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券制略论     
一铁券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它从汉代开始实行,一直沿袭到清代,经历了二千多年,几乎和整个封建社会相终始。稽考史籍,铁券异名不下数种。《汉书·高祖本纪》作丹书铁契,《后汉书·祭遵传》作丹书铁券,《资治通鉴·梁纪》作银券,《隋书·炀三子》作金书铁券,《辽史·耶律重元传》作金券,《明史》则因铁券可世代相传而称为世券。历代所颁铁券虽则不少,但  相似文献   

2.
朱子彦 《东岳论丛》2006,27(6):161-166
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笼络功臣,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的铁券制度。明太祖规定“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凡公侯伯封拜,俱给铁券”,根据勋臣爵位之高低,将铁券定为七个等级,把军功封爵与颁赐铁券完全结合于一体。同时又铸铁榜文,从法律上对铁券的免罪特权作出较为具体的限制。随着明代皇权的不断加强,胡蓝党案兴起,铁券制已遭破坏。永乐、景泰、天顺至正德时期,赐券对象、铁券免死功能已完全根据皇帝的意旨及政治需要来决定。其制的嬗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明代皇权政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铁券是封建帝王赏赐给勋臣、重臣的一种带有盟约性质的文书,具有免死功能信物.铁券缘起与早期的盟誓、符节信物及铁器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历史进程演变,铁券名称、材料与形制、券文和收藏、镌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并逐渐成为制度化.铁券是我国古代社会中特殊的政治产物,不论铁券如何演变,都是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自己统治的一种政治工具.  相似文献   

4.
赵超《十将与铁券》一文中认为刘自政墓中的铁券不是买地券而是免死功能的铁券,本文从买地券有没有"铁券"的名称、买地券在墓中位置、免死铁券作用三个方面来分析,结论是唐刘自政墓中的铁券应为买地券,而非免死功能的铁券。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的历史发展及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苹 《船山学刊》2005,(4):133-135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经历了军功制、荐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发展过程.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是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一种选官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推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6.
铁券制度与皇权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券是中国皇权政治的产物,它是帝王赐予臣工免罪免死的一种凭证。铁券制度有一个从滥觞到完备的过程,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同中国帝制社会皇权政治的运作轨迹相适应,铁券是皇权统治的重要工具。皇权坚固时,可以赐予功臣,加以笼络;皇权衰弱时,用铁券相赏,来换取强藩悍将们的暂时安定;剪除异己时,用铁券安其心而图谋一举消灭之;皇位更迭时,又以铁券为盟而冀图维持家族的世代荣贵。铁券所具有的免死及“谋逆不宥”功能使皇帝进一步掌控了臣下的生杀予夺之权,从而把君主置于绝对专制、绝对独裁的地位,为皇权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7.
清代实物定额租制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封建地租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实现,是封建社会剩余劳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对清代地租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的认识。本文将着重考察实物定额租制在清代的传布及其呈现出的诸种形态。一实物定额租制,是从实物分成租制发展来的,分成租制在早期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愈到后来,它压抑佃农生产积极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论三省六部制形成于两晋南朝时期陈满光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职官制度,从其酝酿、形成到消亡,历时一千多年,它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课题。研究三省六部制,首先必须弄清建立这一制度的过程。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历来认为在隋唐时期①;然而,不少材料证明...  相似文献   

