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6,(6):173-178
魅力型领导,作为一种领导类型,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管理中,该种类型领导行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组织员工的集体效能感,增强了团队创造力,进一步提升了管理的有效性,但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发现学者对魅力型领导、集体效能感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上海和济南两个地区6家企业的领导者和研发团队为研究对象,提取了数十个团队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索了魅力型领导对企业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想通过分析去发现魅力型领导行为、集体效能感、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组织团队创造力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管理者的魅力型领导行为可以对组织团队创造力起到推动的正向影响作用;(2)魅力型领导行为可以提升组织成员的集体效能感,促使组织成员了解组织目标,对组织实力进行合理有效的判断和评价;(3)集体效能感在魅力型领导和团队创造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4)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魅力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俞国良  张伟达 《河北学刊》2020,40(5):168-177
创造力和心理健康,既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动力支持。然而,囿于时下的研究方法与科学技术,这两者间的关系至今仍不明朗。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积极的心理健康品质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挥,而创造力的自由表达也提高了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换言之,心理健康与创造力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如车之两轮,是相互驱动的。依据上述元分析的证据,本文从关系视角对心理健康与创造力的培养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郭媛媛 《理论界》2007,19(4):153-154
创造力的研究主要有三种取向:个性特质的研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本文从创造力研究方法、创造力的科学思维的发展以及创造力的认知、社会心理三个方面讨论创造力研究的取向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创造力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本文先对创造力研究的源起和最新进展进行了考察,然后分析两个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探讨创造力研究的理论进展可能给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的新的支持,可能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ABC模型,即情感、行为和认知三大要素。本文回顾了基于ABC模型的实证研究成果,指出厘清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盲目借用他人测量工具和只使用一种工具或方法。根据ABC模型,文化浸入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创造、创造性和创造力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创造是一项活动和一个过程 ,它包括定向、准备、分析、观念、沉思、综合、估价等阶段 ,创造性是创造的属性 ,它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有价值性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语用失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的错误.主要从文化角度分析了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其成因,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培养学生文化创造力的观点,以期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创造力的耗散结构系统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的研究与开发,有助于人类思维的深刻变革。受方法论限制,有关创造力问题的揭示基本停留于现象学的描述水平。耗散结构论有关自组织的生成机制,为创造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的方法论原则。通过系统识别发现,创造力系统是典型的以自组织为特性的耗散结构系统。根据耗散结构的生成原理,我们推知信息网构及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建构是创造力产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近来西方创造力哲学研究开始了对创造力本质和作用的“辩证思考”,在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强调研究其“阴暗面”或“负面效应”。相应地,一大批承诺对创造力作辩证思考特别是热衷于揭露其阴暗面的学者已经或正在从多学科角度对创造力的双刃剑角色展开研究,不仅用新方法考察、揭示创造力的阴暗面及其表现,进而提出创造力阴暗面之超越论,而且主张在利用节俭原则理解创造力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力的自调节和社会调节消解其阴暗面。无论是从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则还是从现有的事实来看,都有理由提出和阐释创造力具有双刃剑性质这一命题。创造力阴暗面和创造力哲学研究的进一步的工作是,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原则,在尽可能全面考察包括罪犯创造力、反社会创造力、恐怖主义的创造力在内的诸多样式、个例的基础上,揭示创造力的基本构成、内在机制与一般本质。  相似文献   

10.
随著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员工创造力作为创新的源泉而备受关注.创造力研究既是学术关注焦点又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提出的组织中创造力模型,以及创造力的相关理论体系,构建出员工创造力研究的新框架:即人力资源实践通过营造组织创造力氛围影响员工的自我心理认知,并最终得以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这一新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员工创造力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将有助于企业改善管理活动,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1.
