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波 《南方论刊》2007,(3):100-101
委婉语是一种特殊的雅语。它的基本特征是用一种令人愉快、尊敬有礼的既不能明言,又得拐弯抹角,得体婉转的表达方法来代替令人不快,粗俗无礼,听起来刺耳的说法。英语委婉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个社会只要有禁忌现象存在,语言中就有相应的委婉语,英语委婉语也是英语修辞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广泛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委婉语是突破传统狭义词汇层次的广义委婉语。英汉委婉语在构造手段以及所揭示的文化意义方面都是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中各有独具特色的委婉语构成手段 ;同时 ,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在英汉委婉语中也有不同的反映。这一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特色以及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一、委婉语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委婉语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委婉语在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效应 ,力图替代、掩饰、衰减婉指语的禁忌、直接和粗鄙 ,它是在一定的言语共同体内 ,受制于特定社会文化域 ,为避免不便明说的意义或意图 ,采取婉转间接的语言手段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符号。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在各种语言中是共存的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经常耳闻目睹。英语委婉语常用迂回、借代、缩略 (用禁忌语的首个字母合成新词或将较长的词语截短 )、同义或近义词替换等手法表达一些令人难堪、不快、…  相似文献   

4.
汉英语言中均存在"委婉语"。以认知识解理论为视角,探究汉英"委婉语"的认知缘由。研究发现,委婉语的产生是认知主体表述某一令人尴尬的场景或事体时,采用了不同识解维度所致。其根本目的是避开令人畏惧、不安、尴尬、悲伤或反感等情绪的直接描述,从而达到间接描述的委婉效果。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群体和不同的社会阶层都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形式进行委婉表达;不同文化背景所创造的委婉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对委婉语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模式,对研究中西方的语言、增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上了明显的社会、文化及心理标记,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本文从民俗文化的几种不同角度来分析委婉语在中国和英语国家中意义用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使用和理解委婉语,使其为社会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的常见的语言现象。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英汉委婉语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语义扬升性、泛化性、间接性、幽默性、民族性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战争辞令"中,委婉语体现的是一种交际策略, 担负着"润滑交际"的重任.纵观"战争辞令"中运用的委婉词语,使用者的动机不同, 委婉语也就体现出或掩饰或礼貌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9.
婉语 (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社团 ,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的语言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婉语也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段 ,其功能主要用来“软化”或“美化”某些生硬、粗鲁或令人难以启齿的表达方法。即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交际者会使用多种不同的语言手段把话说得圆满动听 ,而且语言使用者也考虑到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 ,以避免对听者或读者造成伤害 ,通过使用一个礼貌的表达法及其它语言或非语言手段来代替一个直接的、普通的说法 (孔庆成 ,1993)。一、婉语的语言特点在语言交往中…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本文从英汉语言特点及中西文化特色入手 ,探求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所在。笔者在考虑到英汉委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 ,彼此受到各自社会的人文属性的深刻影响 ,而且委婉语一般都同时具有本义和委婉义两重含义等种种因素后 ,提出英语委婉语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汉语-英语委婉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各种语言共有的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从委婉语的使用及其表现手段入手,进行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的比较,很有意义。委婉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不同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和人们各不相同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国宁 《理论界》2006,(7):276-277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以不直接表达出自己要说的话,这种采取以间接、动听、柔和、含蓄的语言表达或暗示难听的或不便直接提到的对象来避免尴尬的修辞格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委婉语(euphemism)。此词来源于希腊语“说动听的话或令人愉快的讲话”。委婉语是各个时代、各个国家都采用的。虽然所用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不同,但委婉语无论在书面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具有普遍性。作者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及日常英语学习和积累,用大量例子进行归类、分析、总结,认为英语委婉语作为语言现象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在文化交际中起到了润滑剂作用。因此,以一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恰当使用委婉语不仅反映说话者的思想修养和语言修养,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方便与好处。  相似文献   

13.
英汉委婉语差异的文化意蕴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 ,它们看似相似 ,究其根本 ,却是建立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上。本文拟从委婉语的产生根源及其使用上对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底蕴进行对比分析 ,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陆礼春 《阴山学刊》2007,20(3):60-64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替代禁忌语的修辞形式,也是进行策略表达的语言形式。从社会语用学角度看,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维系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委婉语具有间接性、模糊性、可变性的语用特征,委婉语具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美化功能。要根据语境来正确、合理、得体地使用英语委婉语。  相似文献   

15.
英语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对委婉语的了解,可以减少语言交际中的困惑或尴尬。而且,通过使用更文雅或适当的英语委婉语,可以改善和协调人际关系。本文旨在用具体实例论述交际中的英语委婉语的起源、发展、构成、分类及其语用功能,帮助读者更加了解委婉语的作用和用法,达到更好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邹灿 《天府新论》2007,(Z1):279-280
委婉语是人类文明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所包含的基本准则在委婉语中均有体现,是委婉语使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英汉委婉语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喜芬 《中州学刊》2004,(4):137-139
委婉语源于社会禁忌,既有宗教性、阶级性,又有时代性,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某一国家、地域和时代所认同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委婉语是英汉语言中共同的语言现象,多种形式的委婉语折射出中西方形态各异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和语言文化内涵.了解东西方委婉语的文化差异,有益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中英“死亡”委婉表达的异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委婉语是汉英两种语言中共存的现象。它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从宗教文化、民族情感和社会地位三个角度对中英“死亡”委婉表达方式异同的探讨分析,揭示了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尹群  潘文 《南京社会科学》2007,(12):128-134
众多汉语委婉语词的生成和运用,是人文需求对语言发挥影响的直接产物.当遇到需要对指称对象作规避的社会需求时,人们便对客观对象进行"模糊化"、"弱化"和"美化"三种程度不同的委婉处理,从而出现同一事物有多种表达词语的现象,也使汉语词汇显得特别丰富多彩.汉语在构造委婉语词时,通常通过联想机制实现词语的替代.无论是规则联想替代还是不规则联想的替代,汉语委婉语词最终还需通过语音、词汇、修辞三种语言机制来构造.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用自己独特的词汇和方式来展开对事实或感情的轻描淡写,其经常采用模糊语言来指称令人不快或可能伤人感情的事情,道出不够尊敬或粗俗难耐的话语。它们在言语交际中具有“润滑”、“储存”、“避讳”、“礼貌”和“掩饰”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