隆礼”、“重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性的看法历来众说纷纭。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 ,由于人性上的唯物观和平等观 ,他又认为人性不但应当改造而且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人性改造理论的基础上 ,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主张 ,对当时及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法律本质问题是两千多年来哲学始终在探讨的核心问题。法的本质论在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质,反映着一定时代的法思想风貌和水平。法律本质论成型的学说很多,对法律实践影响很大。每一场大的法律社会变动都会在关于法律的本质探讨的思潮中有所反映。法律本质论实现理性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贡献。尽管法律本质论还在不断地丰富、发展,但是,思想的主航道已经形成,前进的思想主流不会停顿。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共同体是人们彼此信任、认同、团结互助,在共同的价值观之下有着凝聚力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把人与人粘合在一起的,一是利益,二是情感。但是面对利益冲突,仅靠公平来维系利益之间的粘合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社会主体之间的情感纽带,让个体体会到自己是共同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可以发现,中国国家治理所致力的是建立社会共同体。全社会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凝聚社会共识,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实现一个共同的社会目标。在社会共同体的建构中,法治和德治具有互补和互助的作用。法治是赋予法律至高的政治地位,使其具备权威和能量来进行治理的一种治理方式。而德治则是赋予道德崇高的价值地位,使其具备权威和能量来进行治理的一种治理方式。法治着重于在社会分化中确立秩序,德治则努力弥合社会分化中的感情疏远和价值裂痕,二者在社会共同体的建构里发挥出相互补充的作用。法治和德治还存在互助作用。第一,法治为德治保底。法治保障了道德的底线,也使德治有了可靠的保障。第二,德治为法治固本。通过德治可以维系和强化社会道德纽带,进一步巩固法律的道德根基。法治和德治的结合不仅是社会共同体治理的最佳组合,同时还存在着人性的基础,而这种人性基础也能被大脑的心理机制所证实。根据现代心理学和大脑神经科学,大脑存在两个系统,一个负责进行逻辑运算,是不带感情的理性系统,另一个是接受外界刺激直接生成情绪和情感的系统。这两个系统既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由于法律调整利益关系的功能,它需要依赖大脑理性系统。德治则依赖大脑情绪性系统,也进一步调整情绪性系统,强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从而实现一种秩序。中国传统德治就是调整人的情绪系统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治理。在一个共同体中,个体和共同体存在着精神上的同构关系。作为有机体的国家如同个体的大脑系统一样,有两大系统。对应个人理性系统的是国家理性系统,对应个人情绪性系统的是社会共同情感系统。在国家治理中,应当依据个体和国家的精神同构关系,把个人理性和国家理性协调一致,把个人情感和社会共同情感协调一致,实现国家层面的理性系统和情感系统的共同发展和相互平衡。在个体和共同体的精神同构中,法治的作用在于推动个体理性和国家理性的一致,德治的作用在于推动个体情感和共同情感的一致,最终把个体精神系统和共同体的精神系统连接在一起。在这种精神同构中,国家和个人产生出精神上的交互作用,国家从个体那里获得了巨大的精神能量,个体从国家那里获得了安全感、价值感以及针对外部世界的力量感。同时,德法合治有助于共同体和个体二者的理性系统和情感系统产生出平衡关系,使共同体和个体的精神系统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的社会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或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它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在社会关系面前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人的社会本质发展的动力。私有制条件下人获取自己的社会本质和实现这种本质的发展有重重的障碍。应该充分认识我国社会关系的当代转向,借鉴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人的世界的发展与物的世界的发展的不同步性、不平衡性的教训,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实现人的社会本质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本质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的统一与协调。  相似文献   

18.
论人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诸要素、诸层次是稳定的、永恒的和无差异的 ,但人性诸要素、诸层次的组合形式、运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思想的利弊,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的影响;提出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挑战,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人论孔子人性思想,多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句作为代表。其实,根据孔子实质的人性论,他的人性思想远比这丰富、深刻而系统。孔子将人纳入理性考察范围,结合文明史情况,将观察他人、反思自我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现人性的主要内涵是以“仁”、“礼”等为中心的德性,性近习远的现实人性被要求围绕这一中心而变化,从而确立其在人性内涵中的真正地位;他认定、推重的人性是人性中善的内涵,要求人们通过学习、克己等修养,化不良的现实人性为善的人性。所以,孔子的人性论是倾向于人性善说的;这成为后儒所谓“孔孟之道”的人性论基础。孔子的人性论,还存在着可以和马克思人性论相沟通的内容,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为人类普世价值建设提供积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