罗玲玲 《理论界》2007,(4):151-152
个体创造力与团体创造力相互转化的形式就是知识转换的四种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个体不成熟的意会知识的显化;而显化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团体内有分享知识的动机形成,以及团体中良好的氛围能产生解压效应。本文讨论了团体目标认同、认识团体创造价值的重要性与分离知识的动机形成的关系,论述了自由是创造的首要因素,团体创造需要宽松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早期叙事中的创伤体验,隐含着多重心理内涵和动机,影响和参与了他文学家身份自我认命的建构,创伤的修复和意义的确定是这一建构过程的价值坐标,同时也激发了他高亢的生命创造力。创伤体验及修复是促使文学家郭沫若达到时代巅峰的重要内在精神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敏感反映的是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情感情况,对于了解交际者面对文化差异时的交际态度有重要作用。国外众多研究也证明,群际接触会对交际者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本文在我国民族院校的汉族、少数民族学生与一所非民族院校的汉族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群际接触分别对他们的跨文化敏感产生的影响。希望通过此项实证研究,为民族教育和民族关系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数字化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从创新环境、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平板对小学生创造力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传统教学有着不被数字化学习取代的独特优势,创造力培养的未来趋势是将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姚春雨 《兰州学刊》2008,(Z1):148-15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高度发展,空间距离大大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但是空间距离的缩小并不意味着人们之间文化距离或心理距离可以瞬间缩短,反而会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失误、矛盾和冲突等使人们的心理距离加大。因此,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也就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历史、内容以及它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三个方面,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跨文化交际产生和发展,希望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个体创造力与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不同类型的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不同。内部动机对创造力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个体外部动机在一定条件下也对创造力起着促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杜刚  邢巨娟 《理论界》2011,(5):74-76
在近期公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十分重视人才的创造能力的实现,纲要中在其指导方针中指出:"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足以见得,人才的创造力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相关学者对此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然而,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从人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对其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探索,努力廓清人才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旨在通过从文化哲学的研究角度,依照"人文"互创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创造力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研究中青年人才创造力的实现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宁 《东南学术》2011,(5):4-20
跨文化形象学研究西方的中国形象,理论分析在形象、类型、原型三个层次上展开。个别文本中的中国形象是直接分析的对象,但研究问题却是个别形象在总体形象类型中的程序化过程。类型是跨文化形象学的关键概念,是分析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的基本功能单位。原型表明形象谱系自身的继承与关联关系,是形象史中最基本的、超越个别文本与时代的、深入到集体无意识心理中的普遍可交流的领悟模式。乌托邦化与意识形态化两种意义原型,为诠释西方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基本的意义模式,同时也对应着西方中国形象的历史演变过程。跨文化形象学最终落实在文化心理深处富于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原型上,关注作为西方现代性话语实践的中国形象中包含的知识与权力及其体现在现代性世界观念秩序中跨文化交流的话语霸权上。乌托邦化与意识形态化中国形象原型,分别指向两种"东方主义"。而两种东方主义两极之间形成的张力,赋予西方文化扩张发展特有的活力。这才是我们在"文化自觉"大命题下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界缺乏思想创造力的学理根源,既不在于从事哲学史研究的人太多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太少了,也不在于错把哲学史研究当成了哲学研究。从外在的表现来看,问题的症结恐怕在于:在国内哲学界,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之间的相互脱节是相当普遍的理论现象。造成这种理论现象的学理根源,一方面在于国内通行的哲学二级学科和哲学类研究生专业的划分模式及其缺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所进行的哲学史研究主要是立足于“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之上的,而未能转向“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20.
无意识的哲学思想与古代灵魂观、近代认识论和现代本体论相关联,具有思辨性、假设性和神秘性;弗洛伊德等哲学家汲取无意识思想中的压抑原理和动力理论,但他们的无意识理论仍具有思辨性、假设性,缺乏科学实证。当前心理学界开始从哲学的抽象思辨转向从心理学角度实证研究无意识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心理学关于无意识认知的实证研究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关于无意识生理机制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