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宗教研究采取的是一种"以文化代宗教"的策略.这种研究模式几乎主宰了三十年来的宗教研究论著,但是也呈现了宗教文化的化约论、功能论以及局限于精英阶层的知识论倾向,最后以"弱文化范式"的形式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缺失.人们看到了不同形式的宗教文化,但忽略了不同宗教信仰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当今的多元社会中,宗教文化与其他社会文化都具有彼此认知的义务,它们应当参与"互补性的学习过程".宗教文化必须经过"拯救性的社会化",才能进入公共对话的空间,才能进入公民文化的建设领域,并且,宗教文化只有获得公民文化的身份,才能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面对异域文化的冲击与漂泊的境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更自觉更迫切,宗教认同成了一部分华人华侨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种认同来自于宗教活动中所获得的"福报"、集体归属感和心灵状况的改善。通过不同的宗教认同形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人们疏离飘荡的心灵得到了慰籍与安宁。由此,由宗教认同所衍生出的自我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成为华人华侨和谐共生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3.
敏春 《社会科学家》2006,(Z1):311-312
推广普通话对方言的使用和保护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同时方言的本土优势也在影响甚至改造着普通话,在许多方言区还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普通话.本文以"川普"为例将从文化与语用的角度对新兴的"有意川普"这种语言现象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源于中国儒教的印尼孔教自成立之始,就明确了其宗教性质,并逐步具备了"制度化宗教"的基本要素.印尼独立后,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框架下,印尼孔教历经磨难,终于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完备的"制度化宗教",成为印尼六大合法宗教之一.印尼孔教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儒教的宗教化、印尼化的过程反映出一部分土生华人的文化认同和华人身份认同,也显示出中国儒学传统超越历史时空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理论提出了新的风险逻辑,给人们重新审视技术的社会影响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视角.与传统的技术"副作用"理念不同,风险社会语境下技术的不确定性后果被认为是一种现代制度发展成熟的正相结果.全球化进程中的"个体化"趋势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而人类并非万能的拉普拉斯妖,因此技术风险的规避就只是个悖谬.对这种悖谬的探讨,更重要的是要发现与彰显潜藏其后的一种能够指引人类走出困境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6.
云南通海县的纳古镇自近代以来经历了种种政治危机,其对内外事务的组织与控制往往呈现为一种"认同性调控".即在历史、文化、血缘的认同一致的基础之上实现对自身的社会调控,采取了务实努力、建立和谐民族关系、关注社会、不轻言"为宗教牺牲"等举措来保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有效化解了每一次政治危机.这种生存智慧的获取是民族对于自身历史、社会背景、宗教文化传统的完美整合,是政治人类学研究中应予以重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宗教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一种标识,以共同的宗教信仰心理、宗教信仰行为以及宗教信仰氛围为纽带,把具有共同地域、共同宗教信仰和共同宗教文化心理的人们或族群无形地凝聚在一起,起着对内"求同"和对外"识别"的功能,影响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心态及其社会身份的塑造与建构。本文运用宗教社会学相关理论,通过文献梳理和历史的纵向考察,客观阐述了藏区宗教认同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因素,正确分析归纳了其历史表现特征及重要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情况来看,在现代化起步之后,特别是在其凯歌行进的时期,腐败现象会急剧地增多。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政治文化的转变与腐败行为的认定从传统走向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必然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变化意味着社会从对宗教和理念的尊崇转变为接受以实绩为核心的行为准则;意味着社会从对宗教的、宗族的或地域性的狭小群体的认同转变为忠诚于现代民族国家;还意味着社会从对等级观念的认同转变为接受人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这一新观念。这样,根据传统准则可以接受或者合法的行为,用现代标准来审视就成了不能接受甚至是腐败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云南香格里拉县哈巴村"藏四"族群在2000年前后经历了对回族身份和文化(主要是伊斯兰教复兴)的"回归",同时引发了相应的社会文化变迁.由于该族群迁徙到当地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其文化早已发生诸多的变迁,因此试图用伊斯兰教来规范族群社会和生活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相反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使得当地宗教工作几经停顿.如今该族群的宗教回归激情日趋淡化,他们最终明白,藏-回的认同已融入血液之中,难以割舍任何一方.因此,族群认同除应整合多元民族文化和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外,还应注重培养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国内的有关电视现象,对三篇西方学者的电视论文作了评论与发挥.电视能够提供幻觉,为"电视的孩子"建构一种文化身份,使他们以这种身份来建立与社会的关系,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这个过程让我们既看到电视在全球化时代所起的作用,也看到全球化时代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这种"身份政治学"揭示出身份认同的精神文化特征,以及它对社会政治生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村民权威认同与农村社会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晓业 《兰州学刊》2005,(3):226-228
