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CLEC,WECCL和BROWN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英语作文中存现句否定式的使用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过度使用there is no句型,过少使用there was no和therehad been no句式;there be not句型在中介语中有交替使用的现象。此外,英语专业学习者有否定式缩略句和there will be no句式过度使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与本族语语料库BNC为数据来源,对比分析同义词refuse与reject在频数、搭配和类联结使用方面的特征及差异。探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这组同义词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学习者在搭配词使用范围的有限性,以及搭配词出现滥用和少用等问题。本研究旨在为词汇研究和同义词辨析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Brown Corpus,以"engage"一词为例,对其类联接和语义韵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和归纳,进而发现在英语本族语者的实际使用中,词语的类联接和语义韵使用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情况下,使用在相同类联接框架下的词语体现出相同的语义韵特征,而同样的词在不同的类联接框架下所体现出的语义韵特征也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多数未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故往往难以掌握英语词语确切的、深层的含义,从而无法学习和使用到真实、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特定语料库中语料的检索和处理,对比分析了英语写作中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对于单词very在使用上的区别,以及不同程度学习者之间对该词使用上的区别,并探讨了导致以上区别的可能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于very一词,中国学习者存在超用、回避和误用现象。这些现象归因于中国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所发生的语言负迁移。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书面子语料库为基础,利用AntConc软件检索减弱语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减弱语词使用频率上的差异,以及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减弱语词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减弱语使用频率上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在某些减弱语词的使用上存在严重不足。2)水平越高,掌握的减弱语越多。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无论是在使用频率上还是减弱词运用上都更接近于本族语者。  相似文献   

6.
利用语料库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高频形容词differmt的使用情况,并通过和英语母语者对比,探究两者对该 词的搭配能力运用的异同,从而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词词汇知识掌握的深度,分析了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两个本族语者语料库和学习者语料库选取四个含有“降低”含义的英语同义词,对其语义韵进行考察和比较,进而发现本族语者和学习者对这些词使用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许多情况下,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跟本族语者相似的词类搭配,但二者在语义韵特征方面体现出较大的使用差异。可以推断,中国学习者没有掌握这些词确切的、深层的含义,因而没能够学习和使用到真实、地道的英语。语义韵现象应该引起英语教育者重视。  相似文献   

8.
so是英语中一个具有多种功能和意义的高频率词,也是学习者很容易犯错的词。本文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书面语中超用和误用so现象,根据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Brown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对so展开对比分析,以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so的超用和非恰当使用的成因,并针对如何改进和提高而提出有关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增强语副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类词既有使用过多又有使用过少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他们过多使用了增强语副词,而且过多使用的词主要集中在more,very,much和too四个词上.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学习者的词汇量较小和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此外,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随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高水平学习者所使用的增强语副词范围更广,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更接近于本族语者.  相似文献   

10.
利用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增强语副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类词既有使用过多又有使用过少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他们过多使用了增强语副词,而且过多使用的词主要集中在more,very,much和too四个词上。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学习者的词汇量较小和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此外,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随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高水平学习者所使用的增强语副词范围更广,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更接近于本族语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