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经济支持与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耦合协调模型的构建,对山东省17地市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双维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进一步探索区域经济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均处于耦合协调状态,但协调质量不高,主要集中于初级协调与中级协调阶段,总体表现为区域经济滞后状态;2006—2013年各地市耦合协调度变化差异较大,少数地市因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促进作用的不足而出现逆发展。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货运量、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而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物流体系的支撑。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现农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该文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新疆2007—2018年农业与物流业的相互作用特征,并借助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与物流业发展之间相互适应、共同发展逐渐增强,耦合协调等级随时间推移发生了跃迁;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空间分布整体呈南(偏西)—北(偏东)的空间格局分布,东北部及西南部地区耦合协调性较好;规模水平及投入水平成为影响农业及物流业发展的滞后系统。该文提出,通过完善产业发展宏观政策环境,加快农业与物流业合理布局和产业融合,发挥耦合协调较好地区拉动作用等措施,促进新疆农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双向作用关系为切入点,选取2001-2014年的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数据,计算中国大陆31省(市、区)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的时空差异。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土地财政状况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将全国31省(市、区)划分为经济和城镇化水平高、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小(高度协调),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大(中度协调),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大(勉强协调)以及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落后、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小(低度协调)4类区域,进而分析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存在时空差异的原因,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优化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也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发展障碍,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并积极探索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讨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应用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13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城乡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了解和掌握各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状况及阻碍因素,并为各地区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泰尔指数及其分解,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省际税收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特征以及差异的构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带问收入差距,东部地带内的差距是构成总体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就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最好”的词义演变与主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的“最好”既是一个形容词性短语,同时也可以是一个表示言者主观情态意义的语气副词。“最好”的词义演化是语法化过程,同时也是主观化过程。主观性的不断加强是该词词义演化的一个重要动因。“最好”的演化过程还伴随着它在句子中位置的左移运动。  相似文献   

9.
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与多层次回归模型,分析1996-2015年西南少数民族自治小城镇经济发展时空差异与变迁,研究发现:区域总体呈现较高全局空间自相关,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放大;溢出效应与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稳定性较弱,区域中心片区具有更为稳定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态势;处"冷点区"县域与邻域的良性互动较弱,容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政策与财政支持、市场化程度及内生式发展是县域经济变迁主要推动力。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构建包容性增长区域、建立内外联动发展机制、实施城市协调帮扶战略、聚焦全域旅游态势、打造特色自治小镇五方面实现自治小城镇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障碍度模型分析2011年至2021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农民增收的耦合协调关系,探讨影响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和农民增收系统都得到了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稳步上升,耦合协调程度经历了“拮抗-磨合-协调”的演进历程,最终达到优质协调状态。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能力、头部冷链物流企业经营能力、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是影响两个系统协调关系的主要因素。相关部门应当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加强全流程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政府和全社会应当加强对乡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农民增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引用"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这一概念,根据山东省1953~2010年数据分析了全省范围内响应强度的时序变化规律,并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山东省17地市的响应系数为基础,研究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的时空分异规律并划分类型.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呈增长趋势;空间分异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济青沿线高等特点;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基本呈协调态势,但也存在较大波动,仍需通过城市化继续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人物辈出。从《中国人名大词典·当代人物卷》中收集河南省历史人物的数据,运用资料统计法、对比分析法、文献法和GIS图形技术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历史人物数量、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论述分析,最后得出河南省历史人物时空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从时间来看,主要分布在隋唐宋朝,从空间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开封和洛阳两个市。对河南省历史人物的研究,有利于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促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多数的复垦区属于城镇体系地域结构中的一部份。目前多数研究者仅将复垦区当作一个"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复垦区的自身规律,而没有将复垦区当作一个"点"来进行研究。本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复垦区时空演变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选择河北省唐山市为研究区域,并对收集的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高度选择性的加工利用,以地理学为研究的主要依据,分析了唐山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复垦区的时空演变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和协同理论,从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两维度构建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2010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盐城市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盐城市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整体朝着良好耦合方向发展,但仍然处在中低级耦合阶段,只不过协调类型由中度协调演化成良好协调。最后对耦合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盐城市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构建了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评价模型,对我国近20年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优化提升,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度在1996-2013年间从失调阶段进入了耦合协调阶段.但是我国当前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水平的匹配化程度仍然偏低.在“四化同步”发展的大环境下,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重点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江苏省医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对江苏医药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建立医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两个子系统14个指标,选取江苏2012—2018年相关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医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医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但整体协调度水平尚处于初级耦合匹配状态。建议政府优化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医药产业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产业溢出效应,进一步推动江苏医药产业政产学研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动力源,营造良好医药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17.
18.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之间存在着彼此支撑、相互体现的密切联系,厘清两者耦合关系对于推动区域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空间Markov链方法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并考察了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地区特征、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均存在正向累进效应,城市韧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效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质量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发挥。第二,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整体水平仍偏低,其中珠三角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最高,其他城市群普遍处于中低水平。第三,考察期内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的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且差异主要体现为城市群群间差异。第四,空间滞后效应会对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产生显著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空间集聚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存,不同邻域水平下各个地区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演变趋势表现出差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旅游节庆活动是目的地提升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其客源市场出游规律对于区域旅游管理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旅游传统节庆“西双版纳泼水节”与现代节庆“青岛国际啤酒节”为双案例,探讨旅游节庆活动客源市场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旅游节庆活动客源市场出游时间呈现“单峰集聚性”与“生命周期性”,具体分为酝酿期、增长期、爆发期、衰退期、沉寂期5个阶段。节庆前6周到1周为增长期,节庆主会场前1周及举办期为爆发期。空间分布呈现出本地集中性和“由东至西”空间距离衰减规律,热点、次热点区域变化较小。商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规模是影响旅游节庆活动客源市场的核心因素。目的地应重点把握旅游节庆的关键时间节点,实现不同类型客源市场差异化营销,开发“深度”文化体验产品。  相似文献   

20.
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治理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对西部地区而言,通过科学的空间规划和资源整合,实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进中的西部经济格局重塑,是西部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章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设施发展质量、环境发展质量、科教发展质量五个维度对2011-2020年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量,发现陕西、重庆、四川、内蒙古经济发展质量较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呈现的空间形态为西北—西南模式,进一步提出重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