权威是指人们对享有权力的人的地位的认同和对其命令的服从.人们对自己生活其中的权威认同 ,权威在一定范围内的树立,就成为这一范围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农村的内部利益关系出现了新的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相互博弈,农村社会内部结构呈现新的格局.原有的村庄权威式微,新的权威兴起,带来了农村政治秩序的调整,农村社会稳定面临严峻冲击.因而,探讨农村村民的权威认同现状,培养村民正确的权威认同意识,对于保持中国社会稳定,促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上古时代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型时期.一方面,社会用血与火来为自己的前进开辟道路,充满着血腥和暴力;另一方面.先民们对原始生命力和万物的神灵充满着狂热的宗教崇拜.这种血与火熔铸的深沉历史和原始狂热的巫术宗教激情渗透进艺术领域,就在艺术创作上体现出一种"质野情浓"的艺术精神.到了西周初期,这种艺术精神还继续存留着.西周初的乐舞艺术和青铜艺术无不充满着生命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和野性的质朴,体现出"质野情浓"的艺术精神.这种艺术精神是中国早期的一种艺术精神,不过随着周代礼乐文化的兴盛,它反而随之衰退了.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得人的自我本体性安全基础发生了转变,现代人普遍遭遇着生存焦虑,人们在面对将要发生的、与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时会产生一种由焦躁、不安、忧虑、抑郁等感受交织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的背后实际上是自我认同危机、风险忧虑、生存意义的迷失、关系焦虑等问题.因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还需要具备应对不确定性的自我调适能力,以排解生存焦虑而获取发展,这需要个体提高反思性选择能力,信仰的建构和信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探讨了性爱、家庭、婚姻和宗教等问题.把他的最为人所知的"兔子"四部曲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结合作家的创作初衷,指出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包含的丰富社会文化容量使得它堪称研究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断代史",认同作者宣称的"我的关于普通人的小说有着比历史书更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现今"本土化"对"全球化"的回应多以负面为主,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它在理解本土文化的时候,尚未能够采取动态观照的立场去分析、评估其价值,从而把本民族文化理解为可按纯粹因循的方式习得的、失却未来向度的完成态的"本土",同时它也没有充分看到本土文化的混杂性特征.本土主义的努力中带有一定的反殖民成分,但这种努力却与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精神相距甚远.得到正确理解和表述的"本土"、"本土化"应当融合未来视野和开放品格,充分参照其他民族和未来这两个向度.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知识的增长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特别是网络与卫星通讯技术的普遍使用,推动了社会结构变迁、经济利益重组和权力格局的演变过程,使得心理意义上的社会不安全和各种损失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随着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人们对现代各种制度控制确保社会安全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人们的风险意识在增加,对风险社会的研究也在深入,从而形成了一种风险文化现象。风险文化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社会研究。处于社会双重转型期的中国,因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变迁与体制转型,使当代中国进入了高风险社会。就地缘政治而言,包括国家信息传播在内的信息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现在国人面前,成为风险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安全隐患。大众传媒在确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信息文化安全方面,应该从更广泛的社会视野和更深层的内在文化理性去观察与思考,以营造有利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潜质和价值判断的舆论环境,推动中国公民政治文化认同和行为取向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美国犹太人对美国的认同主要体现在政治理念与国籍方面。基于特殊的宗教文化,美国犹太人在美国社会始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导致了他们从族裔与宗教情感方面对以色列具有一种高度的犹太民族认同。这种双重认同导致了美国犹太人对自身以及以色列具有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少林寺现象"作为佛教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呈现,对中国佛教而言,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们构成了当代中国人另一种形式的信仰危机.同时,它们亦引出了宗教社会学在中国的重大命题:中国人对佛教信仰的传统认同方式,中国社会对佛教的传统认同方式,佛教神圣资源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配置和利用方式,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走在了变革的边缘.随着少林寺存在模式的变化,世人的佛教信仰方式也随之改变."少林寺现象"恰好说明,在寺庙、和尚与佛教信徒们的信仰之间已经构成了某种认同之间的冲突.于是,何谓佛教?何谓真正的佛教信仰?人们信的是"佛",还是信的是"教"?佛教信仰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究竟存于何处?这就成了当代中国人另一种信仰危机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时代,西方的话语霸权带来了"中心/边缘"的对立,这种对立造成了第三世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危机.后殖民理论提供了思考这一问题的独特视角.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重建本土文化身份的途径在于:认清中国当代文化身份的"混杂性"特征,突破传统的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积极开拓文化"接触区",构建与西方文化进行平等对话的平台,以期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身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哲学的政治依附性与"中国哲学"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作为西语东来以后对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的表达,离不开本土思想文化在历史中的意义.中国本土思想文化创生、传承的承担者--"士"人阶层的经济地位、社会身份、价值取向等所形成的"依附性"生存方式,对其所可能采取的思想文化态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科举""文庙"制度的施行,强化、稳定了"士"人阶层在社会角色中的"政治依附性"特征. "士"人阶层依附性的生存方式以及科举与文庙制度的规制作用,使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作为哲学)以"内圣外王"的治世之道为轴心,体现为以如何治世为学术宗的的政治依附性特质. "中国哲学"作为思想文化的这种本土化特质提示我们:"中国哲学"既不能简单化为几对范畴合逻辑的排列组合,也不能以西方哲学的问题模式套用在中国传统思想的资料上. "中国哲学"应该走到中国人的生活里,回到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中,以本土的现代意叉从中国思想文化历史的"旧魂"中,才可能引出属于中国的哲学"新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