9.
垂帘听政制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妃垂帘听政(或曰临朝称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皇权统治形式。是封建专制主义与后宫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在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曾多次出现过女主临朝称制的现象。她们手握国柄,执掌朝政,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垂帘听政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对封建王朝盛衰治乱产生一定影响。然迄今为止,还无人作系统研究。笔者不揣浅陋,就该制缘起、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为何产生的原因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10.
论明代族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族田的兴起与发展族田是宗族共有的土地.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特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形式.族田创始于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至南宋时又有发展,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族田.到了元代.族田更非罕见.明代族田则极为普遍.仅江苏一省.据不完全统汁,就已大大超过了宋、元时期所置族田的数目.族田在有明一朝加此普遍.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明朝官僚地主建置族田.主要是想通过经济手段来延缓宗法宗族制的松解、缓和阶级矛盾.进而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和宗族制是两个下同的概念.宗法制是封建的伦理体制,而宗族制则是宗法制的体现形式.封建的宗法制度和宗族制度无论是在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还是在控制农民方面都是封建统治的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简析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社会绵亘两千余年,发展十分完备,是与其政治结构密切相关的。认真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在结构,揭示其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其特质,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一、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首要特征。中国社会是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的,它非但没有清算氏族制,反而保留了氏族制的残余。文明的发展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统治者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利用宗法血缘的心理和生理基础,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制,用宗法血缘的纽带将家和国联结起来。家庭以及家族成了联系家和国的中介。同时,在结构和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是否真正起到了协调与制衡权力的作用?监察体系中言谏制和御史制截然相背的运行轨迹根源何在?封建监察制对我国现代监察制度的完善有何借鉴意义?本文拟就沿循言谏制的演变过程剖析封建监察制度,希望对社会主义监察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有所裨益。 一、中国古代言谏制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之间的演变问题,史学界说法不一。笔者认为,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应分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从秦代到隋统一以前,以按人丁强制征收定额课租和存在着严格人身依附关系的农奴劳动为特征的农奴制阶段;一个是从隋唐至鸦片战争前,以按田亩征收租税和解除了严格人身依附关系的农民劳动为特征的地主制(狭义的地主制)阶段。前一个是封建社会的低级阶段,后一个是高级阶段。从北魏至唐初,是从农奴制阶段向自由租佃的地主制阶段过渡的时期。本文拟就秦至隋以前的封建农奴制经济的表现及其特征,论证这一阶段属于封建农奴制社会,并以此向同志们求教。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中央集权制是唯一的政体形式。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以封建帝王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独裁的官僚政治。这一政体,在历史上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对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同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一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有两重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实践中,越来越阻滞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沉重的历史包袱。研究封建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严重影响,对于我们今天批判封建主义,铲除封建专制主义的恶劣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分期是从总体上把握历史体系的有效方法,近代以来史学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作过长期探讨,而至今仍聚讼纷纭。当下流行的历史分期,将以君主集权为特征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称“封建社会”,有悖“封建”本义,且与社会性状全然不同的西欧中世纪封建制、日本中世及近世幕藩制混为一谈。而在此种泛化封建观出现以前及之后,曾有中国学人将这一历史阶段称“君主专制全盛之时代”、“霸朝”、“统一的郡县帝国时期”等等;欧美日本学者也多将先秦称“封建社会”,将秦至清称“家产官僚制”社会、“官僚主义”社会等,均不赞成以“封建社会”指称秦至清两千多年。其实,秦汉至明清去封建渐远,称“封建社会”名不副实。这两千年间贯穿性三制度是:宗法制、地主制、专制帝制。故宜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称之。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楚国是较早实现集权政治的国家。尽管楚国这时的集权政治,与以后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政治相比,还只是一种雏型,但它却为以后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开拓了先河,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对后世君主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下列几方面作一初步的探索。一、从县制的设立看楚国王权的集中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郡县制与中央集权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郡县制,中央集权就失去了组织基础。因为郡县制度有两大基本特点:一是郡  相似文献   

17.
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人体缺盐,轻则乏力,重则成疾.中国封建社会和国民政府时期,都把盐税视为国家收入的大宗.民国初年,实行的是自由贸易制与引岸制度并存的运销制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恢复盐务稽核所职权、制定盐法、推行自由贸易等一系列措施.其中<新盐法>的制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古代人事管理思想魏荣耀中国古代人事管理思想主要包括选官制度、用人思想和领导者素质三个主要方面。一、中国古代选富制度利弊说进人封建社会以后,官吏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军功爵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1.严重打击奴隶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一)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老挝都处在封建领主制阶段,实行土地国有即王有制,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二)老挝封建领主制的特点主要是:1.在土地国有制下,各阶层有条件的领有、占有和使用土地;2.村社成员即农奴在定期调整分配的基础上平均使用土地,地租和赋税合而为一;3.寺院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由村社成员耕种,寺院的经济关系成为整个封建生产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寺院土地兼宗教性和封建性于一身,佛界的权力和世俗的权力结合在一起,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三)领主分封制是当时老挝国家分裂、衰败的主要原因,对后来老挝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封建统治中的“两君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封建社会以建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政权稳定而闻名于世。本文拟从“两君制”统治形式入手,探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结构组成、统治机制和权力运行方式。一、“两君制”:封建家天下统治的基本政治形式。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采取“两君制”的统治形式,封建政治思想家、史学家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